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貓說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世界籠罩在冷戰和核武器的陰影之中,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個年代裡,戰略核潛艇神出鬼沒,總是遊弋在大洋之中,等候一個特殊的指令。

    戰略轟炸機也不甘示弱,經常全天候的帶著核彈執勤,等待著一個同樣的指令。

    這是一場空軍和海軍之間你死我活的較量!

    ……

    抱歉……這是一場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較量……

    在這個競技場中,所有人看起來都小心翼翼,不想因為自己的風騷走位而誤觸發了潘多拉的魔盒。

    但是,這只是看起來的小心翼翼……

    事實上,當時的美國B-52轟炸機經常載著氫彈,執行例行巡航,以便隨時投入戰鬥。

    不過這一次,只剩下“投入”了。

    其中一批從美國西海岸的北卡州約翰遜空軍基地出發,一路向東飛行,穿過大西洋,來到地中海,在蘇聯的勢力範圍區域(巴爾幹半島區域)前返航。

    由於航程過長,B-52在來回西班牙上空時,都需要進行空中加油。

    負責加油的是來自西班牙美軍基地的KC-135加油機,這架飛機和民用的波音707客機有著一定的淵源。是的,就是那款世界上唯一做過橫滾特技的客機。

    KC-135給B-52加油的方式,採用的是剛性伸縮的硬質加油臂,而不是給戰鬥機加油的加油軟管。

    這種加油方式,兩架巨無霸在空中看起來像是“親密接觸”。

    1966年1月17日這一天,他們例行在西班牙海濱小鎮帕洛瑪附近的海域上進行加油。

    其中一架B-52飛的比往常稍快了一些,兩架飛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這時候,如果任何一架飛機的機組人員發現了這點,還有機會挽救。

    然而,兩個機組11人似乎都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於是,B-52一點一點地靠近KC-135。

    突然之間,速度更快的B-52和KC-135撞到了一起!

    想象一下,一輛軍火運輸卡車追尾了一輛油罐車!

    硬管加油臂打折了B-52的左翼,轟炸機迅速墜落,7名機組人員中有4人逃出生天。

    而KC-135加油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油罐車”在空中發生了爆炸,機上全部4人遇難。

    事故發生後,最大的問題不是安撫遇難空軍將士,也不是心疼飛機的造價,而是:

    我的氫彈呢?我那麼大4枚氫彈哪去了?剛才還在這的.jpg

    由於加油的空域位於西班牙海濱,包括3枚氫彈在內的一些炸彈落在了岸上。

    儘管這3枚氫彈沒有爆炸,但有兩枚常規炸彈在墜落後炸了,氫彈受損,產生了輻射洩露。

    接下來的問題來了:

    飛機上一共有4枚氫彈啊!!!

    還有一枚氫彈哪去了?!!

    答案是在地中海里。

    為了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這枚氫彈,美國空軍煞費苦心。

    他們請到了數學博士克雷文,根據概率論上的貝葉斯搜尋理論,計算各區域存在氫彈的概率分佈。

    更要命的是,美國空軍不得不從死敵那裡搬來救兵——搜尋氫彈的任務落到了美國海軍的頭上。

    起初派出的是最大潛深37米的普通潛水員;

    隨後派出的是最大潛深64米的混合壓縮空氣潛水員;

    之後派出了最大潛深110米的重灌潛水員;

    但都一無所獲。

    於是美國海軍派出最強戰力,一艘美國最知名的深海探測器——“阿爾文號”。

    這艘深海探測器,更多的是以科學探測器的面目,出現在各大海洋紀錄片中。

    然而入役才兩年的“阿爾文號”,卻也開始找起了氫彈。

    “阿爾文號”在事故發生80天后,最終找到了這枚氫彈,它躺在780米深的阿爾曼索拉海溝中,一處70°的斜坡上。

    由於這個坡實在是太陡了,氫彈還在不斷下墜,半個月後,當“阿爾文號”再次定位氫彈時,深度已經到了880米的位置。

    大洋深處怎麼撈氫彈呢?

