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兔歷史

    1945年9月2日,盟國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受降儀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簽署投降書,而麥克阿瑟出場代表盟國簽字受降,中、美、蘇、英等盟國代表也相繼簽字受降。

    有意思的是,為了這次簽字,麥克阿瑟準備了五支派克筆,麥克阿瑟用第一支派克鋼筆寫了“道格”,用第二支鋼筆寫了“拉斯”。

    麥克阿瑟之所以把這兩支鋼筆送給溫萊特和波西瓦爾,其原因還得追溯到1943年。

    不久後,巴丹半島淪陷。

    溫萊特和原英軍駐新加坡司令波西瓦爾,還有五六萬美、菲官兵都成了日軍俘虜,當麥克阿瑟得知這一訊息後,總覺得對不起這兩人。之後,溫萊特和波西瓦爾就被關在了瀋陽,一直到1945年8月18日,兩人才得以重獲自由。在成為日軍俘虜的三年裡,兩人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受盡了毒打,還險些被日軍折磨而死。三年的折磨,讓兩人瘦成了皮包骨,臀部的皮陷在了腿部的骨頭上。

    第四支鋼筆,麥克阿瑟寫了自己的職務:盟軍最高統帥。而這支鋼筆被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西點軍校是美國最著名的軍校,它為美國培養了眾多的中高階將領,而麥克阿瑟曾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從該校畢業。

    第五支鋼筆是一支粉色的派克筆,麥克阿瑟用這支鋼筆寫了簽字日期,最後麥克阿瑟將這支鋼筆送給了自己的妻子,以此來感謝妻子多年來付出的辛勞和對自己真摯的愛。

    總的來說,麥克阿瑟之所以高呼叫了這五支簽字筆,並非是為了顯擺,主要還是為了用這五支鋼筆記錄日本投降的這一偉大歷史時刻,予以銘記,並將之分享。

  • 2 # 歷來現實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說在大家的眼裡,那些帶兵打仗的將軍頭腦簡單、是四肢發達的戰爭機器;但凡事都有例外,麥克阿瑟將軍也是個粗中有細、感情豐富的將軍。

    盟軍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為親歷戰爭的軍人們,無不欣喜若狂、不能自已。但麥克阿瑟這個兵頭卻表現出難得的冷靜。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盟軍舉行了隆重的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

    8點50分,日本方面的代表登上戰艦。

    九點整,樂隊高奏美國國歌,麥克阿瑟代表盟軍宣讀《波茨坦公告》,隨後,麥克阿瑟將軍莊嚴地宣佈:"現在我命令,日本帝國政府和日本皇軍總司令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那些身經百戰的盟國軍人,都喜極而泣,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日本代表則顯得非常慌亂,不知所措。

    而投降儀式的主角,以盟軍統帥身份代表盟軍各國簽字的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卻表現得出奇冷靜,日本代表在投降文字上簽字後,麥克阿瑟在簽名的時候,竟然變戲法似的,先後用了六支鋼筆。

    麥克阿瑟簽名為什麼用了六支筆,他這樣做有何深意?

    盟軍接受日本投降意味著二戰結束,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盟軍代表用來簽名的筆當然具有非同尋常的紀念意義,麥克阿瑟要把簽名用的筆送給自己的朋友,來分享勝利的喜悅。但一支筆顯然不夠,只好用了六支筆來簽署兩份投降書,每份投降書用了三支筆。

    第一支筆和第二支筆分別送給了溫萊特將軍和英國的帕西瓦爾將軍,而這兩位將軍當時在場,麥克阿瑟轉身就給了他倆。

    第三支筆麥克阿瑟留給了自己的夫人。

    這三支筆的下落比較清晰,溫萊特將軍的筆後來送到了西點軍校,西點軍校是為美國培養軍事人才的地方,麥克阿瑟又是在西點軍校畢業,在西點軍校度過了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見證了他的成長,麥克阿瑟在1919年擔任校長,他也是西點歷史上最年輕的校長,這支筆留存在西點軍校,再合適不過。

    第四支筆送給了麥克阿瑟的副官惠特尼,第五支和第六支有不同說法,有的說贈給了中國方面的代表徐永昌一支,還有的說被麥克阿瑟送給了日本人,也有的說是送給了海軍學院,也有說法是被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了一支,但主流說法是兩支筆都被麥克阿瑟紀念館收藏。

