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梵

    在兒童的成長時期,我們為了不被罵,不受懲罰,會察眼觀色的討養育者的喜歡,最後發展到習慣性的無條件認同,我們跟養育者的關係,就是我們跟世界建立關係的基模。

    別人的感受比我自己的感受重要。我怎麼看自己不重要,別人如何看我才重要,所以我的眼睛裡始終盛著別人的目光。

    可是,沒有誰能取悅所有的人,春雨不可能取悅所有人,貴如油也不能取悅所有人,農夫喜悅其潤澤,但行人惡其泥濘;

    明月也不可能取悅所有人,儘管明月皎潔,但家人喜其觀賞,盜賊惡其光明,就連老天都不可能取悅所有的人。

    更為嚴重的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活著,必然喪失真正的自己。如果你所有對自己的肯定,欣賞,讚美都取決於外在,那麼別人給你很容易,拿走也很容易。你會發現漸漸就找不到自己。

    就像我在書籍《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中說到,生命中有很多悖論,當你不害怕失去時你才能真正得到;當你不害怕失敗時,你才可以真正成功;當你可以接納自己的陰影,你才可以真正轉變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煎餅醬怎樣熬製和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