    幸好這枚氫彈有自動減速裝置,在墜落的時候回自動開啟降落傘。

    於是,美國海軍派出了一艘無人深潛器,用繩索與氫彈的降落傘綁紮好。隨後,再由水面的潛艇救援艦將其慢慢拖拽上來。

    撈上來之後,大家還爭相合影留念。

    後續就是安撫事宜了。

    由於這次事故產生了髒彈,因此美軍在汙染區掘地三尺,把“核廢料”運回了美國。

    之後,時任西班牙旅遊部長和美國駐西班牙大使來到了事發地的海灘,通過在汙染區海域游泳的方式造勢。

    不過,時至今日,這裡仍然存在一些高輻射劑量的區域、生物的存在。人類在處理核汙染的水平上仍然比較初級。

    2009年,《時代》週刊還將這次事故評為歷史上影響最惡劣的核事故之一。在三年前的2006年,《時代》週刊也曾經把我評為了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美國空軍的小算盤從此難過了很多,西班牙最終不允許攜帶核武器的飛機飛越西班牙領空,其他國家也有所顧忌。戰略轟炸機的活動範圍大打折扣,而戰略核潛艇則絲毫不受影響。

    如果大家想去看這次事故的痕跡,可以去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這裡的美國國家核科學與歷史博物館中展出了這次事故中墜落的氫彈(實物)了。

    冷戰最終沒有打起來,核武器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形態。

    然而,人類在處理各類核事故和核廢料時,仍然力不從心。科學用核之路,任重而道遠。

  • 2 # 嶺南小刺史

    題主所說的這個事,叫做西班牙帕利馬雷斯核彈事故,發生在1966年1月17日,這次事故也被稱為世界十大恐怖核事故之一!

    1966年1月17日的這一天,本來是美國空軍在南歐進行著一場名為“穹頂計劃”的空中演習。雖然說是演習,但是有一架叫B-52的戰略轟炸機卻裝載著4枚貨真價實的氫彈。這也許是美國想讓演習更為真實一點吧。

    演習當中,B-52轟炸機本來要和一架KC-135加油機在西班牙的帕利馬雷斯上空進行空中加油的操作,結果意外發生了,在9000米的高度,兩架飛機發生了碰撞。電光火石之間,B-52轟炸機八個發動機中有一個發生了爆炸。

    飛行員緊急用了一些方法來減輕載荷,比如扔掉備用油箱。但是故障仍舊不能排除,無奈之下,飛行員只能採取應急措施,扔下氫彈。說來也是命好,就在飛行員扔完4枚氫彈跳出機艙後,轟炸機就爆炸了。

    而那四枚氫彈,有3枚落在的陸地上,1枚沉入海底。為何沒有炸死一個人呢?

    要知道,這4枚氫彈的威力比當初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小男孩”的量大了1250倍,,這威力可以把西班牙從地圖上抹去了。

    其實原因也是很簡單的,就是這4枚氫彈最後都沒有發生爆炸,主要是B-52轟炸機的飛行員在扔下氫彈之前,已經拆除了引信結構。

    所以氫彈落地後就沒有發生爆炸,如果不扔下氫彈,或者慢了一步,轟炸機爆炸後引爆氫彈,那後果不堪設想,就不是炸死幾個人的事情了。

    最後美國也擔心會發生核洩漏啥的,就出動軍隊將4枚氫彈都搜回來了。陸地上的3枚很容易就找到了,沉入海底的那一枚就花了比較長的時間,花了一個多月。這項搜救的過程中,美國一共出動了3000多人,投下的成本有1.82億美元。這也算是美中國人為自己的失誤買單吧!

  • 3 # 歷來現實

    4枚氫彈從高空投下為何沒炸死一人?不爆炸怎麼炸死人?!

    要知道氫彈的威力可是比原子彈大得多的哦,四枚氫彈的威力已經足以將西班牙炸個底朝天。那麼美軍為何要在西班牙境內丟下四枚啞彈呢?就不怕被西班牙撿回去之後加以報復嗎?

    這可不是世界大戰,隨隨便便丟炸彈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這次氫彈事故被稱之為“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966年1月17日上午,一架B-52轟炸機在西歐萬米高空上如鬼魅一般進行偵察盤旋任務,而機艙里正安靜地躺著四枚氫彈,這主要是確保在冷戰期間擁有隨時對蘇的反擊能力和軍事壓制。

    當駕駛員飛行至西班牙上空時,他呼叫了一架加油機對其進行演練空中加油專案。於是一架KC -135加油機由遠即近,向B-52轟炸機靠近,準備為其進行加油。

    當空中加油過程正式啟動時,KC -135加油機突然失去控制,徑直朝著B-52轟炸機撞了過來。B-52轟炸機的八個發動機瞬間報廢一個。爆炸產生的火勢迅速包裹了整個機翼,火勢順著空中加油管道,一路蔓延到KC- 135加油機上。

    結果可想而知,KC- 135由於大量的燃油洩漏迅速被火勢包裹,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在空中迅速爆炸解體。

    B-52轟炸機上的飛行員在危急關頭,首先考慮的就是四顆氫彈。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這四顆氫彈一旦發生爆炸,那麼方圓十五公里範圍內的所有生命都將在頃刻間灰飛煙滅,這是美國乃至西班牙都不願意看到也承受不起的結果。