    美國國家檔案館是國家級別的歷史博物館,美國參加二戰,拯救世界,值得大書特書,而代表盟軍受降,在投降文字上簽字的這支筆,肯定要保留在這裡,讓美國後人瞭解這段非同尋常、波瀾壯闊的歷史。

    中英兩國是二戰的重要盟軍,而且他們跟美國站在一起並肩作戰,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在投降書上簽字用的筆,如果真的是讓中英兩國代表儲存,是理所當然的,也表達了美國對兩國的尊重。(麥克阿瑟把其中一支鋼筆送給了英國的將軍帕西瓦爾,其中就有對英國感謝的意思。)

    雖然蘇聯也參加了二戰,但美國認為蘇聯在戰爭初期和德中國人狼狽為奸,瓜分波蘭,就是二戰的發起國。

    後來蘇聯人又無比貪婪,趁火打劫,吞併了波蘭和德國大片土地,佔領了日本的北方四島,暴露出了跟希特勒一樣的侵略本質,是戰後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美國當然對蘇聯不感冒,而且充滿了敵意,所以是斷然不會把鋼筆給蘇聯代表的。

    麥克阿瑟把一支鋼筆送給了自己的夫人,那更是情理之中的事。俗話說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麥克阿瑟為了人類正義事業戎馬倥傯,他的夫人路易斯為此做出的巨大犧牲,常人難以理解,只有自己丈夫最懂。麥克阿瑟把一支筆送給愛妻,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那麼,麥克阿瑟為什麼要把第一支筆送給溫萊特將軍?這個人又是什麼來頭?

    其實在中國人看來,這個美國將軍溫萊特名聲並不好,因為他曾經在二戰中帶領幾萬美軍向日寇投降。

    溫萊特出生於軍人世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溫萊特接替麥克阿瑟成為美國駐菲律賓總司令。他率領的美軍在菲律賓進行了殊死搏鬥,最後美軍彈盡糧絕,溫萊特為了保障士兵的生命,在1942年5月率殘部向日軍投降。

    在日軍的戰俘營,美軍戰俘就像進入人間地獄,受到了非人待遇,不少人被活活折磨死,溫萊特也被殘忍對待,骨瘦如柴。

    看著自己的戰友為了國家遭受這麼大委屈,還要忍受個別人的非議,麥克阿瑟當然於心不忍,他專門安排自己的戰友溫萊特中將參加受降儀式,親眼目睹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也是對自己戰友的一個最大的安慰。英國的將軍帕西瓦爾的情況與溫萊特中將差不多,他也在日本人的戰俘營中待過。

    由此可見,麥克阿瑟不但是個英勇善戰的將軍,還是個情商非常高,感情細膩的將軍。有這樣的將軍不但是美中國人民的福氣,也是日本人的福分。

    因為二戰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作為佔領軍的軍事首腦,對日本進行了嘔心瀝血的改造。撥付美國軍糧支援日本度過饑荒難關,助推日本頒佈了和平憲法,經過他的努力,使得日本由一個軍國主義控制的國家,轉變為一個民主、繁榮的正常國家。

  • 3 # 樑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話說小鬼子被倆原子彈徹底的嚇懵了,再加上美中國人密密麻麻的轟炸機,得空就擱他那島子上丟炸彈。

    所以小鬼子的心裡防線被徹底的摧毀了,這就投降了。當然這當中還有那死硬分子,全是些鬼子陸軍,這幫傢伙非要拉著他們那天皇要玩玉碎。

    你說這事弄的,那哪成啊,這天皇他就不樂意,和歷來就與鬼子陸軍不對付的海軍聯合,這就把這幫子腦子打了雞血的傢伙擱天皇的家門口給宰了,其餘的全丟到了監獄裡邊看官了起來。

    所以這才有了鬼子那天皇,擱收音機裡邊宣佈投降。其實在這份稿子當中,這鬼子天皇壓根就沒有提到投降二字,全篇代替投降的是無條件停戰。

    大傢伙也知道,這投降和停戰,這壓根就是倆意思,這就不著調。所以警惕鬼子,咱可不能放鬆。

    那麼在這次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使用了五隻筆進行簽字,一說還有用了六隻的。

    但咱以五支為標準,因為這事國防大學教授馬駿說是五支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是他呢?”

