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李梟智

    目前我在外企上班,水平可以給老外實時翻譯,帶老外玩,而且每天都用英語;畢業之前,我的想法和你一樣,這英語太難了!我的高考成績是英語勉強及格,大學英語經常逃課;那個時候我覺得我一輩子都不用用英語吃飯,但是後來打臉了...

    先說說英語難在哪裡吧?我覺得有3點:

    上學時的教育制度給英語學習帶來了障礙;堅持住的人很少;英語應用場景很少;

    1.上學時的教育制度給英語學習帶來了障礙

    先來說說小孩子是怎麼學語言的吧。小孩子一般在1歲到2歲之間,會陸陸續續說話,而且說的也很不清晰,勉強會說爸爸媽媽,但是隨時年紀的增加,會說的詞語越來越多。但是注意一點,就是孩子雖然會說,但是他不會寫。包括語言學家克拉申也說過,語言的學習重在輸入,然後才能輸出;小孩子輸入了1年~2年,每天爸爸媽媽對著孩子講話,然後他才會說。

    但是我們上學時老師是怎麼教我們學習的呢?很簡單,就是天天背單詞、學語法、做題;每天有多長時間花在聽力上呢?極少!所以為什麼大家都說我們學的是啞巴英語,因為輸入量不夠,怎麼可能輸出呢?這不現實!明顯違背學習規律啊。但是教育制度,是用成績區分好壞,我們也理解制定製定者,但是確實不利於語言學習。

    2.堅持住的人很少

    語言學習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因為你讀了基本英語書,背了幾十篇文章,隨隨便便就能學習成功的。大部分人即使是找對了學習方法,也很難堅持住,因為他們沒有目標,不知道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幹什麼。是因為出國?是因為考試?是因為工作?是因為跳槽?當你沒有目標的時候,很難堅持住每天學習。誘惑力太多,比如:刷抖音多好?躺著睡覺多好?逛街過好?為什麼要學英語呢?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目標不堅定的情況下,就放棄了。

    3.應用場景很少

    對於普通人來說,平時有哪些能用到英語的地方?極少!比較常見的就是:英語角、英語外教班、平時工作等等。我們逐條分析:

    首先英語角是需要慎重去的地方,因為那裡到處充滿了錯誤。比如:英語角的翻譯:English Corner這在中國是很常見的,但是要是和老外說這個,他會很疑惑,Corner在英語中的理解是處於不利的境地。像是這種錯誤表達,太多了。跟著錯誤學習,能學好?英語外教班確實有老外教你說英語,但是首先費用真的是昂貴,畢竟人民幣和美金的匯率很高,老外是按照他的美金標準收費,也理解。其次就是說的太多,聽的太少;如果你的基礎好還可以,如果你的基礎差,說實話,你的英語水平很難有大幅度提升。平時工作也能和老外對接,但是這種機會畢竟很少,全國14億人口,有多少人能在外企或者做外貿的工作?對於少數人,確實可以。但是即便這樣,也達不到我們的預期,像是我的同事,很多都是歐洲和美洲的留學生,他們表示,現在英語水平下降很快,主要是因為用的少的,不像大學那麼多。

    所以以上總結,是針對英語難點從客觀和主觀問題分析的。如果你現在已經畢業了,還想好好學習英語,那麼我建議你通過美劇學習英語,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我已經堅持學了2000小時。如果你感興趣,記得關注我!

  • 2 # 公考小妙招

    我很喜歡學習英語,我知道有很多人想把英語學好,可是他們沒有足夠強烈的興趣及充足的時間支撐這一理想。

    另外,我的英語學習資源非常豐富,起碼我能通過老師、同學瞭解到去哪裡尋找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比如美劇、電影、聽力材料等等,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我有自己的筆記本,隨時可以看美劇,與外國同學交流;我有iPhone,iPad,而且瞭解很多優秀的英語學習app,可是很多英語學習者沒有這個條件。

    現在我依舊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感到自卑,所以我依然在努力地學習。我在gap year中,所以有充足時間學習英語,很多有興趣學習的人沒有這麼充足的學習時間,精力被其他工作分散。

