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譚二哥龍門陣
-
2 # 古西樓文化眾創空間
吃鴨子
在廣西壯族地區,人們稱這天為“鴨子節”。
他們一直認為亡靈能站在鴨子上,鴨子習水,透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
也有一種原因是因為“鴨”諧音“壓”,吃鴨子可以壓住“魂靈”,以祈禱一種平安。
無主的孤魂無處可去,千百年的中國傳統歷史程序,使得中元節這天產生了眾多具有民間特色的文化習俗。
設道場,置放齋食,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食,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施食濟孤,為死者送上供養,誦經幫助地獄眾生超度等等這些文化習俗,都讓中元節這天的十二時辰變得隆重又繁忙。
在中國南方諸地,中元節以及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民間都有吃鴨的飲食習俗。探究這個習俗其實與民間的故事傳說或傳統延襲並無太多的關聯。家禽類中,鴨肉屬涼性,非熱補,不易食之中邪火,百姓一貫喜之。
一年中,鴨從初春始放養,經盛夏至深秋均可正常生長,一般經百日待弄即可出欄成熟鴨,乃百姓常備的肉食補充。清明至中秋,這大半年時光正是鴨子的飼養旺季,逢節慶,百姓為豐富自家餐桌,自然會宰鴨而食。
簡單地說,春夏秋民間節慶吃鴨,乃傳統自給自足農耕文明的飲食表現,與隨時殺雞烹之並無多大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