    這其實也算是麥克阿瑟對溫賴特的一次補償吧

    他這事得往前了說,當初小鬼子和美國擱太平洋上初期的戰爭,麥克阿瑟擱菲律賓和小鬼子掰過手腕子。

    大傢伙也知道,開頭的時候小鬼子確實有那麼點鋒芒。麥克阿瑟擱菲律賓說他那就是鐵桶,小鬼子沒那好牙口,拿不下來。

    結果小鬼子放狠話,要活捉麥克阿瑟,還要拉到他們那島子上接受審判,這審判結果就是拉到帝國廣場砍頭。

    這戰事,大傢伙也知道,麥克阿瑟打了一半被美中國人接走了,弄到澳洲建立盟軍反攻基地。

    那麼菲律賓這攤子事就丟給了溫賴特,後來溫賴特堅持了四個月就投降了,說起這事溫賴特也後悔。

    那麼溫賴特作為最高指揮官,也沒有受到好的優待,不給吃不給穿這都是小事。

    一個看押的鬼子兵因為不高興,都能扇他倆大耳瓜子,等救出來的時候,這溫賴特真個就是一皮包骨頭了。

    所以溫賴特也算是代麥克阿瑟受過,那麼第一支簽字筆就落到了他的手上。

    那麼麥克阿瑟就用第二支簽字筆,寫下拉斯,把這筆送給了英軍的司令帕西瓦爾。

    這位是英國駐新加坡的司令,當時帶著十三萬人和三萬鬼子作戰,最後投降,也被鬼子孽待的不成樣子了。

    作為同病相憐的倆人都站在麥克阿瑟的身後,所以第二支筆就給了他。

    第四支筆,他寫下了盟軍最高統帥,之後也收了起來,這就是現在美國西點軍校收藏的那支。畢竟他曾經是這地的校長,而且還是從這地畢業的,所以這點交情留給西點一支,也算是情有可原的。

    第五支筆,這就比較特別了,這是所有筆當中最豔麗的——紅色,他用這支筆簽下了年月日,最後送給了自己的老婆愛妮.費爾克洛思。

    這也就是這五支筆的歸宿。

    當年奧巴馬在簽署金融改革法案的時候,就準備了一盒在身邊,這可太任性了,這就是十支。

    當然這也不算他太任性的,在簽署醫改法案的時候,身邊放了兩盒。

  • 4 # 薩沙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時,用了6支鋼筆簽字。

    麥克阿瑟在日本宣佈投降後,很快趕到日本接受投降。

    他的好友陸軍准將考特尼·惠特尼,為了準備了四支威迪文鋼筆。

    威迪文鋼筆是世界著名鋼筆品牌,在當時很有名氣。

    考特尼准將準備4支鋼筆,是知道這一簽字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

    這簽字的鋼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成為歷史的見證。

    考特尼准將也是個名人,他在菲律賓打了多年游擊戰,後來是起草日本憲法的關鍵人物。

    有意思的是,麥克阿瑟自己也準備了2支鋼筆:其中1支是他妻子珍妮的派克橙色多福鋼筆,還有1支是考特尼准將自己的鋼筆。

    當時投降書有兩份,一份是給盟軍的,一份是給日本的。

    麥克阿瑟在兩份投降書上,分別用6支鋼筆寫下了名字、職務和年月日。

    儀式結束以後,麥克阿瑟將其中2支送給了一同參加一時的美國將軍溫賴特以及英國將軍帕西瓦爾。

    而溫賴特後來將港幣捐給美國西點軍校軍事學院博物館,珀西瓦爾則捐給了英國奇切斯特團博物館。

    而給妻子珍妮的港幣,在上個世紀80年代在他的家中被盜,至今不知去向。

    最後兩支鋼筆,麥克阿瑟自己留下,作為一生的重要紀念。

    目前,這兩隻鋼筆放在美國諾福克的麥克阿瑟紀念館。

  • 5 # 舊時樓臺月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崛起,在二戰中更是通過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迅速發展壯大,日本人在他們所侵略的國家都有駐紮軍隊,在二戰結束時,按照美國的命令,日本在當地的駐軍向當地軍隊遞交投降書,簽署相關檔案。

