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伯文41762883

    哈哈,這個話題有意思,有點兒跟腦筋急轉彎似的,但它既不是轉彎,也不是前進,而是腦筋的: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

    那就試試我還記得多少小時候天津話的順口溜吧。

    1.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講故事,講的嘛囁……(哄孩子睡覺的,無限迴圈的說)。

    2.小小子兒,坐門墩兒,哭著喊著要媳婦(天津話念fen輕聲兒化音),要媳婦幹嘛(天津音gǎ mà),點燈說話。

    3.遠看像座山,近看像座廟,裡面有個呲(cī)牙鬼兒,手裡拿著洋錢票。(形容過去的茅房解大便)

    4.大公雞尾巴(天津叫yǐ ba)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5.猴皮筋兒炒辣子,我媽打我嘴巴子。

    6.狼來了(lei),虎來了,和尚(天津音shēng)揹著一個鼓來了,哪裡頭藏,廟裡頭藏,一藏藏個小二郎,二郎二郎你別哭……(後頭忘了)。

    7.拉(lǎ)大劇,扯大劇,姥姥門口唱大戲……(記不清了)。

    8.小板兒凳,四條腿兒,我給奶奶嗑瓜子兒,奶奶嫌我髒,我給奶奶做麵湯,奶奶嫌我沒擱油,我給奶奶磕三(sā)頭。

    9.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

    10.呼嚕呼嚕毛哇,嚇不著(zháo)哇,呼嚕呼嚕頭囟兒,嚇一陣兒呀。

    11.犇地犇,鑿地鑿,騎紅馬,過紅橋。

    12.奔巧裹,下其裹,抗美援朝就是我。(就是現在的石頭剪刀布)

    13.雞子兒亮(天津話說禿子),搞物件,搞了半天沒搞上,白上公園溜一趟。

    14.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忘了)。

    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兩個小時,就想起來這麼多。用我們天津話講,樂呵樂呵得了。

  • 2 # 樓外斜月

    我是農村人,老家在青天窩,是一個周邊高中間低的小山村,村邊有條小河緩緩地流過,村前有座突兀而出的小山叫鳳凰山。

    青天窩太偏僻了,交通不便,出一次門都得爬半天坡才能上到山頂,然後再一步一步走出大山,到鄉政府所在地得步行兩個多小時,沒有車,只能走!

    青天窩太窮了,窮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去年夏天我回去的時候,看到許多女孩子和小媳婦都穿著農民工平常幹活才穿的那種黃解放鞋!她們是一年四季都穿這種鞋,連過春節也穿這鞋!因為這種鞋結實!耐穿!

    青天窩因為又窮又偏僻,許多男人都打光棍,娶不到老婆!本村的女孩子都爭著嫁出去了!

    小時候,我曾編了個順口溜來調侃我們村。這樣編的:

    青天窩,

    石頭多!

    石頭滿窩滿山坡!

    坡上石頭滾下窩,

    窩裡男人光棍多!

    光棍多,

    沒事做,

    半夜起來想老婆!

    睡到天明還得活,

    收割荊條忙編蘿,

    一捆荊條一個籮,

    編好籮筐街上坐,

    見人叫賣把話說,

    一天難賣一個籮!

    天黑回家沒老婆,

    自己做飯光出錯!

    吃罷糝飯上了床,

    被窩裡面瞎琢磨!

    瞎琢磨,

    天明還是沒老婆!

  • 3 # 我若是柚子

    據說全國小朋友都會的順口溜

    2.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3.小河流水嘩啦啦,我和姐姐採棉花,姐姐採了三斤半,我只採了一朵花。

    4.還有天天喊著“我要炸學校,天天不遲到”的

    作為四川人,還有很多四川話版的順口溜

    1.胖娃兒胖嘟嘟,騎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兒騎白馬。

    白馬跳得高誒,胖娃兒耍關刀。

    比較熟悉的就前面這段,但其實後面還有很長

    關刀耍得圓,胖娃兒滾銅圓。

    銅圓 滾得遠,胖娃兒跟斗攆。

    攆又攆不到,白白跑一轉。

    胖娃兒胖嘟嘟誒,讀書上成都。

    成都硬是大,胖娃兒把工打。

    打工打得好誒,胖娃兒把姑娘兒找。

    姑娘兒要買房,胖娃兒去搶銀行。

    銀行 的乖妹兒多,胖娃兒盯到睃。

    睃到五點半,請她吃冷串串。

    2.說別人哈戳戳:

