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陵東人也
-
2 # 七曜龍漢
唐朝道教發達,李白也是道士。
道教修煉中有吸收日精月華的內容,其中觀想月化的吸收,不僅要有月亮,還得有湖海。
所以洞庭湖的明月在李白看來是可以吸收的。
道教修煉中,吸收日精月華是要拿功德還的,所以李白說賒。
李白大量的詩詞,都源自道教文化。
-
3 # 木槿各類教學影片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要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看一首孟浩然閒居襄陽寫的詩:
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華人的懷古,更多的是心理體驗,不強調那個抒發感情的物件一定要是真的古物。
蘇東坡就在明明知道不是“赤壁”的地方,去寫一首“赤壁懷古”;
李清照和杜牧感嘆項羽命運的地方,也未見得就是當年的”烏江“
以上大體可以得知:古詩詞表達重點在於內在的情緒,而不在於面對的物件要有多麼確定。
遠有李白向洞庭湖賒月色,
近有毛主席“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如果沒有月光的照明,在茫茫洞庭,李白的船就無法分清方向。所以就有了: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的動人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