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棍哥觀史
-
2 # 微風之語
慈禧太后敢向十多個國家說“不”,並非為了揚眉吐氣展示國威,大多是為了和光緒皇帝爭權利,她太害怕別人搶走她手中的權利。
一個統治晚清四十七年的女人,智商絕對是槓槓滴。單從慈禧死後三年清朝亡國便看出她對清朝的影響力,但是晚清的百姓卻對其深感痛恨。
不然你以為光靠功勞簿上老祖宗留下的那點家業,能夠揮霍多少年。
回看歷史上哪怕是家天下制度,沒有那個腦殘能坐上帝王之位的,他們光鮮的外表後面都是暗流湧動,只有智商線上才能不被淹沒。
慈禧的一生能從蘭貴人一路做到垂簾聽政的西宮太后,不光是心機手段高明,還有敢做敢當的勇氣。
戊戌變法之後,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也讓慈禧看到很多人對光緒的擁戴,慈禧的權利綜合徵犯了,對手中的權利也越來越小心。
那時候雖然戊戌變法很多牽連人都丟了性命,但當時北京等地的洋人對光緒還是態度很積極。這時精明的慈禧太后擔心洋人會扶持光緒上臺,會不會迫使她交出手中的權利。
慈禧對洋人的態度一直都是不太熱情,所以當義和團開始和洋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慈禧也不信義和團那幫人可以滅洋,在理智分析情況後,慈禧是選擇不和洋人開戰的。
本來洋人長期對晚清剝削已經壓的慈禧太后精神崩潰,想下慈禧的一生多麼在乎自己的權利和錢財,那個人敢方面讓慈禧吃虧,就是不想活了。
可是,在洋人的強勢欺壓下,慈禧太后只有忍氣吞聲,任憑洋人提出諸多無理要求都答應,不管是割地賠償,還是簽訂不平等條約都服軟認栽。
但是真到了關係自己核心利益時候,她徹底瘋狂了,狐假虎威的宣稱要與洋人一決高下,結果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反倒被洋人恨恨的訛了一把,損失慘重。
-
3 # 譚崽崽
為什麼慈禧腦殘到向全世界宣戰?
慈禧是否腦殘,咱不知道,但這妖婆敢向全世界宣戰,確是事實。
勇氣可嘉?巾幗不讓鬚眉?
否。
真實原因,一個字: 蠢。
林則徐,被譽為“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不瞞您說,對於外國列強,此君亦鬧過不少笑話
他進一步認為,對付洋人的艦船槍炮更不可怕。戰鬥前,我方只需多收集一些糞便物置於陣前,便穩操勝券。因為,中國古代樸素的辨證法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是一物剋一物,而洋鬼子的艦船槍炮最怕中中國人的糞便汙物。
精明如林則徐者,都如此自嗨;而被外國列強惹惱火的老佛爺,敢向全世界宣戰,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瞭解世界,自視天朝上國,其他皆屬蠻夷,蕞爾小國。所以,認知錯位,也就是自己把自己忽悠暈了,於是便夜郎自大,最後成了井底之蛙,這是歷代封建統治者的通病,只是慈禧病得更重而已。
當時的老百姓還幫助八國聯軍?先更正一下,當時的老百姓不是普通老百姓,多數是被洋教洗腦過的“教民”。
大夥知道,當時有個龐大的黑社會組織“義和團”,扯出了一面“扶清滅洋”的大旗,其中所有團員,全是武林高手,人人刀槍不入。但憑良心講,這些烏合之眾,沒有幾個好鳥,除了甘當清政府爪牙,欺軟怕硬,燒殺搶掠,心狠手辣,當時受害最深的是外國傳教士和皈依洋教的教民。