    說你瓜,硬是瓜,半夜起來掃院壩。

    3.如果被人欺負了,會這樣講:

    大欺小,癩疙寶,

    小欺大,沒文化。

    4.不講道理時,是這樣講的:

    狗攆摩托,不懂科學。

    5.當有人跟我們學時,會這樣講:

    跟到別個學,聞臭腳;

    跟到別個走,像條狗!

    最後送一個王炸版

    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 4 # 大生34

    鴻蒙天地,混沌初開,先有關關,後有流風,詩詞歌賦,不一而足,而呀呀小兒,稚子童心,於韻之間,派生出有意無意之歌謠,上口朗朗,有些加以成人輔之,哄兒教兒育兒,無不妙趣生花,凡物,凡人,凡事,皆可入謠,雅,俗,粗,或在局地,或在數省,或在國域,廣為流傳,歷數十年,仍在腦中,難以磨滅,老朽擇取一二,再品童心。

    一。小老鼠,上燈臺,愉油吃,下不來,叫小妞,抱貓來,吱紐(niou)一聲下來了。

    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單吃杜魯門。

    三。山上有個廟,廟上有個老和尚,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故事?老和尚給小和尚講故事。(往復唸叨,逞個小能,童趣顯擺,也是快樂)

    四。東西大街南北走,出門碰見人咬狗,拿起狗來砸磚頭,磚頭咬住狗的手。(反話,是不是有點小智慧)

    另有一童謠,很長,朗朗上口,幾十年怎麼也忘不掉,鑑於稍有人之穢物,不錄,甚覺可惜。

  • 5 # 信天游259345793

    記得,記得,記得呀!

    三歲的孩子記到老。農村老人經常這麼說。

    記得小時候,我們還是光屁股小孩的時侯。每逢過年,幾個小夥伴歡天喜地的拍著手跳著笑著跑進跑出。

    一起大聲喊:做啥好,過年好!吃白饃,砸核桃,鈴鈴帽子花棉襖!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在人們眼中,美好的願望就是能吃上個白饅頭!

    在孩子眼中,最大的企盼就是隻能在過年時砸核桃吃!

    就是在過年時才有新棉衣穿,頭上戴有鈴鐺的花帽就是他們幼小心靈最大的滿足!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玻璃窗子鏡鏡門,裡面坐個文明人!”

    就便是當時人們對物質生活的最大嚮往。

    那時,由於受歷史條件的限制,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受到了限制。

    就連兒歌也無不充滿古老而又神祕童話般的色彩。

    鄉下的夜晚是那麼地寂靜,那麼地安祥。一輪玉盤似的大月亮掛在樹梢。

    累了,躺在媽媽的懷裡,剛才還“嗡嗡吱兒”的紡線車也停了下來。

    媽媽邊搖邊低聲喃喃地念道:

    月亮月亮明晃晃,我在河裡洗衣掌;洗得白白的,揉得淨淨的。去呀騎的大白馬,回來坐的花花轎;走到村頭響一炮,“咚!一一嘎!”你說熱鬧不熱鬧?

    躺在媽媽的懷裡,聽著媽媽的搖籃曲,夏夜涼爽的晚風從臉上輕輕拂過。

    漸漸地進入夢鄉,是那麼地香,那麼地甜。

    一切的一切早已成為過去,唯留下美好的回憶!

    歲月猶如東流水,鮮衣怒馬一一怒馬,追不回!追不回!