    還有一個原因,我認為是年齡。我的外婆70歲了,以前只在中學時學過俄語。從4、5年前開始,她一直堅持學習英語,平時,她經常拿弟弟的英語書問我一些問題,包括讀音,包括詞彙,然而她也表示自己的記憶力不如往常,學習英語有些時候感覺困難。

    如果你覺得英語不難,那麼回頭想想你以前從未注意過的、那些看起來理所應當的教育資源,你所接受的中小學英語教育,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也同樣是奢侈的。

    天賦什麼的,我倒覺得應該放到最後。那句話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不過確實,目前英語學習類網路資源真的非常非常豐富,我認為自學英語在現在是完全有可能的,想好好學英語的一定要鼓起勇氣堅持下去呀。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

    與大家共勉。

    P.S. 補充一點,最近我讀到了一位學中文的日本人acky發在Lang-8上的一篇中文文章,感慨頗多。她提到了一位認識的中國女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幾年前,已經通過日語一級考試了。但是,最近幾年,她的日語並未取得長足進步。她的觀點是,這個姑娘不進步的原因在於她個人的漢語水平限制。

    她的原話是這樣的:

    咱們的外語的水平不會超過咱們的母語的水平。如果你不擅長講話,即使你努力學習外語,你還不會擅長外語的講話。是這樣的話,你應該把你們的母語的水平提高吧?。你已經通過日語一級考試之後,不管怎麼努力,你還不能把你的日語提高的話,你應該把你的想法變化吧?你要學習你的母語的漢語。比如說,用漢語做文章,學習古詩,讀多領域的專門的書等等。現在你感覺你的日語有些在呆滯,試一下吧?你會也許開啟停滯局面。

    順手介紹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用的英語學習網站:

    Lang-8 這是一個多國語言學習交流平臺,可以請Native Speakers幫忙修改英語、法語等作文。Multi-lingual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exchange

    滬江網 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外語學習網站,有網校、論壇、各種語言學習節目等等。大學期間我利用滬江網上的資源鍛鍊聽力和口語,獲益良多。滬江網

    Quora 英文版知乎啦,用Quora練習閱讀,好處是各種話題都有,讀起來非常有趣。

    English Central 口語練習網站,最近好像開始收費了…不過每個月好像有兩次免費練習機會。

    網易公開課 聽TED演講、名校公開課的好地方,網易公開課有一個非常貼心的功能,就是英文、中文字幕選擇,我在聽TED演講時,第一遍只看視訊,取消所有字幕,第二遍開啟英文字幕,最後才打開中文字幕拉進度條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檢查。也有iPad,iPhone客戶端。

    介紹一些App:

    有道口語大師 最近非常喜歡的一款口語學習類App,奶爸出品,可以糾正語音。

    口語角兒 類似於English Corner,中國同學比較多。特別提醒一點,不要總在聊天室裡說“hello”,"hi", or "Is anybody here?" 大家可以直接提出想聊的話題,給出個人觀點,可能過一段時間才會有人回覆,但如果你只在聊天室裡問“What"s your major?” 之類的問題,你的口語不會有什麼進步的。

    英語流利說 口語學習類App。

    Biscuit 目前用過最好用的英文詞典,有劃詞功能,所以在用iBooks、Goodreader、Kindle等App讀英文書的時候特別有用。而且,這個App可以定時推送錄入的新詞,在用手機的時候可以“不知不覺”地複習了新學到的單詞。

    歐路詞典 Eudic 也是有劃詞功能的英文詞典。

    English Radio 綜合性的英語學習App,可以聽各國廣播,也可以和Native Speaker 直接用語音交流,是個很好的English Corner。

    CCTalk 滬江開發的語言公開課型別App,也有電腦客戶端。

    Umano Umano是一款適合用於練習英文聽力應用,在聽新聞、美文的同時,Umano還提供了檢視原文的功能,簡直是英語學習者的福音。

    扇貝新聞 英文閱讀類應用,會推送各類新聞,對於每篇文章,都特別標註出文章難度適於四級、六級還是雅思、考研等;所有生詞、片語可以即點即查;以及,扇貝新聞可以記錄你每天的學習進度