    日本向美國的投降儀式上,美國直接派遣軍艦駛入日本領海,在東京灣停靠,把美方的軍艦當成投降儀式場所,要求日本人在軍艦上展開投降簽字儀式。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和美國簽署投降協議之際,當時美方的麥克阿瑟將軍在簽字環節準備了6支鋼筆。

    後來也有人說麥克阿瑟當時用了5支不同的鋼筆,原因就是後來這5支鋼筆都被麥克阿瑟送人了。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最後一支鋼筆麥克阿瑟私下裡送給了他的夫人。所以說麥克阿瑟當時簽字實際上用了6支鋼筆。

    麥克阿瑟正是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藉著自己的職務之便大秀了一把。這從後來麥克阿瑟把鋼筆分別贈給了不同身份的人,就可以看出來這一切是早有“預謀”的。在籤協議的過程中使用的這6支鋼筆都是有非常特殊的意義的,因此作為禮物送給別人就再合適不過了。

    麥克阿瑟在籤協議中使用的這6支鋼筆中,有兩支被分別送給了美軍的兩位將領。他們是美國的溫賴特少將和英國的帕西瓦爾中將。

    所以在二戰結束,他們回國後,群眾們依然會把他們視做英雄而不會有任何歧視。麥克阿瑟把這兩支鋼筆分別贈於二人,也從另一個側面表達了對他們的慰問。其他的鋼筆,麥克阿瑟分別贈給了自己的母校西點軍校、美國國家檔案館和美國海軍學院。這就是大家明面上5支鋼筆的去向,也就是為什麼大家常說,麥克阿瑟用了5支鋼筆籤協議。

    至於那最後一支鋼筆,麥克阿瑟將它送給了自己的夫人,也算是自己的珍藏。

  • 6 # 免費手機炒幣機器人

      嚴正說明,軍事歷史的重要細節是不可以誤傳的,麥克阿瑟代表二戰盟軍簽字時,用的是六支鋼筆!根據前幾年中國學者在美國國家檔案館拍攝的照片來看,雖然歷經了70多年的滄桑,但在當年日本人的無條件投降書上,麥克阿瑟和盟國代表以及日本代表的簽字,仍然完好如初。那麼,在鬼子投降那個歷史性一刻,究竟是怎樣的一幕呢?

      1945年9月2日,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進行,該艦的錨地距離橫濱盟軍總部只有30海里,也不是說東京或者橫濱就沒有足夠安全的地方,儀式上艦主要還是為了調和矛盾,即以麥克阿瑟為代表的陸軍和以尼米茲為代表的海軍之間的“榮譽爭奪戰”。

      上午8點30分,各盟國代表乘坐驅逐艦從橫濱到達密蘇里號錨地,第一個登艦的是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隨後英國、蘇聯、澳洲、法國、荷蘭和加拿大等國代表走上甲板靜候。一向喜歡耍大牌的麥克阿瑟是8點50分才乘專艦而來,尼米茲代表海軍在甲板上迎接,隨後引其至將領指揮室休息。

      稍後是日本政府和軍部的代表登艦,以內閣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為首的11人陸續到達簽字桌前。上午9點整,麥克阿瑟和尼米茲走出休息室,甲板上除盟國和日本代表外,還分兩排站立著美國陸海軍各50名將軍,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儀式首先由麥克阿瑟發表講話,他的最後一句話宣佈:

      我現在請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的代表,在投降書上指定的地方簽字。

      重光葵和梅津先後簽字,大約9點10分左右完成,麥克阿瑟隨即繼續宣佈“盟國最高統帥現在代表和日本作戰的各國簽字”,其實就是給自己報幕出場,並回身邀請美軍中將溫萊特和英軍中將帕西瓦爾陪同簽字,這二位是剛剛從瀋陽日軍戰俘營用專機送來的,三年多的戰俘生涯讓他們倆骨瘦如柴,身穿最小號的軍服還顯得肥大不堪。

      麥克阿瑟用完1號簽字筆,當場送給了溫萊特,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大舉進攻時,麥克阿瑟孤身逃離菲律賓,接手指揮權的溫萊特於1942年5月5日率部投降,9萬多美菲軍成為戰俘,他本人被押送東北受盡折磨,整個美國居然視其為英雄,麥克阿瑟當然得表示一下;第2號簽字筆用完後,送給了在新加坡投降的英軍指揮官帕西瓦爾,1942年2月15日,他率領8萬多英聯邦軍隊向山下奉文3萬日軍投降。