  • 6 # 追逐晨風919

    兒時的記憶是人一生中最永恆的記憶,就像家鄉是你一生魂牽夢繞的地方,兒時學的那些話,聽的那些歌足矣影響我們一生!奶奶常說的那些順口溜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1.小孩勤,愛死人。

    2.六月不忘臘月的衣。

    3.吃水不忘挖井人。

    4.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6.吃掛麵不放鹽,有鹽(言)在先。

    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8.起雞叫,睡半夜。

    ……

    還有那時候小學五年級起就得去鄉鎮上上學,住校,週末才能回家,那會生活條件差,學校食堂的飯菜質量不高,經常捱餓,家裡會帶些乾糧墊補。於是就有人編了上學順口溜:

    星一星二喜洋洋,星三星四搜箱箱。

    星五星六餓的灰胖胖,星期回家掛六檔。

    農曆四月初八是我們那裡龍崖寺廟會,鄉村平時娛樂生活少,每年趕會也算是重大節日,過得比較隆重,穿新衣服吃好飯。於是我們小學的王老師就給我們編了首趕會的順口溜:

    四月十八會來到,我們喜的不得了,

    又是跑來又是跳,穿紅戴率好熱鬧!

    每當憶及小時候的事,無論酸甜苦辣心裡都是甜的,那時的生活是真實的,曾經的家是溫暖的,曾經的我們是有歸宿的有根的。那時沒有鄉愁…

  • 7 # 鴻鵠錦繡

    “三歲的小孩穿花鞋,扭扭擺擺去上學,老師說她年紀小,揹著書包往家跑,跑跑跑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來,來來來上學,學學學文化,畫畫畫圖畫,圖圖圖書館,管管管不著,……”。

    這是小時候玩遊戲時的一首兒歌,但到了現在還是記憶猶新。小時候的記憶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

    三歲時候到底在幹什麼,記憶已經模糊,但四、五歲的記憶還是有的。那時候我被“放養”在農村姥姥家,是一個自由而獨立的兒童時代。

    每逢開學,揹著姥姥給縫製的棉布小書包,書包是扁扁的隨風飄著,沒有書,只裝著半截鉛筆和半塊帶著水果香味的橡皮。上學之前,先走到院裡,奔向雞窩,真是像“老太太上雞窩——奔蛋”一樣,奔著蛋而去。從雞窩裡掏出一顆雞蛋,這便是這個學期的學費了。

    學校的班級總共就一個班,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學生混在一個班一起學習,這邊學的是“ā、ō、ē”;那邊唸的是“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當時感覺這種班級內的氛圍還是很有意思的。

    到學期末,也考試,記得當時考了個第一,老師獎勵了一支帶橡皮的鉛筆,很長時間捨不得用,一直珍藏著。

    有一次因貪玩,到天快黑了也沒有割下豬草,於是就和小夥伴去生產大隊種的苜蓿地裡偷割苜蓿,被看地的老大爺追的便地跑,等老大爺走了,繼續偷。因緊張,一不小心將左手食指劃了個大口子,肉都翻起來了,血流如注。小夥伴們到是有辦法,從地壟上拔了一顆帶刺的小草,用手捏碎將小草敷在傷口上,一會兒就不流血了。到現在,手上的傷疤還依舊在。

    這一時期的上學,應該就和我們現在的幼兒園差不多。真正到了6歲該上學的年齡時,父母才把我接到城裡,上了城裡的小學一年級。

    所以,每逢假日,我們便帶孩子去農家樂去玩,讓孩子認識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認識一些莊稼、蔬菜,以免孩子成為“農盲”,以免孩子以為每天吃的米麵就是從家裡的面櫃裡“產”的。在暑假裡,儘量帶孩子去旅遊,到外面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體驗大自然的美麗與壯闊。除了學習之外,孩子們確實需要投入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自然之美,多一些社會實踐與體驗,讓他們眼光更明亮,心胸更寬廣。

  • 8 # 桂林雲姐

    兒時朗朗上口的順口溜,長大後你還記得多少?我想我還記得幾條,分別如下面。

    1、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是他。

    2、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北京鴨,來亨雞。 爸爸趕集去賣蛋,蛋蛋變成電視機。

    3、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你若不還,必有麻煩。

    4、爺爺爺爺別生氣,吃完飯帶你去看戲,我坐椅子你坐地,我吃香蕉你吃皮。

    5、又是黃昏,夕陽西沉,在我心裡想著一個人。

    兒時朗朗上口的順口溜,我只記得這幾條了,還有很多都忘記了。

    6、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大家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7、蝸牛蝸牛,下雨不愁,揹著房子,東遊西走。