一旦八國聯軍動了真章,扛著槍炮打到北京城來了,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卻認慫了,帶頭領著光緒帝和一幫王公大臣丫頭太監,腳底揩油,跑路去了。
義和團先是頑強地抵抗了一陣,發現武功再高也高不過洋人的洋槍洋炮。最後,慈禧為了保全自身的性命,很快翻臉,對洋大人可憐巴巴解釋: 這都不是我的錯,都是可惡的拳匪幹下的壞事,要殺要剮,全憑洋大人的心情。
於是,北京菜市口,熱鬧非凡,被俘的拳匪,人頭落地,血流成河。
其實,真正幫助八國聯軍開啟城門的是當地教民。先前,由於義和團殺紅了眼,搶劫上了癮,不光是外國傳教士遭了厄,甚至所有信洋教的人,男的被殺害,女的被姦淫。所以教民們看見八國聯軍,彷彿盼來了“救星”。
綜上總結: 一個國家不強大,又喜歡自淫,最後只有挨打受氣的份;而國家的治理者們,平時不把老百姓當回事,老百姓眼裡就沒有國家,只有小家。
-
4 # 文史不假
1898年,面對如火如荼的維新變法運動,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出手撲滅了維新運動並將光緒帝囚禁於贏臺之內。
對國內,慈禧已經無敵於天下,沒有忌憚任何勢力;對國外,慈禧擔心英國、法國、俄國等反對帝位更迭。為此,慈禧有意通過總理衙門放出訊息,稱光緒皇帝病危。
受此影響,國外各國媒體也紛紛跟進,有的國家甚至揣測光緒皇帝已經病故。為了鞏固既得的利益,西方國家紛紛開始蠢蠢欲動,甚至調集軍艦在周邊活動。
結果,西醫的診斷讓清政府和各國列強都大跌眼鏡。因為,光緒皇帝非常健康,他除了心情抑鬱和體虛乏力以外,再沒有任何的疾病。
這下,慈禧慌了,她再也不能以光緒生病為由進行搪塞了。於是,慈禧冊立溥儁作為大阿哥,過繼成為過世的同治帝嗣子,也就是自己名義上的孫子,改年號為“保慶”。
不過,慈禧廢帝的保密工作進行得很不嚴謹,立即就遭到了各國列強的一致反對。洋人們認為,光緒帝正值盛年,而且思想開明,應該繼續擔任大清帝國的皇帝。 在各國列強的施壓下,慈禧太后很快就認慫了,被迫放棄了廢帝的打算。不過,她依然將光緒帝軟禁在贏臺,自己獨掌朝政。
恰巧在這段時期,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目標直指各國列強。在清廷內部,對於是剿還是撫一直都遊移不定,難以形成定論。
溥儁的生父端郡王載漪,對於兒子沒能順利登基稱帝,一直都極為不滿,深深怨恨各國勢力的干預。因此,他旗幟鮮明的主張朝廷對義和團運動予以支援。
作為清政府的代表,載漪與西方各國進行了談判,徵詢他們對於義和團運動的處理意見。而且,一向懦弱無能的載漪竟然做出了一件驚人之舉,他竟私自偽造了一封外國公使團的照會,以蠻狠無理的態度提出四點要求:
一、保證光緒帝安全。
二、由各國代收清廷的錢糧和賦稅。
三、慈禧太后必須交出兵權。
四、逐步還政於光緒皇帝。
看完這份照會,慈禧太后當即就勃然大怒,氣得渾身瑟瑟發抖,連連叫嚷“欺人太甚”!
今日之事,諸大臣均聞之矣,我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戰。顧事未可知,有如戰之後,江山社稷仍不保,諸公今日皆在此,當知我苦心,勿歸咎於一人,謂皇太后送祖宗三百年天下。
那麼,為何這次會強硬回擊列強的挑釁呢?
