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學微視
-
2 # 大家一起聊裝修
洗牙是一種什麼體驗,洗牙會不會很難受,我可以告訴你洗牙是一次很酸爽的事情,過程中會有些難受,但洗牙整體過程可控的,當洗完牙看到乾淨的牙齒,就算難受點也是非常值得的。
記得人生第一次洗澡是2017年10月份,那是我戒菸開始的時間,抽菸十幾年牙齒背面都是黑色的,很噁心,很難看,決定戒菸後想改變自己,就準備從牙開始改變,所以就決定洗牙去了。
洗完牙起來看到牙變白了很多,牙齒背面因為抽菸導致的黑色物質都沒有了,挺開心的,不過就是感覺牙縫變大了,總想用舌頭舔牙縫,感覺怪怪了,可能適應幾天就好了,牙醫給我開了點消炎藥和漱口水,又交代多長時間不能吃飯等事項,我就回家了。
這次洗牙經歷感覺還是挺好的,雖然洗牙疼一點,但是還能接受的,畢竟牙齒變白了,牙結石也沒有了,洗完牙後的心情也是美美噠,這就是我的洗牙經歷。
-
3 # 向陽數學課堂
首先先說一下我為什麼去洗牙,主要是由於每天刷牙都一張血盆大口實在看不下去,我觀察到每次出血的都是同樣的兩個位置,持續一個多禮拜以後出於本能怕死的考慮我諮詢了前牙醫朋友,得到了可能是牙結石的回覆並建議我洗牙。
此前在我考慮如何紀念自己20歲生日的時候,除了獻血、做20種不同公交車以外,洗牙是第三個備選項。畢竟都活了20年了,徹底洗洗好像也是應該的吧,在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宣揚下我已經對洗牙這件事充滿好奇期待之心,但終歸想到牙科醫生的冰冷器材就犯怵拖著沒去。
控制慾極強的我主要恐懼的是一種未知感:究竟怎麼洗?步驟咋樣?感覺咋樣?這一步幹啥下一步幹啥?炮轟式的問完了前牙醫朋友後得到一句放心吧不會痛的標準回覆,我就知道他們醫生都是騙人的!我不要安慰我只想要真相,不過想來這過程也是說不清楚的只能自己體會了,於是一咬牙就打了預約電話準備早死早超生儘快洗了。
不得不說私人醫院貴是貴點但態度極棒感覺就跟預約個SPA似得,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洗牙就是口腔SPA,但想想還是覺得瘮人。
懷著惴惴不安越靠近診所越拔腿想跑的心情我在約定時間到了,講真像個SPA啊環境和態度都特別的好。
醫生把我迎進診室躺下來燈光一打我就閃回想起小時候拔牙補牙的畫面和痠麻感,於是嚇尿了跟醫生說我要去衛生間冷靜一下再回來做。衛生間的環境也特別好!再次誇!
躺下來以後醫生給我戴上了保護鏡還在我脖子上圍了一個不知道什麼玩意兒,看起來好像是墊子其實後面有個拉環把我固定在椅子上了,我又不會跑你這是幹嘛呢。
之後就開始張嘴直入主題了,嘴裡始終有一根吸管抽乾水分什麼的所以不用一直起來吐口水也挺乾爽舒服的。最讓人不適的是噪音,想象一下鄰居裝修鑽子的聲音是多麼討人厭吧,更別提它就在你嘴裡了!轟隆聲中我開始幻想到了臺灣的東海岸,緊閉著眼睛想象太平洋驚濤拍岸的情景。
把牙齒上的結石都磨完以後有一個休息時間漱漱口,藍莓味的漱口水我給好評,自動會出水的器材也好厲害的樣子,總之機器們已經把我折服了。
之後就是拋光,這一次不會有難聽的鑽頭聲我也逐漸放鬆下來試圖感受醫生究竟在我嘴裡咋搗鼓的,比如弄牙齒的時候不會弄到牙齦嗎不會破壞口腔黏膜嗎我的舌頭不自覺的在幹些啥呢它在哪呢。我甚至感覺到輕微的疼痛特別有快感,就像棉籤抵著牙齦引發的一點點疼痛一樣,這暴露了我變態的癖好,從小時候第一次做胃鏡莫名高潮我就知道我一定不是一個正常人。
也許是由於全程有抽水管子吸水一點兒血沒見到所以我心情比平常刷牙的時候還要愉快。洗牙完成後醫生教我使用牙線還教我我如何刷牙但此時我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轉移到了她的白大褂上,嗯,就是這樣輕易被制服誘惑。
離開診室醫生帶我去了拍X光的地方,坐上座椅穿上防護服後讓我閉上眼撂下一句“要一分多鐘堅持一下哦機器會繞著你轉的”就出去了!!沒有一點點防備啊我還以為要陪著我呢!!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湧上心頭。然後機器就開始轉了,聽起來就像科幻片裡那種傳送到未來的機器一樣,但是傳送速度有點慢,嗯,睜開眼發現果然我沒有被送到未來,差評。
X光片真美,有一種原始的野性。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X光片,這個你一看就懂怎麼對號入座還有點喜感。身邊的人都陸續長了智齒,我此前也老是惦記自己怎麼沒動靜,拍完片後發現我有兩顆智齒但它們並不會長出來,所以我是沒辦法知道拔智齒是什麼樣一種體驗了。另外我的牙根很長很堅固要打架也不怕了。
最後的一些小提示,洗完牙以後2小時內不能喝有顏色的飲料,茶和咖啡都不可。
常見問題回答:
牙縫並沒有變大反而感覺看起來更緊了呢!注意是看起來,因為牙縫的間距是固定的其實並不會因為用牙線or洗牙就變大,反而是抵抗力下降時有可能變大。
還有關於漱口水,醫生說漱口水會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殺死正常菌,所以不要用的太頻繁,不過牙線要堅持睡前天天用。
回覆列表
主講人:徐莉——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和口腔醫學院牙周科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牙周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臨床藥理基地牙周專業負責人;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院感委員;《北京口腔醫學雜誌》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