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之前在外企工作過,在it領域工作多年,經常閱讀外文資料。看到的現象是印度人在傳統it和新興領域都有很多人才,在全世界發達國家得到廣泛認同,很多印度人出版發表大量論文和書籍,著名跨國企業高層有大量印度人任職。而華人普遍只是在學術界的論文方面數量較多,但是對於整個行業的貢獻卻遠不如印度人。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什麼?歡迎各位探討!

14
回覆列表
  • 1 # 諶人

    西方認可印度人,是印度接受的西方文化,印度人還延襲了安分守己給洋人打工的“園丁”傳統,對洋人賜予的報酬沒有過高的奢望。

    這就是印度自詡的三大優勢;民主國家、高素質國民、巨大的人口紅利。

    印度的製造業優勢集中在軟體、製藥和軍工行業。

    雖然核心技術由西方掌握,印度人只是貼牌生產或代加工。但印度人安分守己,並不想竊取西方核心技術自立,從打工者變為老闆。

    因此西方放心的給印度提供核心技術,讓印度人代工或貼牌生產,通過印度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使西方的技術投資利潤最大化。

    印度人長期代工,熟能生巧,精益求情,催生了大量專業人才。

    尤其在軟體產業,印度人才濟濟。印度高校排名第一的印度理工學院,有高素質的IT專業師資隊伍,培養了大量高素質學生,他們以工程師身份出現在美國矽谷等高新企業,湧現出了一大批頂尖技術人才。

    印度的製造人才主要集中在上述行業以及航天工業。

    印度其它行業不敢恭維,尤其是印度高度重視的軍工製造業更是差強人意。

    印度仿製航母20年、仿製“光輝”戰機30年,至今不能成軍形成戰鬥力,仍然需要購買歐美、俄羅斯戰機裝點門面。

    鑑於印度仿製能力如此低下,美歐和俄羅斯都願意無保留的向印度出售先進武器。

  • 2 # 木春山談天下

    如果看美國一些大公司的高層,特別是一些科技公司,印度裔佔了不少比例,要比華裔更多。

    這是很多沒有國際視野的網友想象不到的吧!

    以至於有人開玩笑說——印度出口的拳頭產品是什麼?是CEO!

    比如大家都知道微軟的創始人是比爾蓋茨,但他早就不在一線了。

    如今微軟的CEO是一名印度裔。

    谷歌的CEO也是印度人。

    連著名的電腦企業IBM的CEO,還是印度人。

    這個比例要高於猶太人也高於華人。

    所以,大家對印度別總是覺得人家落後,又窮又髒,其實印度的精英階層的生活,是很多網友遠遠想不到的。

    為啥印度能在西方包括美國取得這樣的成績?黑人為啥不行?

    難道西方人不歧視印度只歧視黑人?

    還要從印度人和西方人的關係來探討。

    一方面是印度歷史上和西方的關係比較好。

    印度雖然是文明古國,但是該國3000年前就被來自西方的雅利安人入侵了,雅利安人在當地建立了許多王朝,和當地人通婚繁衍。

    如今印度人不少面板很白,就有這種來自西方的血統。而且真的是比中國大部分人面板白的多。

    所以從人種和基因上分析,不少印度人特別是印度北部的人種,其實和西方有血緣關係的。

    另一方面印度近代被西方長期殖民也是原因。

    大家都知道的東印度公司吧,控制印度幾百年,已經深刻影響了印度人的生活,這讓印度大城市早就西方化了。

    英語能成為印度中產階級的通用語言,其實就是一個例子。很多印度人去國外留學容易得多,就得益於殖民時代留下的語言和文化。

    也就是說,西方人在接觸印度人的時候,在潛意識裡認為他們和自己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歷史與文化,牴觸情緒沒有那麼大。

    當然印度近代奉行不結盟政策,外交上不會一邊倒,而是左右逢源,這也讓很多國家都不覺得印度是威脅,從而使得印度的國家利益能夠最大化,

  • 3 # 華夏問長安

    從目前整體情況來看,西方世界對於印度人的整體認可程度確實要優於中中國人,而在IT行業層面的發展成績更是被西方世界普遍認同,對於這樣的現象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傲慢自大,今天筆者就這個問題的原因簡單談幾點:

    一、印度有著殖民地的背景

    首先我們必須要提到,印度在歷史上是英屬殖民地,所以在這片土地和民眾的身上都留下了深刻的西方痕跡。尤其是他們的政治體制基本上照搬西方,這就使得西方對於印度在政治層面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其次,英國從印度離開是和平退出。這對於英中國人甚至整個西方來說,都是一種較為可以接受的結果,遠比被人灰溜溜的趕出來要舒服得多。所以,西方對於印度的敵意遠不像對於中國這般強烈。