      中間用過的三支筆後來分別送給了美國國家檔案館、西點軍校、海軍學院(陸海軍還得繼續平衡),而第六支筆麥克阿瑟則送給了自己的夫人瓊·費爾克洛斯。至此,麥克阿瑟簽字和耍酷完成,然後是尼米茲簽字,再然後是徐永昌等其它盟國代表簽字,全體盟國簽完的時間正是1945年9月2日9時18分。

      九一八,這個數字對中中國人來說是多麼的不堪回首,終於在密蘇里號上把它送還給日本人。

      (溫萊特將軍)

      期間還發生了一段插曲,按照受降儀式的既定程式,盟國代表全部簽字完成後,日本代表將取走屬於日方保留的那份投降書,然而日本人卻發現有人籤錯了地方,原來加拿大代表簽在了法國的位置上,導致順延後,紐西蘭代表不得不簽在了文稿最下面的空白處,日本人的認真勁又來了,以納降書無效為由要求重籤。

      麥克阿瑟沒有理會他們的請求,只是命令參謀長用鋼筆劃線更正,同時再簽字證明,結果弄得投降書零亂不堪,日本人則顯得尷尬而又無奈。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慧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資料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 7 # 澳古說歷史

    很簡單,就是為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及全世界正義的一方終於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此時,麥克阿瑟被美國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的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9月2日,盟國在“密蘇里號”軍艦舉行受降儀式,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方簽署投降書。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代表盟國簽字受降,徐永昌將軍代表中國簽字受降,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上將代表美國簽字受降,布魯斯·弗雷澤海軍上將代表英國簽字受降,庫茲馬·傑列維揚科中將代表蘇聯簽字受降,湯瑪斯·佈列梅將軍代表澳洲簽字受降,勞倫斯·摩爾科斯格雷夫將軍代表加拿大簽字受降,菲利普·勒克萊爾將軍代表法國簽字受降,康拉德·埃米爾·蘭伯特·赫爾弗裡希代表荷蘭簽字受降,倫納德·蒙克·伊希特代表紐西蘭簽字受降。

    在簽訂投降書時,先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方在投降書上簽名,隨後,同盟國代表、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英國代表弗雷澤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以及澳、加、法、荷、紐西蘭等國代表依次簽字。

    而在麥克阿瑟出場代表盟國簽字受降時,發生了一些趣事,他先是特意安排太平洋戰爭初期就被日軍俘虜的美國將軍溫賴特和英國將軍珀西瓦爾站在身後的榮譽位置,然後在簽字的時候,麥克阿瑟很有趣的準備了5支派克金筆,將其用作簽字。他用第一支筆簽了“道格”兩字,送給站在身後的溫賴特將軍;第二支筆接著寫了“拉斯”,然後又送給站在身後的珀西瓦爾將軍;第三支寫了“麥克阿瑟”,然後將其收起,不久就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第四支筆簽了職務“盟軍最高統帥”,在不久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第五支筆簽了年月日後,亦在不久給了妻子吉恩。

    麥克阿瑟之所以會用5支派克金筆來在投降書上簽字,原因不是為了什麼炫耀,而是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讓之後的民眾能銘記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能瞭解這一段殘酷的戰爭,讓眾人知道戰爭的殘酷,知道這和平是來之不易的。

    此外,在日本簽訂投降書時還發生了另一段趣事。據說在簽訂一份投降書時,本來在麥克阿瑟在投降書上簽字後,按順序應該是美、中、英、蘇、澳、加、法、荷、紐西蘭,可是在澳洲代表簽字後,本來加拿大代表應該是將名字簽在劃線上,但是沒有想到,他卻將他簽到了劃線的下方,而之後法、荷、紐西蘭等國就都是這樣做了,也就是說這樣看起來就是加拿大簽在了本來應該是法國代表籤的地方,而法國代表就簽在本來應該荷蘭籤的地方。

    此後在發現錯誤後,日本本來是想重籤的,但是麥克阿瑟卻不同意,只是在原件上做了些許的修改。

    日本《終戰詔書》中文版本:

