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爺爺講過,父親也挺嚴肅認真的給我們姊妹講過,按照習慣給長輩寫的信一般不能隨便摺疊的!
說是這樣的給長輩的信寫完後,應當先是左右折成兩層。然後把這長條對摺。但要一面長些,一面短些。
從型上看就如同一個人在向長輩叩頭請安。意思就是:長者在上,表示對長輩的尊重。要讓長輩拆開信後,首先看到的是晚輩給長輩尊敬的稱呼♥
而且寫信也是有規矩的: 如祖父、父親、 伯父等。可以在稱呼前加上“尊敬的”、“親愛的”等親呢的稱呼,頂格寫的噢 ♥
正文在稱呼下一行,空兩格處寫起,再轉行時頂格。
結尾一般要寫些表示祝願或敬意的話,緊接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 空兩格再寫“敬禮”。
不寫“此致”的話呢,只需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平安”、“祝×××”等敬辭也可以。
署名寫在結尾右下方後半行的地方。 再加上自己的身份,如:兒 某某、外孫某某等,不必寫姓。
名字 後邊或名字下一行署上發信日期。
話說現在網路很普遍了,親筆寫信的幾乎絕跡了,雖說方便了吧,但我還是覺得沒有親筆信感覺來得真情實意,偶爾還會寫封家書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嘲笑呢♥
小時候聽爺爺講過,父親也挺嚴肅認真的給我們姊妹講過,按照習慣給長輩寫的信一般不能隨便摺疊的!
說是這樣的給長輩的信寫完後,應當先是左右折成兩層。然後把這長條對摺。但要一面長些,一面短些。
從型上看就如同一個人在向長輩叩頭請安。意思就是:長者在上,表示對長輩的尊重。要讓長輩拆開信後,首先看到的是晚輩給長輩尊敬的稱呼♥
而且寫信也是有規矩的: 如祖父、父親、 伯父等。可以在稱呼前加上“尊敬的”、“親愛的”等親呢的稱呼,頂格寫的噢 ♥
正文在稱呼下一行,空兩格處寫起,再轉行時頂格。
結尾一般要寫些表示祝願或敬意的話,緊接寫“此致”,轉一行頂格或 空兩格再寫“敬禮”。
不寫“此致”的話呢,只需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平安”、“祝×××”等敬辭也可以。
署名寫在結尾右下方後半行的地方。 再加上自己的身份,如:兒 某某、外孫某某等,不必寫姓。
名字 後邊或名字下一行署上發信日期。
話說現在網路很普遍了,親筆寫信的幾乎絕跡了,雖說方便了吧,但我還是覺得沒有親筆信感覺來得真情實意,偶爾還會寫封家書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嘲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