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節日被創造,也會被遺忘,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很多節日,都已經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
而端午節,遠在屈原跳入汨羅江之前(公元前278年),就已經存在了,算上遠不止兩千年了。
目前,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
但我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答案是:為了紀念跳江的屈原。
其實,端午節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是古人的龍圖騰崇拜的一種方式。
那繞了一圈,可以回答為什麼端午節可以存在這麼久了。
1:龍一直是中華文化圈最高的圖騰象徵,幾千年來未曾變過。
2:屈原的忠君思想,是封建統治者極力想宣揚的。
3:一項傳統,如果只有一種行為鎖定,比如賽龍舟,那是比較好改變的。但如果再加入一把鎖:吃粽子。改變的難度就更大了。
4: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是中國的,不是南韓的),端午節又被加上了一把大鎖。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節日被創造,也會被遺忘,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很多節日,都已經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了。
而端午節,遠在屈原跳入汨羅江之前(公元前278年),就已經存在了,算上遠不止兩千年了。
目前,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
但我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答案是:為了紀念跳江的屈原。
其實,端午節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是古人的龍圖騰崇拜的一種方式。
那繞了一圈,可以回答為什麼端午節可以存在這麼久了。
1:龍一直是中華文化圈最高的圖騰象徵,幾千年來未曾變過。
2:屈原的忠君思想,是封建統治者極力想宣揚的。
3:一項傳統,如果只有一種行為鎖定,比如賽龍舟,那是比較好改變的。但如果再加入一把鎖:吃粽子。改變的難度就更大了。
4: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是中國的,不是南韓的),端午節又被加上了一把大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