  • 3 # 小神算阿門

    和題主情況一樣。

    不過針對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

    “當你想評論他人時,記住,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了不起的蓋茨比》我很喜歡學習英語,我知道有很多人想把英語學好,可是他們沒有足夠強烈的興趣及時間支撐這一理想。

    另外,我的英語學習資源非常豐富,起碼我能通過老師、同學瞭解到去哪裡尋找優質的英語學習資源,比如美劇、電影、聽力材料等等,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我有自己的筆記本,隨時可以看美劇,與外國同學交流;我有iPhone,iPad,而且瞭解很多優秀的英語學習app,可是很多英語學習者沒有這個條件。

    我託福一考107,二考幾乎裸考109,但現在我依舊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感到自卑,所以我依然在努力地學習。我在gap year中,所以有充足時間學習英語,很多有興趣學習的人沒有這麼充足的學習時間,精力被其他工作分散。

    還有一個原因,我認為是年齡。我的外婆70歲了,以前只在中學時學過俄語。從4、5年前開始,她一直堅持學習英語,她經常拿弟弟的英語書問我一些問題,包括讀音,包括詞彙,她經常表示自己的記憶力不如往常,學習英語有些時候感覺困難。

    如果你覺得英語不難,那麼回頭想想你以前從未注意過的、那些看起來理所應當的教育資源,你所接受的中小學英語教育,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也同樣是奢侈的。

    天賦什麼的,我倒覺得應該放到最後。那句話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不過確實,目前英語學習類網路資源真的非常非常豐富,我認為自學英語在現在是完全有可能的,想好好學英語的一定要鼓起勇氣堅持下去呀。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與大家共勉。

    P.S. 補充一點,最近我讀到了一位學中文的日本人acky發在Lang-8上的一篇中文文章,感慨頗多。她提到了一位認識的中國女生,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日語。幾年前,已經通過日語一級考試了。但是,最近幾年,她的日語並未取得長足進步。她的觀點是,這個姑娘不進步的原因在於她個人的漢語水平限制。

    她的原話是這樣的:

    咱們的外語的水平不會超過咱們的母語的水平。如果你不擅長講話,即使你努力學習外語,你還不會擅長外語的講話。是這樣的話,你應該把你們的母語的水平提高吧?。你已經通過日語一級考試之後,不管怎麼努力,你還不能把你的日語提高的話,你應該把你的想法變化吧?你要學習你的母語的漢語。比如說,用漢語做文章,學習古詩,讀多領域的專門的書等等。現在你感覺你的日語有些在呆滯,試一下吧?你會也許開啟停滯局面。

    順手介紹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用的英語學習網站:

    1. Lang-8 lang-8這是一個多國語言學習交流平臺,可以請Native Speakers幫忙修改英語、法語等作文。

    2.滬江網 滬江網站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外語學習網站,有網校、論壇、各種語言學習節目等等。大學期間我利用滬江網上的資源鍛鍊聽力和口語,獲益良多。

    3. Quora Quora網站英文版知乎,用Quora練習閱讀,好處是各種話題都有,讀起來非常有趣。4. English Central 口語練習網站,最近好像開始收費了…不過每個月好像有兩次免費練習機會。5. 網易公開課 網易公開課聽TED演講、名校公開課的好地方,網易公開課有一個非常貼心的功能,就是英文、中文字幕選擇,我在聽TED演講時,第一遍只看視訊,取消所有字幕,第二遍開啟英文字幕,最後才打開中文字幕拉進度條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檢查。也有iPad,iPhone客戶端。此外,介紹一些常用的App:

    1.有道口語大師

    最近非常喜歡的一款口語學習類App,奶爸出品,可以糾正語音。

    2. English Radio

    綜合性的英語學習App,可以聽各國廣播,也可以和Native Speaker 直接用語音交流,是個很好的English Corner。

    3. 口語角兒

    類似於English Corner,中國同學比較多。英語流利說 口語學習類App。

    4. CCTalk

    滬江開發的語言公開課型別App,也有電腦客戶端。

    目前用過最好用的英文詞典,有劃詞功能,所以在用iBooks、Goodreader、Kindle等App讀英文書的時候特別有用。而且,這個App可以定時推送錄入的新詞,在用手機的時候可以“不知不覺”地複習了新學到的單詞。