    第三,目前的印度依然屬於英聯邦成員。儘管這僅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代號,但就是比中國這個旗幟鮮明的東方大國要更讓西方世界舒服。

    二、印度教育與西方趨同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印度的教育與西方世界趨同。這同樣是西方殖民者留下的產物,但是這一領域對於印度有著極為重要的特殊影響。

    首先是傾向於西方的價值觀培養。這就造成了印度人與西方有著趨同的價值觀,在很多層面往往更容易達成一致。而我們中國一切都是自力更生,思想上更是“獨樹一幟”有五千年的傳統,當然就會讓優越感極強的西方看不慣。

    其次是英語教育普遍化。這也是西方殖民留下的痕跡。英語在印度曾經一度是唯一的官方語言,印度民眾對於英語的使用廣泛程度遠遠高於中國。這就使得印度人在融入西方社會當中少了很多的障礙,這一點必須要承認。

    三、印度IT確實存在某些領域的優勢

    印度這個國家與我們國家的發展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由於其整體的底子比我們薄,基礎設施差極為落後,對於外資的新引力也較中國差了很多,這就使得他們不能像中國這樣講工業基礎大牢,把硬體建設弄紮實,反而要去選擇投入成本低廉的軟體行業。由於在精力、資金等一系列專注投入之下,其IT行業自然實現了獨樹一幟的發展。

    其次,IT發展在印度是國家戰略。印度政府還組建了“國家資訊科技特別工作組”,由國家總理任組長,制訂了“印度資訊科技行動計劃”,在稅收、貸款、投資等方面全方位採取措施,為資訊科技產業提供政策支援。印度難得有一項產業在世界領域拿得出手,所以在國家層面得到了全面而系統支援,自然發展極為迅速。

    最後是成本低廉。據統計,印度程式設計人員的工資只有發達國家的八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這就使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把軟體的設計等工程交給數學天分很高而工資卻相對很低的印度人去做,客觀上帶動了印度軟體業的發展。

    四、對此我們應該怎麼看?

    首先,中國走的是根本強大之路。所以我們不會跟著西方亦步亦趨,我們有自己的發展模式,好的東西可以借鑑,不適合中國的東西可以拋棄。印度照搬西方框架,終究也只能走在別人的後面,所以我們不需要羨慕。

    其次,中中國人有自己的獨立認知。中國六千年文明史,使得華夏民眾早就形成了具有我們中國特色的價值觀。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複製西方的思想和價值觀,也不會去複製!我們的文化與西方文化並存於世界,這是對等的關係。當然,中西方碰撞中,思想文化會有對抗,但同時也會有包容,這個世界本就講求和而不同,憑什麼一定要我們從屬與西方呢?文化不能獨立,人格就不能獨立,人格不能獨立就永遠會被外來思想所奴役。

    第三,印度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是國家與國家?近幾年印度的告訴發展有目共睹,我們也不能忽視。中國不是西方,不會因傲慢與偏見而看不起印度,我們也不是前蘇聯,搞“冷戰思維”把自己弄得全世界沒朋友,相反我們的文化更注重相容幷蓄,積極學習別人的長處,對於我們自己的發展也會有極大的裨益。所以,對於印度,我們不需要羨慕,但是一定要重視。未來,印度也將是我們國家發展中重要的合作伙伴。

  • 4 # 深度風雲

    提問者的主觀認識並不準確,並帶有天生奴性意識看世界。首先是認同應被視為接的意思,所謂印度被西方認同的領域或者層面都不應該被視為極及的正面方向,要知道西方霸權主義根深蒂固,他們從來只尊重強者,而印度與西方世界最大的糾集也只存在於武器貿易問題,印度沒有任何挑戰西方主導的層面,印度也根本走不出被殖民的色彩,印度對於國際秩序只有接不接受的問題,沒有改變或倡導新秩序的能力和思想。反是中國有更多被西方真正認同的層面,比如一帶一路亞投行,中華文明對歐洲的影響幾百年了,包括他們的文官制度和科舉考試製度。近來的西方彷彿對中國有太多不認同,那是西方還沒有接受崛起中國的現實,這應該被慶幸,因為這是中國崛起的必然經歷短期的西方不適應,長期來看,中國比印度的任何層面都要先進太多倍,因為印度既不是民族國家又不是文明國家,印度連統一的文字都沒有,更沒有全民共同的歷史,內部邦聯的結構矛盾突出,所以作為中中國人不被別人認同恰恰顯示出我們的強大。

  • 5 # yaoyu1

    一是印度屬於英聯邦國家。印度自1600年英國侵入莫臥爾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直到1950年1月26日宣佈成立印度共和國,有350多年的英國殖民歷史。

    二是印度人與歐美人具有相同的價值觀。印度雖說自1950年起已經獨立建國了,但是,同時又規定從建國之日起就是英聯邦成員國。由於社會制度和官僚體制相近,與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同屬英聯邦成員國,當然他們之間的認同感更強一些。