慈禧太后宣完戰,嘴上是痛快了,可實戰中卻完全不是各國列強的對手。僅靠義和團那幫烏合之眾,自然是阻擋不住八國聯軍,戰場形勢急轉直下。為了發洩對於清王朝腐朽統治的不滿,甚至沿途還有百姓支援八國聯軍的侵略。
慈禧一看戰況不妙,趕緊腳底抹油,帶著光緒皇帝慌忙逃往了西安。
-
5 # 偶爾來隨便看看
慈禧向列強宣戰並不是瞎胡鬧。
當時列強公開支援光緒要慈禧退位,列強支援光緒不是因為光緒比慈禧好糊弄,是因為光緒推行的新政將引進大量西方工業專案、交通專案、教育專案,西方資本可以藉機進入中國把持這些產業長期賺錢,而慈禧保守不做這些事也不怎麼買西方東西,西方資本在中國除了兼併些土地沒多少好投資的。義和團為什麼會鬧起來,就是西方資本沒有產業好投就投向農村,控制了北方大量土地造成農民失地破產成了流民,加之西方宗教在農村利用一些偽教徒胡搞,農民不懂資本的作用只看到教會的胡搞,就把自己失地破產的原因想成是洋教的罪。
慈禧自然不想退位,那麼如何讓列強支援她呢?那就是證明她才是中國至高無上的主人不得不支援她,那就要證明她在中國有強大的號召力。有能力獲得義和團的支援並能向列強宣戰,然後讓列強看看她有能力撲滅義和團組織就是手段。慈禧並不是真的想打列強。
宣戰後慈禧並沒有直接和列強交手,而是退到幕後。義和團鬧鬧出了大聲勢,列強不怕一個義和團但很怕義和團會蔓延到全中國,這樣他們還怎麼在中國賺錢?必須撲滅義和團的影響,那就要有個中國的勢力來取代和阻止它蔓延。於是列強和清軍就“合作”了。這個政府有能力滅了義和團,由政府宣佈它非法,然後這個政府願意繼續和列強“合作”,賠錢,以換取列強承認它的權威性。交易就達成了。
列強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的根本還是害怕義和團這種力量,不是怕義和團的所謂軍隊,是怕義和團那種前赴後繼的精神,如果在全國蔓延,中國將到處混亂,列強資本還怎麼在中國賺錢?它們需要一個穩定、屈服的中國,又同意逐步開放產業資本。慈禧證明自己都做到了。
但列強和慈禧還是低估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力量。屈服只是暫時的,要麼你認同我,要麼我起來拼命,拼命前先幹掉屈服你的人。列強不可能認同中國只是要剝削,於是慈禧武裝起來的新軍最後還是起來要了大清王朝的命。
至於老百姓為什麼要幫聯軍,很簡單,當時的中中國人是沒有國家概念的,只有家天下概念。外中國人打進來只是和皇帝打仗與我何關?誰統治反正我也只是交稅,交老佛爺也是交交外中國人也是交,外中國人出錢僱我我就替他幹活。
當然,當外中國人開始殺平民時就知道幫錯了,所以日本侵略時就要反抗了。
-
6 # 閒人一支菸
【慈禧歷史上做過的四件事,讓她遺臭萬年,但向列強宣戰是必然結果】
第一件維新變法,慈禧捕殺維新黨人,囚禁光緒帝,因其保守遺臭萬年;
第二件事,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簽訂《辛丑條約》時,慈禧說了一句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展現其奴婢嘴臉,因賣國而遺臭萬年;
第三件事,甲午戰爭中,日本和中國戰爭正緊,有人準備向慈禧報告緊急軍情,希望籌措些軍餉支援前線,慈禧正在過60大壽,看見有人伸頭縮腦的想說什麼,便猜到不是什麼好話,就說了一句“今日令吾不歡者,吾必令彼終身不歡”,因其奢侈糜爛而遺臭萬年;
有人說,慈禧是因為列強特別是美國等西方國家要求慈禧讓位於光緒帝,屬於權力之爭;
也有人說,是慈禧相信了義和團(說義和團壞話的人在此恥他一下)的實力,想賭一把,誰知賭輸了;
更有人乾脆就說,慈禧就是個腦殘,一時衝動而已。
這些說法幾乎都沒有看到真正的歷史事實。