    6. 歐路詞典 Eudic

    也是有劃詞功能的英文詞典。

    7. Umano Umano

    是一款適合用於練習英文聽力應用,在聽新聞、美文的同時,Umano還提供了檢視原文的功能,簡直是英語學習者的福音。

    8. 扇貝新聞

    英文閱讀類應用,會推送各類新聞,對於每篇文章,都特別標註出文章難度適於四級、六級還是雅思、考研等;所有生詞、片語可以即點即查;以及,扇貝新聞可以記錄你每天的學習進度。

    我介紹的App和網站有些功能是相似的,我希望大家能自己評估,加以選擇,不要什麼都用,重要的是選擇其中最適合自己的作為學習工具,最好能做個計劃,並且堅持學習、學以致用。其它工具可以作為補充。

    最後,加油吧!

  • 4 # May老師育兒時光

    如果要問:“學英語難嗎?”

    回答肯定是一個字;“難!”

    因為大家都會不自覺地和母語相做對比,相對母語而言,任何語言都會被視為難。學一門語言特別費勁兒的時候,多半是方法不對!

    英語學習的難點一就是不能開口說!孩子學了多年以後英語,仍然是啞巴!

    其實,語言的能力學習本質是思維聲音的交流,學習英語最關鍵的是學習這種語言的聲音符號。

    我們中文的啟蒙就是從聽開始的,只有在大腦儲備了一定的聲音,在說的時候才能夠自如表達,我們母語啟蒙自然無痛,恰恰是最自然的語言學習過程。

    語言的習得主要感覺器官是耳朵,所以我們讓孩子儘早接觸英語,利用孩子對聲音的敏感度。對於英語不陌生,從而建立對英語的好感,就願意“玩”聲音。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模仿,有所輸出,就是開口說英語。

    英語“說”的能力要比“聽”的能力來的慢得多,所以我們要持續不斷的輸入,並且有意義的輸入尤為重要。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孩子“說”的能力,就自然而來。

    大家公認的背單詞難!

    的確,漢語是由筆畫組成,英語是由字母組成,對於漢字的記憶我們只需要大量抄寫,而英語單詞字母之間是遵循一定的拼讀規律而排列組合的,靠抄單詞是記不了單詞的。我們必須掌握一定拼讀規律,從讀音的角度去記憶單詞。實際上我們漢語的拼音可以幫上忙,那些學過拼音的孩子有了拼讀意識,就可以把這種拼讀能力運用到英語上。

    語音能力才是記單詞的關鍵。

    英語還有一大難點語法!

    英語和漢語的語法,就詞性而言兩者都有各種詞性,而且有的詞可以擁有多個詞性,不同的是英語在使用的時候詞性發生變化,那麼這個詞也會發生,從而改變形態,並且在不同的句子當中,不盡相同。特別是動詞,種類繁多(包括實意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而且會根據時間關係而採取不同的時態,這些概念在漢語中是缺乏的。所以在學習語法的時候我們不能把漢語的方法挪用到英語語法學習當中。

    作為一種語言就有它的語法、句子結構和句子順序,我們只有掌握它固有的一些規律,採取正確的方法才可以輕鬆的學習。

    語言是一種能力而不是知識,如果把語法按照知識去學習背誦和記憶,這些知識,是無法形內化成能力,也無法做到自如使用。

    但是如果在英語啟蒙前期輸入是足夠的,孩子是可以用語感識別英語語法的,語感只有通過大量的輸入而獲得的。而建立在語感基礎上的語法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所以歸根到底,學習英語語法,要先從聽說開始!

    學英語難嗎?我們每一個人都天生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自然習得語言。

    難與不難,關鍵是方法用對!