    三是印度人具有先天的英語基礎。英國殖民印度350多年,英語已經成為印度民眾的母語,儘管國家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了,但是,普通民眾特別是上層社會仍然通用英語,這樣就使印度人搞IT具有先天的語言基礎。

    四是印度人沒有強烈民族歸屬感和獨立感。由於印度是由一百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民眾內部又有種姓制度,人生而不平等,其社會制度又實行聯邦制。因此,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存在更深層次的矛盾,種姓之間也不完全認同。

    五是儘管印度經濟近幾年得到極大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增速很快,但距離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的差距還很遠。因此,美國等西方盟國也未對印度採取打壓政策。而且,莫迪政府始終仰美歐鼻息,緊緊追隨美歐步調。

  • 6 # 樹浦自忠

    印度人在西方國家的表現明顯好於中中國人,這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有這樣幾條。

    第一,印度是英國的前殖民地國家,而且印度國家的體制,甚至國家機器都是英國留下的,印度所謂的”獨立”是英國和平退出的結果,這一點與大部分殖民地國家採取暴力形式取得獨立不同,印度與英國沒有產生因為獨立而發生的仇恨。而且,印度獨立後仍然是英聯邦成員國,與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保持了良好的政治關係;

    第二,印度由於是曾經的英國殖民地,同時現在仍然與英國保持友好關係。所以,在整個西方世界看來,印度雖然不是西方國家但是卻是西方國家的家奴;

    第三,由於英國長期的統治,印度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英語已經成為印度官方語言之一,在印度有比較多的使用人口,這使得印度知識分子更容易與西方交流;

    第四,由於印度幾千年來從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和民族,而一直處於被奴役狀態。加上歷史上很早就被歐洲人佔領,印度人有很大比例存在歐洲血統,例如他們的高種姓人口就是雅利安血統。所以,在西方人眼裡,印度人不是純粹的亞洲人,有血統上的親近感;

    第五,眾所周知,在地球所有人種中,印度人算不上高智商人種。在西方人心目中,一些涉及科技商業機密的崗位,與其交給其他人種(例如亞洲人)還不如交給印度人,至少這樣更安全;

    第六,印度這個國家目前根本不具備站在科技軍事前沿的基礎,而且印度整體的工業基礎也不存在可能對西方國家構成威脅的能力,所以,即使某些機密流失到印度也沒有什麼關係。

    綜上所述,西方人自然將重要的崗位交給印度人管理而不是交給比印度人更聰明更靈活的亞洲人(特別是其中的中中國人)。

  • 7 # 大秦泰西廷尉府

    印度為何能在一些領域廣泛受到西方社會的認可?很多人經常拿這一點把中國放進去,認為西方人接受印度在一些領域的成就就是為了打擊我們。實際上,這種論調沒有任何意義。之所以西方接受印度的一些東西而不接受我們的確實也有很多現實原因。

    另一方面,印度作為前殖民地並沒有對自己的宗主國以及西方有任何怨言,反而心存感激。並且也留在了英聯邦之中,與西方國家比較親近。很多西方國家在殖民時代結束以後並沒有看到印度對他們的怨恨,反而積極與他們合作。他們的一種殖民心態也重新點燃 雖不能再以殖民地去稱呼印度,但至少把握住印度的方方面面掙大錢還是可以的。

  • 8 # 大道希夷0591

    我提供一個一般人可能不容易注意到的角度,即西方文化與印度文化具有相似的種族歧視的結構。在西方一神教文明中的彌撒亞(受膏人)制度本質上與婆羅門的種姓制度相似,因此西方的種族歧視與印度一樣都是無法消除的。相近的文化,自然使印度人更容易被西方人認同。

  • 9 # 喵奈美貓砂黃泓博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就幾十年,接受西方文化及價值觀蠻接近,意識形態相近這是被西方容易接受第一點。印度又是一個人口大國,貧富差距很大,國內工業體系比較落後,西方把印度當成利益收入國,拉攏印度靠近西方陣營也是印度被西方刻意接受的第二點。

  • 10 # 宋思考

    也許有人能夠舉出多種理由,但有一點卻是不可否認的!

    有一次,有一位孩子的朋友來家做客,說起他家的一個鄰居。鄰居家有一個小孩,平時對他爸總是懟:你懂什麼?之所以這麼牛逼,是因為兒子是一個學霸。後來兒子去了美國留學,說起美國的學生,一臉的鄙視。

    這麼牛逼的學霸,說起印度學生來,卻也表示欽佩。

    所以,印度人之所以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獲得成功,其素質是不可否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大仙發現“魔抗消失術”,只需4160金幣,4秒內法傷瞬間變真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