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資料庫

    那啥,直接用手拿出來啊!有圖有真相的!

    怕燙?怕燙別做炮兵裝填手啊!

    好啦,不皮了。上面是蘇聯的ZIS-3 76毫米加農炮,這個東西體現的就是戰鬥民族的簡單粗暴。一般人還真不敢這麼玩。

    好了,正經答題,我們來看一個炮閘的結構圖。

    其實我們在看大部分炮彈的時候,都會在發射藥柱上看到底緣。

    這個底緣還是會和炮閘上的機構配合的,繼續看圖:

    W君在這裡標紅色的部分就是火炮的退殼裝置了,名字很土叫做“抽筒子”。

    是一個特別不顯眼的小鉤子,當炮彈放入炮膛的時候,這個小鉤子被壓下。當炮閘再開啟的時候,裝填手就一拉手柄,炮彈殼就可以彈出來了。

    當然了,不同的炮有不同的設計,有的抽筒子會和炮閘設計一個聯動裝置,可以更快的取出藥筒。

    也有的火炮系統將抽筒子做的更復雜和自動裝彈機聯動(很多坦克炮),這樣還能實現自動拋殼的動作呢!

    當然了,如果在開火的過程中,這個“抽筒子”壞掉了,不工作,那麼士兵還是可以用工具將炮彈殼撬出來的。

    如果工具也沒有的話——看第一張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日月二泉明白水,如何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