1、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中國老百姓困苦不堪,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種結果不僅是清朝腐朽沒落的統治導致,也有列強對中國瘋狂的經濟、文化掠奪導致,這是義和團崛起的根源;
2、列強對中國的掠奪已不僅僅限於經濟、文化掠奪,好包括了政治打壓,內政干涉,中國無論是底層百姓,還是上層建築,都深受其害,渴望有一場戰爭,來徹底解決這種被動的局面,這不僅僅是慈禧的想法,也是清朝大多數皇族和官僚的想法;
3、從洋務運動開始,大清朝的軍事權力逐漸歸於以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為代表的等漢族人的手裡,引起了滿清貴族的嫉恨,因此兵權的爭奪就是這一事件必然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於是,大清朝以莊親王載勳、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為首的一批滿清貴族,面對列強在中國禍害的局面,加上他們瓜分中國的步伐不可逆轉的加快,感受到大清即將到了崩潰的邊緣,希望發起一場戰爭,既奪取了李鴻章等漢族武裝的軍事權力,又能一舉解決列強,在看到義和團運動的實力以後,當機立斷,向慈禧太后大力鼓吹戰爭論調;
作為慈禧,實際是也是大清朝的一部分,這些滿清貴族的憂慮其實就是她的憂慮的東西,所以在權衡利弊一段時間後,做出了向全世界宣戰的這一決策。
眾所周知,這一決策最終失敗了,其原因也不是歷史上那些人胡言亂語的樣子。
第一個,由於慈禧過於相信自己的權力威懾性,以為一發出號令,全國軍隊任其調配,可以迅速打敗列強,誰知,以李鴻章為首的漢族武裝,為了維護自己的軍權,公然和列強簽訂《東南互保條約》,對八國聯軍侵華採取了任其發展的態度;
第二個,慈禧對滿清貴族軍事能力的錯誤預估。滿清八旗經過二百年的腐化墮落,已經毫無戰力,更無軍事人才,對八國聯軍的攻擊全無章法,完全是一邊倒的被動挨打局面;
第三個,對義和團為首的農民運動,依舊採取了歷屆統治者坐山觀虎鬥的做法,利用義軍和列強激烈的戰鬥,以達到最終消耗掉所有義和團人,也消耗列強的實力,最終漁翁得利,既解決了列強,也解決了國內義軍四起的,多麼美好局面,所以,所謂歷史上的蠢才就都是這樣煉成的。
-
7 # 娛史精品屋
晚清朝廷腐敗、人民麻木、生產力落後是被列強魚肉的三大主要原因。至於題主問到為什麼老百姓反幫洋人侵略自己國家,原因出在四個方面。
第一,元、清兩朝代是中國曆代中兩個非漢族政權。我們知道,在古代,宗族關係是很重要的,國家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好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間都是互相擠兌,排斥。元、清入主中原,漢人不可避免地對他們缺乏感情,缺乏一家人的認同感,反清復明很多年後都大有人在。
第二、晚清政府,缺少民族精神這方面的文化氣氛。歷代宣揚的聖人先賢到了清朝,鴉雀無聲。可能是愛新覺羅,不便宣揚漢人祖先。既怕激起漢人同仇敵愾,又怕丟自己祖宗面子。而文字獄對文化自由的鉗制,使文人唯恐出錯,嚴重奴化了人民的思想。人民不再關注政事,對國家大事觀念淡薄。
第三,清政府的腐敗,軍隊不顧老百姓死活。比如清軍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每下一城,燒殺搶掠,哀鴻遍野。根本不把老百姓當自己人看。而西洋人戰爭的文明程度比封建制度下的清政府高多了。比如李鴻章殺太平天國降將,使整個西方雷霆之怒,齊聲譴責。