    B-52飛行員在飛行一段距離確認火勢無法熄滅後,迅速將燃燒的發動機丟擲,然而火勢已經蔓延到其他發動機上無法被撲滅,危急關頭。B-52轟炸機飛行員只能將四顆上了保險裝置的氫彈迅速丟擲,之後自己再乘坐跳傘裝置逃生,在跳傘十幾秒之後飛機迅速發生爆炸解體,算他命大,爆炸的零件碎片與飛行員擦肩而過。

    跳傘求生的飛行員落在海面,被一艘漁船上的漁民所救,之後他迅速向上級報告。

    四枚氫彈的丟失迅速拉響了美軍駐西班牙軍事基地的紅色警報,軍官們把所有能調動的士兵全都集中起來搜尋。這要是發生爆炸,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得受到影響。

    很快第一顆氫彈在海邊被發現,之後的二十四小時又陸陸續續地找回了兩枚。可是接下來第四枚卻無論如何也搜尋不到。

    美軍當即決定成立專家調查組,根據前三枚氫彈掉落的位置,推斷出第四枚氫彈可能存在的地點,並派出高空偵察機對可能存在的位置進行高空拍照。

    之後地面搜尋人員將區域劃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加派人手進行搜尋。經過漫長的搜尋仍然不見最後一枚氫彈的影子。

    搜尋完陸地的美軍便開始將注意力轉移至海里,他們確信最後一枚氫彈一定是掉在靠近海岸線的地中海里。海底打撈不同於岸上搜索,這是一門浩大的工程,美軍指揮部當即調來多艘潛艇進行聯合作業,並調來100名專業的潛水人員進行輔助搜尋。配合專業裝置,在經過20天的地毯式搜尋後,美軍還是一無所獲。

    就在美軍毫無頭緒、即將陷入抓狂的時候,3月15日,一艘名為“阿爾文”號的潛艇發現了線索,它在距海岸線六千米,水深760米的海底發現了被降落傘掩蓋的第四枚氫彈。4月2日,經過美軍的打撈作業,第四枚氫彈完整無缺地回到了它的保險庫。

    這場歷時80天之久的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終於解除了危機。

  • 4 # 一盤拉條子

    要說美軍的氫彈掉在西班牙這一個事兒,還真是一個意外。

    1966年1月17號,美國軍隊正在進行軍事演習,美國的軍演秀肌肉,自然少不了當時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B52。

    當時美軍一共有9架飛機在靠近西班牙的地中海上空進行飛行演習,其中一架B52戰略轟炸機上面攜帶著4枚氫彈。

    為了增加戰鬥機、轟炸機在空中的滯留時間,空中加油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還有一駕"KC-135"空中加油機,在給這些參加演習的飛機進行空中加油訓練。

    無奈之下,飛行員只得選擇放棄飛機跳傘自救,不過幸運的是在飛行員跳傘之前,還是想著飛機上有4枚氫彈這回事兒的,順手給4枚氫彈加上了保險。

    飛機墜落的地方是西班牙的一個村莊叫做帕洛馬雷斯,這個村莊大概有1200人左右。

    估計這個村子的人也都驚呆了,沒見過這種場面,兩架飛機的碎片嘩啦啦著著火往下掉,順帶著還有幾個氫彈。

    不過幸運的是,氫彈上都有大降落傘緩緩落地,並沒有發生爆炸。

    後來美軍在回收這4枚氫彈時,發現有一枚怎麼也找不到,根據定位發現原來是掉在了海底。

    於是美軍一下出動了24艘艦艇,花了整整三個月才把它撈起來,據說當時這一行動花費了整整8400萬美元。

  • 5 # 漩渦鳴人yy

    說實話,美國掉這幾顆氫彈也多是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情況確實太過於緊急了,不扔下這四枚氫彈,最終可能導致四枚氫彈提前爆炸。

    事情的起因是什麼呢?跟當時美國和前蘇聯搞的一場軍事行動有關,叫做核巡邏,當時的美國和前蘇聯認為氫彈的或者核武器放在自己的家裡面不安全,為什麼這些地方通過間諜通過情報通過空中偵察都能夠掙扎得到這些重要的戰略要點,在第一時間很有可能遭到敵方的攻擊,從而這些能夠發射核武器的點都可能被敵人給破壞掉,那這些點都被破壞掉了,我怎麼去反擊呢?