  • 5 # 英語老師王帆

    因為學習的方法不對。任何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都能夠不費力的學會自己的母語。我們之所以花了很多時間,還是學不會,聽不懂,說不出,並不是因為我們笨,也不是因為我們不用功。主要的問題是因為我們的方法不對。我們在學校裡學英語,基本上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了,一直讀到大學畢業。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也沒把英語學會,一定是我們的方法出了問題。這個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我們一進入學校,就學單詞,背語法,做題目。學了一大堆東西,弄得越來越複雜。到最後聽聽不懂,說說不出,也讀不懂太複雜的文章。因為我們用功的方法做了。方法錯了,就是南轅北轍。再努力也沒有用。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方法呢?正確的方法就是要用嬰兒學語言的方法去學習英語。先不要去背單詞的拼寫,更不要去背複雜的語法規則。而是要用耳朵去聽一個個簡單的句子。去聽生活化的日常口語對話。然後模仿著說出來,把它應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去。等你聽多了,說多了,自然就學會了這門語言。當然對於閱讀和寫作,這還是要到學校裡去接受專業的訓練。就好像我們在家裡就學會了說話,但是還是要到學校裡去學習讀書和寫作文。

  • 6 # U170W

    1.外因

    第一:缺乏科學的教育體系。很多人都是在應試教育中學英語,其效果就不用多說了吧,就簡單來說,一個單詞cover,老師讓你背七八種意思,考試的時候一個個套。用屁股都想得出這樣能不能把英語學好。再一個就是市面上昧著良心賺錢的輔導機構,說學英語需要大量的輸入和輸出,確實,學習語言肯定需要大量的輸入和輸出,但這些無良的機構讓你去背新概念英語,背完了一本又一本,美其名曰,你記住了就輸入,然後再背出來,就輸出,學習一門語言哪可能是背幾本新概念英語就能學好的,大家想想,如果自己小的時候不背那些古詩課文的話,就不會說中國話了嗎,重點是我們平時看的電視,聽的音樂,甚至走在路上聽到的廣告,還有就是,初高中特別迷戀的小說,這些才是我們大量輸入的關鍵,我們不知不覺就輸入了幾千萬甚至上億次的文字。

    第二,輔導教材分類繁多魚龍混雜,大家選教材的時候很迷茫,甚至連李陽這樣水平的老師,都能出一堆教材,其實他只不過是,把市面上的考題和錄音整理起來給你,然後讓你大聲去讀大學,去背而已,這他媽也能賣錢,網上都有啊。所以很多學生把錢花了,也沒有把英語學好,甚至連成績也沒有提高。

    2.內因

    那就是毅力

    每個人生來毅力就不一樣,這個東西天生的,就像有些人,他們看書看八個小時還很開心,有的人看兩個小時就受不了了,這個後天很難去提高,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不要過多關係別人每天學什麼內容,學多久,就盲目的去跟從。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進度,每天學少點沒關係,重要的是堅持,讓學習產生慣性,堅持下去,一年兩年三年,這樣才能把英語這門語言學好。

    PS:其實大家對英語有誤解,總想著學好英語,最起碼能和外中國人流利的對話,其實是,大家可以想想你作為一箇中中國人,如果和一些老教授談量子力學,談高等物理,講深刻的知識的時候,你能聽得懂嗎?你也聽不懂,因為交流的背後是需要文化和知識來支撐的,我們絕大部分普通人,每天也就衣時住行,換句話說,到國外生存下去,也就是衣食住行,這些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就這幾個句子,比如,這個多少錢?能不能便宜一點,飛機什麼時候起飛?重點是多用多練,多實踐。

  • 7 # 英語老師MrAn

    我是宸霄老師,我來分享個人經驗。

    英語難學,有以下幾點:

    1.發音難。

    2.單詞量大。

    3.語法結構不同。

    關於發音。

    由於表音文字和發音聯絡比較緊密,所以英語的發音就很重要。一個單詞裡,包含四五個音節的情況很普遍,這是什麼意思呢?中文是一字一音節一含義,而英文是四個音節一詞一含義,即你要掌握四五個音節才算掌握一個單詞,尤其是到了後期。所以在朗讀和聽力上就相對較難。所以就要求學習者,對於發音必須掌握熟練,並且必須標準。不然背單詞和口語都成問題。

    單詞量大

    中文的優勢在於,學會漢字以後,可以用字組詞,並且有點無限聯想的意思,向高階水平邁進,並不需要掌握幾萬個漢字。然而英語就這回事,打底4000單詞,中級8000單詞,高階的話就要突破10000-15000單詞。有人說,不是有詞根詞綴嗎?我還要重申,詞根詞綴並不是萬能的,即便有這個東西的參與,你依然要背10000+。並且漢字就是一字一義,組合下就好。你拿兩個詞根能能組出一個單詞嗎?