第四,洋人不同於歷代的華夏各民族,老百姓看西洋人有新鮮感。可以跟他們做生意,西洋人侵略晚清一個明顯特點是不注重老百姓幾個錢,而看重國家大市場大買賣,所以文字獄所害的老百姓,根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危害性,而只知道,洋人沒搶自己的土豆大米,不像壞人。甚至還有很多人,跟在洋人屁股後面發國難財。火燒圓明園時,沒有一個老百姓奮起阻擋,反而有不少老百姓趁火打劫,參與了搶寶。
所以,見慣了洋人在自己土地上走來走去的老百姓,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他們照樣認為,那是朝廷的事,與他們沒啥關係。甚至有些人還高興的覺得,又可以跟洋人做生意了,或者跟在他們屁股後面撿戰利品。
-
8 # 忘憂文史觀
慈禧這種舉動不是腦殘,她可精明著呢。你能想象一個腦殘女效能坐上最高統治者地位,並且這麼長時間嗎?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義和團運動蓬勃興起,中國民間發起了對抗洋人洋教的運動運動,並且迅速蔓延,各地反洋鬥爭此起彼伏,氣勢恢巨集。
因為義和團打出的口號是“扶清滅洋”,所以就有一些清朝官員想著利用這股力量,對抗列國。而且,剛開始清政府是主張消滅義和團的,特別是聶士成這個人奉命鎮壓義和團,畢竟義和團屬於農民造反性質,但是義和團人元太多,這個地方鎮壓了,那個地方又興起,不能完全鎮壓。
從列強的角度來看,當時義和團打砸教會,處死傳教洋人,列強在華的傳教士們慌了,紛紛請求他們國家出兵保護,所以這時候有列強軍隊進入天津、北京等地,這本來是徵求過清政府同意的,可是,後來列強的軍隊湧入太多,清政府開始緊張害怕,迅速調集軍隊保護北京。
這時候,朝廷內部也充斥著主戰和主和的爭論,後來主戰派取得了優勢,慈禧太后於是宣佈向列強宣戰,但並不點名宣戰國是哪一個,很籠統。這就是被人說的“向全世界宣戰”。
清廷的戰鬥決心並不堅定,完全是內在形勢所迫,當他們發現列強軍隊如此強大且連續增兵後,慈禧太后就望風轉舵,開始大力鎮壓義和團,對遭受義和團進攻的外國使館進行慰問。
所以,全程中,慈禧的宣戰並不是腦殘行為,而是精明算計好的,想要利用義和團而已。
-
9 # 於得水兒
這話得從1900年6月說起,北京城被10萬多義和團暴民和他們的背後主使端王、莊王殺的血流成河,燒的遮天蔽日的時候,慈禧那會還在猶豫到底怎麼收拾攤子。她也知道義和團那套鬼畫符的東西是糊弄傻子的,除了燒殺搶掠老百姓以外,滅不了洋也扶不了清。
緊接著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一是自己的禁衛軍甘軍把日本書記官杉山給殺了,鬧出國際事端,其二是義和團在前門大柵欄放火,把數千家商鋪燒成了灰。老慈禧無奈決定立刻調李鴻章和袁世凱回京,然後將義和團勒令解散,有年輕力壯者可招入軍中。
就在這天夜裡,江蘇道臺羅嘉傑的兒子忽然到了榮祿家裡,說有要事稟報。據說各國公使已經聯合向清廷提出四項要求。一、指定一地供皇帝居住。二、各國代收各省錢糧。三、代掌天下兵權。四、勒令慈禧歸政。所以榮祿立刻通知了慈禧,並召開了次御前會議,全體哭成了一團。
然後在6月21日,老太后用光緒的名義寫了12道絕交書,等於向全世界宣戰了,說個更有意思的事,由於李鴻章下放到了廣州,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楞是沒人通知慈禧一下,當時所謂與大清的邦交國只有美、英、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匈11個國家,老太后一共寫了12份,多的那一份也沒拿回來,直接送給英國的總稅務司赫德了,等於向英國宣戰了兩次,你說英中國人氣不氣?
