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壁線

    表面粗糙度只是其中一方面,接觸面大小是另一方面,而且是起決定性的一方面。

    個人認為,過去關於摩擦力的理論,研究方向都是錯誤的!摩擦力就是兩物體所有理論接觸點從零到既定速度所施加的力的綜合。

    兩物體接觸時,可以看做無數細小的面接觸,處於靜止狀態。打破靜止需要的力可分幾個方面:

    1.接觸面的多少。面越多需要的力越大。

    2.接觸面的大小。面越大需要的力越大。

    3.用力方向。方向越不一致需要的力越大。

    再光滑的物體也是可以細分為凹凸不平的更小的面的,物體接觸時就是這些面在接觸。詳細說一時半會說不完,舉幾個例子吧。

    1.兩塊橡膠接觸。與接觸面垂直力的大小使得橡膠本身變形,接觸面增大則摩擦力增大。

    2.兩塊玻璃接觸。細分後,接觸面小切多,需要的初始力增大,運動中則不需要太多力。如果在兩塊玻璃中間加水,這個現象會更明顯。初始力更大,一旦進入運動狀態則不需要更多的力維持,你施加的力突然就會全部轉換到運動力。

    3.兩塊毛巾接觸,表面不平,會形成很多嵌入式接觸,你施加的力與接觸面不在一個方向上,那麼只能是破壞性的改變嵌入式結構才能達到運動的目的,這也就是摩擦會使物體破損但越來越光滑的原因。

    4.如果兩物體全是凸起式的點觸面但點密度不一樣無法形成嵌入,那麼不用多少力就能滑動,軸承就是這個原理。

    那麼就應該有一個新的公式,總面積以定的情況下,接觸面大小和多少成反比,乘以粗糙係數(加入垂直力與抗變形係數),得出初始力大小,再以此為據算出力的損耗,得出運動過程中維持力的大小。

  • 2 # 長眉

    力可分為動力與阻力,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重量越輕的物體之間,摩擦力越小,而物體的重量產生於地球的引力,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引力,物體之間只有運動碰撞力,碰撞有正面碰撞,也從側面擦過的碰撞,側面擦過產生的碰撞力就叫摩擦力,上面說了,它也是一種阻力。沒有重量的靜止物體,不產生阻礙其它物體運動的阻力,只會跟著在運動的物體的作用力一起運動,兩物體之間也就不存在摩擦力。地球上的物體因地球引力作用,都有一定重量,物體運動時,凡接觸,都會產生阻力,接觸面越大,重量越大,被阻物體所受的阻力也越大。作為側面相摩擦的摩擦力,接觸面越粗糙,摩擦阻力越大,也是因為粗糙接觸面比光滑面的接觸面積大,產生的阻力也越大。橡膠在玻璃面上滑動難,是因為膠的分子粘性比其它物質大,是它的粘滯性造成的。

  • 3 # 凌雲210158849

    橡膠材料很軟,上面與玻璃接觸時,正壓力會讓接觸面積加大,同時排出接橡膠和玻璃觸面上的空氣而形成真空。此時再要再玻璃上拖動橡膠克服的就不僅僅是重力產生的摩擦力還有大氣壓形成的壓力產生的摩擦力。就像吸盤一樣哦,畢竟摩擦力等於係數乘以正壓力。

  • 4 # 蘇生626

    橡膠彈性大, 力足夠大的時候,它的分子可以被擠壓滲透到玻璃的分子間隙中,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大,所以摩擦力也就增大,502膠水就是滲透到兩面物體的分子間隙中去,緊緊拉住。

  • 5 # 漫步科學

    科學家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物體表面不管是通過“凹凸齧合”作用還是“粘合”作用,都會產生摩擦力,因此理論上這兩種理論都是具有合理性的,不過二者的側重點還是有差別的,通常來說金屬表面接觸時,其摩擦力形成機制更符合“粘附理論”,而對於木材等較為粗糙的表面,其摩擦力形成機制更符合“凹凸齧合理論”。

    感謝瀏覽,我是漫步的小豆子。

  • 6 # 締造新社會

    因為摩擦力是由粗糙程度決定的,所以橡膠在玻璃上滑動很難。橡膠和玻璃的接觸面有好幾萬億凸起,數量之多以至於人眼和裝置都無法查清,當然比那些只有幾百萬凸起的接觸面更粗糙,也更難滑動。

    當然這是經不起推敲的詭辯,其目的只是使提問者更全面地思考問題,推翻既有成見,從新的更合理的角度重新審視思考這個問題。

  • 7 # 辛福先

    摩擦力發生兩個接觸物體之間。

    影響摩擦力大小的第一個因素是上面物體的質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第二個因素是兩個接觸物體表面之間的情況有關,通常用摩擦係數來描述。摩擦係數越大,摩擦力越大。這個係數由實驗得出。

    摩擦係數與兩物體的材質都有關。玻璃與玻璃接觸,兩者都光滑,摩擦係數小,摩擦力就小。

    橡皮與玻璃接觸,由於橡皮表面相對粗糙,摩擦係數增大,摩擦力也就增大了。

    橡皮是柔性材料,當緊壓玻璃時,兩者分子之產生巨大的引力,這時摩擦力更大,可能根本拖不動橡皮,甚至將玻璃提起來。

  • 8 # 人在旅途風雨夜歸

    玻璃的光滑是相對的,如果用顯微鏡觀察玻璃表面也是凹凸不平,橡皮質地柔軟,用手壓著在玻璃上滑動時能讓橡皮表面與玻璃表面的凹凸相互緊密貼合,所以能夠感覺到阻力,如果是在更粗糙的物體表面用同樣的力度滑動橡皮,可以更加感到阻力增加並有可能讓橡皮撕裂。

  • 9 # 江城大雨

    誰告訴你摩擦力由表面粗糙度決定?摩擦力的產生很複雜,並不是只取決於粗糙度,至今人類還未完全研究出摩擦產生的原因。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有材質、表面粗糙度、硬度、強度、塑性、空氣溼度、材料中電子運動狀態……例如兩塊很光滑的鋼板摩擦力有時會很大,有時候兩塊材料間新增潤滑劑摩擦力不減反增。兩塊光滑的玻璃摩擦力很大,表面粗糙的玻璃摩擦力反而小。

  • 10 # 文加VLOG

    祖先們的理論是以實驗為支撐的,因此得以服眾,但摩擦力的問題,是我們以經驗得出的理論,應為感性知識,因此不具有普遍性。總有一天我們的理論會遇到一些不能解釋的問題。一個問題一般有很多解決辦法。看似每個辦法都具有合理性,但真正知道問題根本原因並解決只有一種,其他辦法暫時解決,是因為等價性的存在。再說牛頓萬有引力和愛因斯坦相對論,都能解釋引力,這就屬於區域性等價性,但如果擴充套件至宇宙,能夠解釋的理論則正確,但不代表根本上解釋!

    因此我們對摩擦力的認知,是不夠本質的,不全面的。所有這些反映出我們知識是唯心主義所講的那樣子,意識決定物質世界,我們只活在自己編造的世界中。一個表象的世界,一個意識和感官構建的世界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肉萎縮怎麼增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