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還真有這樣的經歷。
這要看什麼樣的錯誤,以及所在銀行領導怎麼處理了。
有一天有一個客戶來銀行買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經理向她介紹了一款產品,當時客戶說考慮一下,於是理財經理就給她介紹了該行網銀和手機銀行,告知客戶網銀和手機銀行也可以買理財,並教客戶使用網銀購買理財產品的步驟,告訴客戶考慮好了在發售期購買即可。
過了兩個月,客戶來銀行,說為什麼查詢賬戶沒收到理財利息,理財經理一查,這客戶根本沒操作購買,又哪裡能有利息?
客戶卻說,她以為上次理財經理給她買成功了,可理財經理卻不這麼認為,去查監控(銀行監控錄影都至少儲存3個月),當時明明說的是讓客戶回家考慮好了再買。
最後呢,銀行領導讓理財經理拿出一部分銀行給客戶的禮品,然後賠了客戶200元錢,好在錢不多,要是買個幾十萬上百萬,理財經理真賠不起。
所以呢,我個人認為,解釋錯誤,要看具體情況,像上面那種情況,我認為時客戶自身錯誤更大,銀行員不應該配。
你說呢。
我有個朋友還真有這樣的經歷。
這要看什麼樣的錯誤,以及所在銀行領導怎麼處理了。
有一天有一個客戶來銀行買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經理向她介紹了一款產品,當時客戶說考慮一下,於是理財經理就給她介紹了該行網銀和手機銀行,告知客戶網銀和手機銀行也可以買理財,並教客戶使用網銀購買理財產品的步驟,告訴客戶考慮好了在發售期購買即可。
過了兩個月,客戶來銀行,說為什麼查詢賬戶沒收到理財利息,理財經理一查,這客戶根本沒操作購買,又哪裡能有利息?
客戶卻說,她以為上次理財經理給她買成功了,可理財經理卻不這麼認為,去查監控(銀行監控錄影都至少儲存3個月),當時明明說的是讓客戶回家考慮好了再買。
最後呢,銀行領導讓理財經理拿出一部分銀行給客戶的禮品,然後賠了客戶200元錢,好在錢不多,要是買個幾十萬上百萬,理財經理真賠不起。
所以呢,我個人認為,解釋錯誤,要看具體情況,像上面那種情況,我認為時客戶自身錯誤更大,銀行員不應該配。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