    8、 小螞蟻,搬蟲蟲,一個搬,搬不動,兩個搬,留條逢,三個搬,動一動,四個五個六七個,大家一起搬進洞。

    兒時郎朗上口的順口溜,到現在我只記得這些了,有好多都忘記了。

  • 9 # 外星尊者

    我四歲的順口溜還記得,當時趕上毛澤東時代第一批幼兒園,七三年吧,我的家鄉當時經濟在全國來講,是特別好的地方,

    我的家鄉就是如今的<古商城>,原來的洪江市,從明朝開始就特別有名,商業十分發達,

    那時侯的幼兒園特別簡單,老師的要求也挺簡單,會寫字就行,教的最多的是紅色順口溜,我記得去市影劇院比賽的一首,深深刻印在我腦海一輩子,

    小喜鵲叫渣渣,

    解放軍叔叔到我家,

    叔叔,叔叔請坐下,

    我要跟你說句話,

    等我將來長大了,

    也要當兵保國家,

    我從五年級編出人生第一首順口溜,到如今己一成為一名老順口溜作者,可認以順口溜的形勢寫文章,對自我要求極高,句句必須壓韻,要麼七字律要麼五字律,直接向詩靠近,必須幽默風趣,易懂上口,中心思想明瞭,

    有幸下海走一朝,

    今到特區來賣報,

    早上背了一大包,

    大街小巷拼命叫,

    半天一份賣不悼,

    也許剛來不知道,

    特區報紙沒人要,

    裡裡外外是廣告,

    有點新聞也遲到,

    無論男女和老少,

    翻看幾下心煩躁,

    丟在地上不想要,

    有人撿起哈哈笑,

    廢品站中換鈔票,

  • 10 # 恩惠綿綿

    小公雞,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把媳婦放在炕頭上,把娘放在牆頭上。

    這是兒時朗朗上口、也記憶最深的一個順口溜。

    我離開老家已經三十多年,父母也都在早些年搬到了城市生活,他們那代人也都年過古稀,有的以近耄耋,每次回到老家,常常聽到一些老人因為兒女不孝順而意外身亡的事,讓我萬分感慨。

    來豆家奶奶是溺亡的。來豆家奶奶生於30年代初,與我父母年齡差不多,按輩分我稱作奶奶,人瘦小,性格卻很開朗。奶奶中年喪夫,獨自養育大五個子女,六十年代末,家裡不夠吃,冬天實在無計可施,來豆家奶奶就帶著小女兒偷偷的去要飯吃,生活的非常艱苦。幾十年過去,女兒陸續出嫁,大兒子被招了養老女婿去了外村,身邊只有小兒子,幫小兒子帶大兩個孫子,老人已年老體衰,不能勞動了,兒子蠻橫媳婦無理,孫子們由於家庭原因娶媳婦也不順利,來豆家奶奶幾乎成了媳婦的出氣筒,鄰居家送點東西,奶奶都要躲在角落裡偷偷的吃。大約六七年前的一個夏天的上午,來豆家奶奶穿戴整齊,跟鄰居說要去出門,走到離村子約一里地的濰河邊,跳進了河水裡,傍晚的時候,有人在河邊發現了來豆家奶奶的屍體。

    老家農村無論誰家有喜事或者喪事,村裡的人都前去幫忙,村裡有人去世,來豆家奶奶會幫著扎紙草。大約十幾年前,一次在鄰居家幫忙時來豆家奶奶遇到我母親,跟我母親說:熬到好時候了,真不捨得死,要好好活著。他們這些生在舊社會、受了舊社會結束和新社會初始各種動盪不安的傷痛和艱苦的老人,曾經忍飢挨餓、衣難裹體的人,能夠活到耄耋之年實屬不易,這個八十多歲活在牆頭上、受盡磨難卻對生活戀戀不捨的老人最終隨流水而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男孩子穿什麼鞋子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