順便說下這密函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根本也不是這個內容,當時總理衙門裡有許多外籍員工,找個人看一下就能明白的事,可歷史偏偏就是這麼巧合。
另根本沒有甘軍董福祥部幾萬人圍攻幾百人的東交民巷一直打不下來的事情,而是根本就沒想打下來,東交民巷對抗甘軍的彈藥都是榮祿派人送進去的
順便說一下,清朝洋務運動,派留學生出國,維護新疆穩定,這些事別總和慈禧扯上關係,老慈禧確實幫忙,好多地方都是在幫倒忙而已,她腦殘不腦殘先放一邊,現在很多的中國人倒真是缺些腦白質,好事全是領導辦的,壞事全是底下人做的,一副奴才思維啥時候能改嘍,那時候中華民族才真是偉大復興有望了。
-
10 # 詩泉虎詠
首先,糾正一點:慈禧老佛爺,絕對不腦殘。
在咸豐皇帝掛了之後,孤兒寡母的她說動慈安,外聯恭親王,一舉發動政變拿下把持朝綱的肅順一黨,垂簾聽政登上權力巔峰,這肯定是天才的政治家表現。
秉政之後,慈禧並未全盤推翻肅順推崇的“以漢制匪、師夷制夷”政策,依舊放手重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清末漢族重臣,連續取得了平定太平天國、捻軍、西北迴亂的重大勝利,使國內戰亂得以平息。
同時,還重用僧格林沁等滿蒙親貴整頓八旗,加強中央武力,但隨著僧王在高樓寨後敗被殺,多隆阿在寧夏中彈殞命,勝保擁兵作死被斬,慈禧這一佈局破產,不得不依靠淮軍(北洋)維持統治。
對外,雖然遭受了馬尾海戰南洋艦隊覆沒的慘痛失敗,但也取得了第一次大沽口戰役、鎮南關大捷等關鍵性勝利,消滅侵入新疆的阿古柏反動分裂勢力,維護了西北、西南邊疆穩定。
同時,還支援開展“洋務運動”,派出公費留學生到歐美深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建立了一批近代國防企業,開通鐵路,辦輪船招商局,在工業化上有了良好開端。
當時,亞洲僅有的三個非殖民地國家中,泰國朝不保夕,日本尚未崛起,大清卻已經大半個身子進入列強俱樂部,在東亞的老大地位已被主要發達國家承認,歷史上所謂“同光中興”,也並非有名無實。
轉折點,是光緒親政(慈禧退居幕後)以後,糾合翁同和為首的帝黨清流,在康有為等維新派蠱惑下,以變法為名瞎折騰,企圖架空慈禧,一手遮天,像德國一樣搞集權制君主立憲。
結果由於光緒缺乏政治經驗,急於求成,朝令夕改,使國家和軍隊陷入黨爭內訌之中。翁同和把持的戶部,以給慈禧修頤和園為名,大肆貪汙挪用,卡住北洋淮軍經費,不讓艦隊添置新艦快炮,同時剋扣北洋陸軍餉械供應,造成國防力量失衡。而日本明治天皇則勵精圖治,大辦軍事後來居上,徒有其表的北洋水陸大軍在甲午戰爭一敗塗地,日軍兵臨城下,清政府被迫簽定《馬關條約》割地賠款,苦心經營的中興局面前功盡棄。
俄國趁火打劫,搶佔外東北並侵入東三省。英、法、德則加緊在中國瓜分勢力範圍,強迫清政府出讓租界,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接著,在光緒君臣一夥鋌而走險、企圖煽動新軍“圍園殺後”的情況下,慈禧斷然反擊,將外強中乾的皇帝囚禁起來,罷斥了翁同和等罪魁禍首,對維新派“六君子”開刀問斬,重新走上前臺強勢執政。
但國勢已非,內憂外患,讓慈禧左支右絀,感覺無力迴天。人老智昏,喪失了原來那種政治家的定力,後來晚節不保出昏招成為歷史的必然。
恰在此時,北方以原白蓮教地下勢力為主的義和團異軍突起。慈禧病急亂投醫,聽信了剛毅等愚昧重臣的建議,招安義和團進入京津,打起“扶清滅洋”旗號,一時百萬拳民(跟眼下異曲同工)風起雲湧,似乎列強指日可滅!
而各國列強發現老佛爺精明強幹(主要是不肯當傀儡),還是光緒好糊弄,聯合發出照會要求太后結束垂簾聽政,讓被囚禁的皇帝重新上臺執政,以便攫取更大利益。
是可忍孰不可忍!慈禧頭腦發熱之下,在一幫主戰排外親貴大臣(類似今天糞青那種)吹捧下,忘乎所以,居然發詔向英、法、德、美等11個列強國家同時宣戰!