    語法結構

    英文的語法結構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修飾在後。這個並不是完全的,不過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以大量的句子和介詞短語,包括非謂語都是用來作為修飾來用的,當然我只是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說,學術研究我不太關心。所以作為一個學習者,注意這一點,會讓你的語法有長足的進步。

  • 8 # 英語充電站

    1.英語語言環境缺乏。

    學習一門外語,語言環境很重要。就像嬰兒牙牙學語之時,並不知道怎麼說話,可是在爸爸媽媽的每天的說話中,學會模仿,耳濡目染,慢慢地就會說些簡單的詞語,句子等。

    2.英語學習興趣匱乏。

    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是討厭,這樣的想法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最後是越來越不喜歡,當然覺得英語越來越難學。所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興趣。

    3. 中英文語言和文化差異。

    中文和英文作為兩種不同語言,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習英語時,我們說話交流習慣先用中文去思維去翻譯轉換,而兩種語言又存在差異,導致有時在理解上產生困難。有些童鞋就會覺得英語很難學。

    英語學習方法不對

    學習一門語言,有很多學習方法和技巧,如果沒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感覺很吃力,自然而然越來越覺得英語學習困難。

  • 9 # 高新好學霸

    當然,眾多的中中國人,特別是對於學生黨而言,都曾經有過學習英語的痛苦經歷。在這其中,不少人都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英語,但結果卻發現,一旦到了該用的場合,聽又聽不懂,說又說不出,根本達不到和別人能夠自由交流的程度,因此他們就覺得英語學習之難難於上青天。

    由此來看,如果我們把"為什麼英語難學這個問題?"更改為"為什麼對於中中國人來說英語這麼難學?",似乎更為合適?

    對於我們中中國人來說,英語學起來這麼難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語言體系有較大差異。

    英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分支,而作為中國通用語言的漢語屬於漢藏語系,這個語系中還包括中國境內的藏語、壯語、傣語、侗語、黎語、彝語、苗語、瑤語,中國境外的泰語、緬甸語等語言。

    印歐語系語言的主要共性特徵表現在三個方面:在語音方面,清濁音對應存在;在詞彙方面,擁有大量共同來源的詞語,具有相似的語音形式和相似的結構形式;在語法方面,具有曲折變化,要求數、性、格等保持形式上的一致。

    漢藏語系語言在三個突出的共性特徵1.除個別種類語言意外,每一個音節都以不同的聲調錶示不同的意義。2.單音節詞根佔絕大多數,而且大都可以自由運用。3.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

    此外,印歐語系書寫形式和發音有密切的聯絡,基本上是看著單詞就能聯想到發音,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出錯的。然比如說"pronunciation"這個單詞,歐美人即使不認識這個單詞,也能夠發音正確。然而,在漢藏語系當中,情況並非如此。通常來說,一個字的發音形式和書寫形式有非常大的差別。比如說你不認識""基"字,單看它的書寫形式我們很難反應出發音,除非查字典查拼音。

    二是語法有較大差異。

    1.英語結構比較嚴謹,而漢語結構比較鬆散。英語句子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結構是全句的出發點,其他成分是根據框架來確定的。而漢語結構比較鬆散,更加註重意思的傳達,存在有大量的無主語句,所以漢譯英時,要將它潛在被省略的主語花園,才能被英語讀者所接受和理解。

    2.詞序不同。漢語表達時經常將時間和地點狀語放在句首,思維習慣是何時何地發生何事。但英語是主要資訊在前,次要資訊在後,思維習慣是何事發生在何地何時。

    3.定語的位置不同。漢語當中的定語通常是直接放在被修飾詞之前即可,如"這是一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幹成的事情"。但是在英語當中,單個的詞在做定語時才能放在名詞之前。如果是複雜的短語或者是句子,則必須要放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後。因此剛才那個句子按照英語思維應當翻譯成,"這是一個事情,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

