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講一下一款手機最主要的硬體成本構成,螢幕+主機板(關鍵晶片)+攝像頭+電池+結構外觀件。
1、從螢幕模組上來看,華為一直有意扶持國內螢幕廠商,所以華為很多優秀的旗艦手機使用的會是京東方的螢幕。小米想要在螢幕上作文章就要用更加成熟的三星的螢幕,成本自然要比華為的高。
2、主機板上關鍵還是看晶片,其他周圍物料包括主機板大家的費用基本一樣,關鍵IC上華為擁有海思半導體,無論是CPU還是部分功能晶片華為自家的東西拿來用肯定更便宜。而小米說句玩笑話,作為高通的超級打工仔畫的銀子自然不少。
3、兩家攝像頭基本都是用索尼高階攝像頭,價格幾乎一致。
4、電池上基本可以理解為每1000毫安時多少人民幣來計算,所以看容量就好了。
5、外觀結構,這個兩款手機的ID設計都非常的出色,目測來看在外觀上花的錢可能華為還要高一些,但是畢竟沒有拿到兩家結構BOM,所以可以理解為相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幾十塊的差別。
綜上來看,華為的成本能夠更低,一方面得益於海思的不斷髮展,有更多的自家產品來用在成本上絕對的優勢。另外在螢幕上華為扶植國內廠商也帶來成本上的優勢。
首先講一下一款手機最主要的硬體成本構成,螢幕+主機板(關鍵晶片)+攝像頭+電池+結構外觀件。
1、從螢幕模組上來看,華為一直有意扶持國內螢幕廠商,所以華為很多優秀的旗艦手機使用的會是京東方的螢幕。小米想要在螢幕上作文章就要用更加成熟的三星的螢幕,成本自然要比華為的高。
2、主機板上關鍵還是看晶片,其他周圍物料包括主機板大家的費用基本一樣,關鍵IC上華為擁有海思半導體,無論是CPU還是部分功能晶片華為自家的東西拿來用肯定更便宜。而小米說句玩笑話,作為高通的超級打工仔畫的銀子自然不少。
3、兩家攝像頭基本都是用索尼高階攝像頭,價格幾乎一致。
4、電池上基本可以理解為每1000毫安時多少人民幣來計算,所以看容量就好了。
5、外觀結構,這個兩款手機的ID設計都非常的出色,目測來看在外觀上花的錢可能華為還要高一些,但是畢竟沒有拿到兩家結構BOM,所以可以理解為相差不多,最多也就是幾十塊的差別。
綜上來看,華為的成本能夠更低,一方面得益於海思的不斷髮展,有更多的自家產品來用在成本上絕對的優勢。另外在螢幕上華為扶植國內廠商也帶來成本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