結果發動之後,駐京甘軍(董福祥部)與義和團幾萬人馬,圍攻東交民巷各國使館,卻被洋人幾百衛隊打得屍橫遍地,毫無進展。而各地義和團以滅洋教為號召,到處燒教堂,殺神甫、奸修女,特別是以清除“二毛子”漢奸為名,到處濫殺無辜,設卡要求過往商旅行人交納“香錢”,搞得整個華北一片大亂,人人自危。
京城周圍,義和團與後世紅衛兵一樣,已經取代了官府的職能,到處設壇,隨意殺人、抄家,搞得一片烏煙瘴氣,連慈禧自己也暈頭轉向,無法控制局面了。
當八國聯軍登陸後,天津紫竹林一戰,義和團在洋人機槍、重炮打擊下崩潰成一盤散沙,刀槍不入的神話破滅。
聯軍一路挺進,解救了部分尚未被攻破的教堂,讓被圍困在其中的教民重見天日,飽受義和團摧殘的百姓一看洋人軍隊能保其身家性命,自然積極支援,協助八國聯軍向京城進軍。
最終,八國聯軍在教民援助下,通過京城下水道破牆而入,把慈禧嚇得魂不附體,挾持光緒一口氣逃到山西才轉危為安。
之後,就是庚子賠款,老佛爺威信掃地,清朝滅亡進入倒計時。
慈禧太后
義和團
聯軍進京
回覆列表
慈禧從一個走側門嫁入紫禁城的嬪妃,走向大清政權的實際操控者,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造就“同治中興”,客觀的講,慈禧對於清朝是有功勞的,而且換了別人不一定能做到。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腦殘”?慈禧當年對西方國家宣戰並非大清國的正式外交方式,只能看作國內的政治動員,也算是慈禧的無奈之舉。至於老百姓幫助八國聯軍,很多“正能量”的說法是清廷腐朽,造成百姓積憤,但客觀的講,漢人地主就不腐朽嗎?那些幫助洋人的人能夠代表老百姓這個群體嗎?
宣戰的背景與原因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能到這段歷史,其中主要說慈禧受到義和團的蠱惑,這些過渡渲染無非是想表達慈禧的“昏聵”,但正如開篇所講,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能被“刀槍不入”的把戲蠱惑也太不符合邏輯。再者說來,當時袁世凱就給義和團的表演來了個現場揭穿,一搶打穿了表演者的肚子,“金鐘罩鐵布衫”在慈禧眼裡當是看透不說透的把戲。
戊戌變法與慈禧的權力控制慈禧宣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洋人干涉大清國的內政,這個要從戊戌變法說起。在光緒帝百日維新前,慈禧與光緒的關係是不錯的,畢竟光緒是跟著慈禧長大的,慈禧也不可能一直操控政權,她也有百年歸山的時候,所以也就儘可能的掃清門前雪,為光緒鋪路。甲午戰爭失敗後,慈禧也可能感覺到治國無力了,所以百日維新算是慈禧放權的舉動。但光緒帝搞得過於激進,守舊勢力被打壓後只能圍著慈禧哭訴告狀,這個時候慈禧仍然是支援光緒的。
但在維新變法中,康有為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導因素,光緒與慈禧去天津檢閱新軍,康有為不知道怎麼就脫口而出,說慈禧要在此時借榮祿之手廢了光緒帝。隨後便是所謂的光緒帝下衣帶詔,密詔稱“朕位幾不保,命康與四卿及同志速設法籌救”。
光緒帝與慈禧不管怎麼說都是大清國的擁有者,二人最多是政見不一,不至於廢帝位,正如前面所講,光緒是慈禧一手帶大的,感情已經建立,廢帝立新從頭再來又是何必?如此拙劣的衣帶詔無非就是康有為攪屎棍的開始,後來他也確實是拿著所謂的衣帶詔逃亡海外,招搖撞騙募集資金確實比孫中山來的容易。
衣帶詔之後就是圍園殺後、袁世凱告密,這才激發了慈禧廢帝的衝動,人家改革派都想殺自己了,慈禧怎能忍的住呢?這個事兒怎麼看都是改革派捅的簍子,光緒帝的悲慘命運不要總賴慈禧,幾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改革派才是這一結果的責任人。光緒帝稱不知道圍園殺後的計劃,可見光緒帝就是被康有為等人坑了,慈禧這時候也就不再相信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軟禁瀛臺,且真有了廢帝之心。
義和團運動與慈禧的抉擇在清末有幾場著名的“教案”,即當地百姓與基督教堂的圈地行為發生的衝突,起初這種衝突都是清廷出面協調,後來洋人也就不再麻煩清政府了,反正是來傳教的,與其衝突,不如發展教徒,發展教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放各種福利,所以教堂是個好地方。
義和團發展的速度相當快,原因就是窮苦大眾太多,發家致富太快,他們從山東、一直蔓延至直隸、北京。義和團燒了豐臺火車站,追殺在火車站負責施工的洋人工程師及家屬四十多號人。火車站沒了,北京的洋人就成了甕中之鱉,身家性命堪憂,所以就電聯天津租界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