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夷會館
-
2 # 梁瑞林
趣答方言。
如果從語法上看“大吃一驚”的“大”屬於“吃”的狀語,“吃一大驚”的“大”屬於“驚”的定語。兩個都說的通。說到這裡,想到當年怎麼相互解釋都解釋不通的方言、笑話。
其他地方說的“不知道”,到了河南、山東就變成了“知不道”。記得,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大學同一個班裡,同學們評論哪種說法對,大部分同學都說“應當說知不道”;但是河南、山東同學說,“不知道,是不知而道,屬於胡說八道;知不道,是知而不道,屬於謙虛。”爭論不下,最後大家哈哈大笑而散。
過了沒兩天,笑話又來了,同學各自拿出家鄉特產小吃,北方同學說“給我一點”,南方同學說“給一點我”。大家又來個前仰後合。
凡此種種。本問題,勾引回憶出了老頭當年揮斥方遒歲月的樂趣。
-
3 # 芹草草
北方方言,大部分都這樣說。我是河南人,就是這麼說的。
其實紅樓夢裡很多北方方言,特別是口語部分,比如金貴(貴重)、放下筢兒去弄掃帚、前兒(前天)、趕明兒(等將來)、好性兒、打發、惱了(生氣了)、尋常事兒、就這麼著、什麼阿物等等,都是北方人至今使用的語言。
-
4 # 顧隴桃園廣
我是南京高淳區人,我們老家也說“吃一大驚”,看樣子這句話應該就是我們那裡的方言。南方方言較多,很是複雜,但十分有趣。是否可以推斷:“吃一大驚”這個方言應該是南京以南部分地區的方言。
-
5 # 黔山逢春
我想《紅樓夢》講的”吃一大驚"是用的口頭語言,我們的口語也講“嚇了我一大跳“。後來書面語規範成了“大吃一驚“,一直沿用下來。大概應是這種情況吧?
-
6 #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2
巜紅樓夢》老是將"大吃一驚"寫作"吃一大驚"是何處方言?
看到這個"吃一大驚",我感覺倍兒熟悉,倍兒親切。這不就是我們老家的話嗎?
它屬於華北方言!
我這些年先後斷斷續續地通讀了巜紅樓夢》三遍,除了其他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喜歡它的語言。
我的老家隸屬天津市,屬於華北地區吧。巜紅樓夢》裡面這樣的話,在我們那裡是再尋常不過的表述了。
比如說"嚇一大跳",那意思就是被嚇著了,還被嚇得不輕,或者被嚇壞了,到現在還心有餘悸呢!
被人騙了之後,心中懊惱得不行,又別無他法,只能感慨地說:"上一大當!"
"吃一大虧",說的是,明明知道被人家佔了便宜,自己還無可奈何。
"睡一大覺",透出了自然醒後特別滿足的感覺,這一覺睡得特別好。
"喝一大杯",這樣的話透出來的是,喝酒者的心情極佳,這酒喝得痛快,喝得開心!
在這裡,我們從語法角度比較一下"大吃一驚"和"吃一大驚",以示區別。
"大吃一驚"裡,"大"在修飾謂語"吃","一"在修飾賓語"驚"。
修飾就是對中心詞加以限制和修飾,使之程度加深或狀態加強。
"吃一大驚"裡,"一"和"大"作為定語,都用來修飾賓語"驚",加大了驚的程度。
從表達效果上看,"一大驚"比"一驚"的確更具表現力。曹雪芹如此用語,可謂用心。
其實巜紅樓夢》裡除了"吃一大驚"這樣的表述,還有好多的話也與華北地區的許多語言是一樣。
就是現在,我們也依然在說。
比如說 ,《紅樓夢》裡的人物說"明天"、"第二天",他不會說"明天"或"第二天",他會說"明兒"、"趕明兒"。
我們這兒要有什麼事今天做不了,想留到明天做了,就會說,趕明兒再說吧。
昨天不說昨天,會說"昨兒",類似這樣的話還有很多。
中國地域廣闊,方言土語眾多,但其中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隔裂的。
南北方的差異很大吧?但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其中的聯絡。
比如宋代詞人周邦彥的巜蘇幕遮》裡有一句話"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其中的"侵曉"極似北方人的"清早"。
如果大家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感興趣,就可以多體會,多欣賞哦!
回覆列表
吃一大驚……
清代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海上花列傳》、《續濟公傳》、《續水滸傳》、《喻世明言》等等……非常多小說書籍都有寫入……
我想也不一定是那個地方的方言……
或許只是民間口頭俗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