    朕深鑑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 蓋謀求帝國臣民之康寧,同享萬邦共榮之樂,斯乃皇祖皇宗之遺範,亦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實亦為希求帝國之自存與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國主權,侵犯其領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戰以來,已閱四載,雖陸海將兵勇敢善戰,百官有司勵精圖治,一億眾庶之奉公,各盡所能,而戰局並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於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繼續交戰,則不僅導致我民族之滅亡,並將破壞人類之文明。如此,則朕將何以保全億兆之赤子,陳謝於皇祖皇宗之神靈。此朕所以飭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朕對於始終與帝國同為東亞解放而努力之諸盟邦,不得不深表遺憾;念及帝國臣民之死於戰陣、殉於職寧、斃於非命者及其遺屬,則五臟為之俱裂;至於負戰傷、蒙戰禍、損失家業者之生計,亦朕所深為軫念者也。今後帝國所受之苦難固非尋常,朕亦深知爾等臣民之衷情,然時運之所趨,朕欲忍其所難忍,堪其所難堪,以為萬世開太平。 朕於茲得以維護國體,信倚爾等忠良臣民之赤誠,並常與爾等臣民同在。如情之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擠,擾亂時局,因而迷誤大道,失信義於世界,此朕所深戒。 宜舉國一致,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念任重而道遠,傾全力於將來之建設,篤守道義,堅定志操,誓必發揚國體之精華,不致落後於世界之進化。爾等臣民其克體朕意。

  • 8 # 歷史伶俜者

    為了挽回尊嚴,也為了裝X。作為裝X界的王者,逼王之王麥克阿瑟,總是自帶一股唯我獨尊的氣質,但是一般來說,能裝逼的人都有點實力,老麥也不例外。

    日本的負責人代表日本國簽完字之後,麥克阿瑟便坐下,拿出了五支鋼筆。

    他先用第一支筆簽了“道格”兩字,然後麥克阿瑟轉過頭,送給站在身後的美軍中將溫賴特。之後拿起放在桌子上的第二支筆,抬起胳膊在投降書上寫了“拉斯”,然後又轉過頭送給英軍司令珀西瓦爾。他轉過頭,重複之前的事情,但是這次他沒有直接贈送,他默默地把寫過“麥克阿瑟”的第三支鋼筆放到自己的口袋中,後來他託人送給美國政府檔案館。第四支筆簽了職務“盟軍最高統帥”之後,他就送給了美國西點軍校。而最後一支筆的去處令人感動,因為麥克阿瑟把這支筆送給了自己的太太。

    麥克阿瑟籤投降書時為什麼用了五支筆呢?麥克阿瑟把筆送給溫萊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之前在日美的某次戰役中,美國政府為了保護麥克阿瑟,派了專機接走了他,把溫萊特接到了前線。而這場戰役當時正處於激烈戰鬥中,也就相當於把溫萊特放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一直以來,他都覺得有些內疚。後兩支筆的接受者曾經是日軍的俘虜,受盡了苦難,他想讓他們和他一起感受勝利的喜悅。

    麥克阿瑟送給西點軍校的原因是因為西點軍校是他的母校,培養了他,他一直充滿感激。第四支筆的原因是想讓歷史記住這場戰爭。第五支筆送給愛妻自然是因為感謝自己妻子的默默付出。

    以上便是麥克阿瑟籤投降書時為什麼用了五支筆的原因。

  • 9 # 河東三叔

    1942年3月,在日本強大攻勢下坐著魚雷艇灰溜溜離開菲律賓,跟動畫片灰太郎的標準說法一樣“我會回來的!”,而接任的溫萊特中將則代替麥克阿瑟成了日軍的俘虜。事實證明麥帥很高調,1944年9月美軍在菲律賓登陸,在大批記者、攝影師和電影工作者簇擁下跳下登陸艇,涉水登上菲律賓土地,高呼“感謝上帝,我回來了”。

    裝的很成功,為了紀念麥克阿瑟同志這一“狀舉”還搞了銅像紀念。

    所有一切都證明這個男人很注重形象以及軍人榮譽感,日本投降後美國於1945年9月2日上午,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麥克阿瑟特意讓解救回來的溫萊特中將以及另一名被俘英軍將領珀西瓦爾站在自己背後,一起享受受降簽字的榮譽。