    4.時態和語態的差異。

    時態是表達動作發生的時間和進行方式的各種動詞形式。一個動作到底是正在進行、經常性發生、已經發生過的、還是沒有發生,主要是通過時態來體現的,分別對應進行時態,一般時態,完成時態和將來時態,而漢語當中幾乎沒有時態的概念,最多借助於"在"、"了"、"過"等助詞來表達。

    語態是主客體之間的關係,如果主語為動作發出者,動詞就用主動語態,如果主語是承受者,動詞就採用被動語態。但是漢語沒有那麼複雜,只需要在動詞前加上這樣的字樣,如"被"、"由"、"讓"等構成就行了。

    三、缺乏環境和時間保障。

    儘管不少人聲稱自己學英語用了大量的時間,甚至還有部分人是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一直學英語,但是你仔細想一想:除了自己在學習英語的時間學習了之外,你還會看聽說英語嗎?答案恐怕是沒有。

    但是,想一想我們的漢語吧。由於是母語,我們在說話、在睡覺、在吃飯、在購物等等時候,或者更加準確地說無時無刻都在自覺和不自覺的在運用它,並且這種操作將會陪伴我們終身。難怪有人說,即使是小學生,只要你把他扔在歐美等回家,三個月之後你會發現他的英語是呱呱叫了。所以我們非但不是在英語上投入時間過多,相反,我們是時間太少,這種缺乏時間的保障才是導致我們覺得英語難學的根本原因。

    四、學習方法不正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我們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很重要的就是必須要掌握最好的工具,使用最恰當的手段。

    提起英語學習的方法,很多人就會想到瘋狂背單詞。他們認為單詞就是一切,因此,會專門劃出一整塊的時間來大量的背記單詞。這樣做可能在第1天第2天效果挺好,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汲取新的下降,一週之後,你會發現很多單詞又忘記了。這可能會是你在下次背記單詞時產生牴觸心理,甚至給自己的自信心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擊,使你產生惡性迴圈。

    有人認為語音就是一切,只要語音讀準了,英語就能學好了。他們大力倡導純正語音,要求自己的發音必須要地道純正,不帶一點中中國人的口音。熟知純正這個概念,很難進行準確的定義,在很多情況下純正只是一個營銷的方式。據說,即使是英中國人說純正RP的也只有3%而已,更別提是學習英語的外中國人。

    還有人迷信考試。這些人認為整天做模擬題,摸索出做題的規律,最後考出高分。這種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的方式才是最大的天敵。按這種方式來做,即使那我在考試當中得到高分,也不可能在日常生活當中達到與人自由交流的目的。

    其實英語學習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把英語這門語言當作工具來使用,有信心,有決心,有毅力,有方法,聽說先行,讀寫繼後,多聽多說多練多讀多寫。畢竟,Practice makes perfect!

  • 10 # xuanyan111

    我認為英語很難學,其實缺乏的是一個交流的環境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談一下我對學好英語的個人見解,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但是屬於世界通用語言。我們缺乏像漢語這樣的母語環境。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難度一、沒有經過大量的說的練習,朗讀。

    解決辦法:大量的讀課本,不停的讀,每天20至30分鐘,直到滾瓜亂熟,當然能背下來最好。(有能力就繼續讀誦英語課外讀物,建議讀本:書蟲,床頭燈英語)分級練習,解決說的問題。

    難度二、沒有大量詞彙量。

    解決辦法:擴大詞彙量,英語單詞大量的背記,掌握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

    難度三、沒有大量的聽力練習。

    解決辦法:只要有空,不間斷播放英語,(可以是英語演講,故事,電影,課本語音,書蟲配的光碟等)不需要他認真去聽, 只要聲音可以傳輸到耳朵即可。不管泛聽還是精聽,至少有3000個小時的音訊輸入量。

    難度四、缺乏交流。

    找一些英語交流的平臺或圈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雞為什麼清早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