    還特意備好5支簽字鋼筆,前兩支送給溫萊特和珀西瓦爾,作為對兩人的補償。後三支則分別送給美國檔案館、母校西點軍校和自己的妻子。雖然行事高調,但也算是有情有義。

  • 10 # 文史今安在

    在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上,麥克阿瑟別出心裁地使用了6支筆簽字。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與艾森豪威爾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就讓德中國人簽署了投降協議相比,麥克阿瑟主持的日本投降儀式更有看點,多年以後仍讓人津津樂道。勝利時的榮耀不是更需要儀式感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在同一天,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為駐日盟軍總司令,接受日本投降。從這天開始,麥克阿瑟就堅定信念,要讓簽字儀式盛大而富有意義,而整個投降過程的安排更要彰顯勝利者的尊嚴。

    麥克阿瑟首先要求日本政府派出代表到馬尼拉來商討投降書內容和美軍進佔日本的相關事宜,而給予日機的識別號是“巴丹”。巴丹半島是馬尼拉失守後美軍固守的最後地點,巴丹失陷後,日軍押解7.5萬名戰俘前往集中營,7000多名美菲戰俘倒在“巴丹死亡行軍”的路上。獲悉詳情後,麥克阿瑟將自己的專機、司令部代號都改名為“巴丹”,念念不忘要解放巴丹,兌現自己當年離去時留下的“我會回來的”諾言。

    應美國海軍部的要求,“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被指定為投降地點。從馬尼拉到日本,麥克阿瑟的出場也獨樹一幟,被丘吉爾稱為是“驚人的勇敢行動,最偉大的壯舉。”

    雖然停戰命令已經下達,但日本本土還有幾百萬尚未放下武器的部隊,麥克阿瑟提出要在橫濱以西的厚木機場著陸,那裡曾是“神風特攻隊”的訓練基地,日軍佈置的防空高炮仍未拆除。這一要求遭到日方和他的助手們的強烈反對,但麥克阿瑟意志堅定,挑選了先頭部隊,並準備親自隨先頭部隊前往厚木。

    8月30日,麥克阿瑟的專機在厚木機場著陸,臨出機艙前,他讓參謀人員將手槍都留在飛機上,要讓日本人親眼目睹失敗就是失敗,我們敢不攜帶武器就踏上你們的國土。這一做法不僅大大消除了日本民眾對美軍的恐懼,也為他贏得了沉著冷靜的美譽。不過麥克阿瑟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是高調出場,低調行事,在以後的兩天裡,他一直在酒店裡避而不出,等著大批的美軍步兵和海軍陸戰隊開進來。

    9月2日正式簽字,“密蘇里號”史無前例地在主桅杆上升起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的兩面將旗。他特意邀請在巴丹率部投降的美國將軍溫賴特和在新加坡率部投降的英國將軍帕西瓦爾陪同簽字,讓勝利洗刷曾經的恥辱。面前是英文和日文的兩份檔案,麥克阿瑟用一支筆寫下“道格拉斯”,一隻筆寫下“麥克”,再用一支筆寫下“阿瑟”,另一份檔案上如法炮製,這六支筆見證了終結戰爭、迎來和平的偉大時刻,分別被贈與了溫賴特將軍、帕西瓦爾將軍、西點軍校、杜魯門總統、美國政府檔案館以及他的妻子瓊。

    坊間還流傳著麥克阿瑟使用5支筆簽字的版本。一支筆寫了“道格”兩字後送給了溫賴特將軍;一支筆寫了“拉斯”後送給了帕西瓦爾將軍;一支筆寫“麥克阿瑟”,送給了美國政府檔案館;一支筆寫職務“盟軍最高統帥”,送給了西點軍校;一支筆寫下日期,送給了自己的妻子。不過這個說法並不符合英文檔案的行文格式,一般檔案中的職務和日期都會提前打好,不需要手寫。而且需要簽署的是兩份檔案,照過這個說法,5支筆可就不好分配了。

    無論怎樣,這一榮耀的歷史時刻被麥克阿瑟以這種方式定格並加以紀念,哪些獲贈的人與機構都在他的生命中,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戰爭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美國政府不用說了;因為他個人影響巨大,不能落入日軍之手,被要求撤出菲律賓,由溫賴特將軍接替指揮美菲軍隊;作為曾是最年輕的西點軍校校長,不能忘記的母校;妻子瓊陪伴他從菲律賓撤到澳洲,3000多英里的行程無怨無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在西班牙投下4枚氫彈,3枚落地一枚沉海,為何沒炸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