    因此美國和前蘇聯搞出來一個叫做和巡邏 簡單來說就是平常的時候,我的飛機,我的核潛艇,我的軍艦吃飽了撐著沒事幹,行,你們就別在家裡面待著,出去帶著核彈出去,路線的我也不跟你說地方的,我也不跟你說,你就漫無目的的跑,只要別人找不到你就行了,此時如果我的國家遭受攻擊,你就按照既定的線路直接不用回來了,跑到人家土地上把氫彈扔下去,你就算完成任務了。

    海軍方面有核潛艇,而空性方面則是當時的。平溫層堡壘,B52轟炸機。這款轟炸機是當時美軍最大而且最先進的轟炸機。

    可是呢,轟炸機有一個空中巡邏的期限,咱們兩個我的郵箱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保證說,我油箱加滿了以後,我真的可以全世界亂跑,我畢竟要燒油的呀,所以美中國人和前蘇聯也搞出了一個空中加油機,也就是我飛機不像多了,在空中直接加了油,這樣的話你就可以全世界跑了。

    結果還就是這個轟炸機和加油機出了問題,具體的情況,當時的人已經不清楚了,只知道當時有一家b52轟炸機在西班牙上空進行和巡邏的時候,例行任務的進行一次空中加油任務,此時給他空中加油的飛機保持著固定的航線,但是在雙方加油的那一刻,也不知道是上升氣流還是飛行員的操作失誤,飛機突然抬頭撞上了加油機的尾翼。

    這件事情可不簡單,平常在海里面或者在大洋上丟了清淡那都好說,畢竟這個人口聚集的區域比較遠,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一般來講也沒人注意的到,但是這一次卻發生在西班牙的上空,歐洲人口稠密的地區別說是氫彈爆炸了,你這兩架飛機撞一起爆炸,那聲音別人都已經聽見了,這件事情自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四枚氫彈扔在西班牙的土地上面,你讓當地的人心裡怎麼想?國際的壓力包括,國際局勢的壓力都迫切的要求美中國人趕緊把這四枚氫彈找出來,否則下一場核戰爭你就等著美國和西班牙打吧!

    這一回美中國人沒有再託大,歐洲是他的重要盟友,他不可能犯眾怒,把歐洲人踢出自己的聯盟,這不明著,因此美國趕緊派出了自己的核武器小隊去挨家挨戶的搜,把這四枚氫彈找出來,美中國人倒也不擔心這四枚氫彈被前蘇聯的拿走,他最怕的就是這四枚氫彈走的不明不白,導致西班牙和他的關係惡化。

    最終三枚氫彈在陸地上面找到,其中有一枚氫彈已經發生了內凹,也就是砸下去的時候,氫彈的表面砸了一個坑,出來想想多危險,美中國人總算鬆了半口氣,但還有半口氣在那提著呢,還有一枚氫彈沒有找到,但是讓美中國人驚掉眼珠的就是這枚氫彈,怎麼找都找不到,就差把整個西班牙給翻個底兒朝天了,此時有人提出來一個想法,會不會這麼清淡掉海里面去了?

    然後美中國人恍然大悟,趕緊跑海里面去找,終於在海溝底下把這顆氫彈給找到了,然後歷時數十天,終於把這四枚氫彈安全的打包回國,西班牙也鬆了一口氣。

    但是你要說美中國人就這件事情有什麼悔過性的措施,還真沒有,美中國人核巡邏照舊。

  • 6 # 江水趣談

    人類對於科技的發展正在飛速的前進,曾經佔據戰爭的刀槍已經成為給了一種歷史,人類開始使用了一種科學的方式去作戰。

    於是,更有威力的武器接連出現,自從當年原子彈的出現,就開啟了人類武器的新階段,各種威力愈加強大的武器被研發出來,但是進步的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危機。

    畢竟現在人類研究出來的武器已經足夠將地球毀滅無數次了。而某個國家也是曾經面臨著巨大的威脅,比如當年美國就在西班牙扔下了四顆氫彈,如果爆炸,估計整個國家現在已經不見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件事的起因也僅僅是一次軍事演習的失誤,在一九六六年,美國曾在西歐舉行一次軍事演習,不過這次可不是簡單地演習,而是一次攜帶氫彈的演習。

    當時其中的一架戰鬥機上就裝有四顆氫彈,結果好死不死的,在演習的加油過程中,這架戰鬥機竟然著火了,飛行員連忙中止了加油,並且利用自動裝置將其中的一個發動機拋下,當時的這種戰鬥機是B—52轟炸機,上面帶有六個發動機。

    做完之後飛行員選擇了跳傘,隨後空中的戰鬥機就爆炸了,可見其凶險。但是隨著飛行員的迴歸,更大的危機出現了,那四顆氫彈必須及時找到,否則會造成無數人的死亡,所以當時過來很多的美國核彈專家,開始了專業的推算預測,並且再一次進行演習模擬來尋找投下的四顆氫彈。

    最後的這顆氫彈經過專家的分析是掉落在海里,但是當時的技術有限,面對寬廣遼闊的大海,想從中找一顆氫彈,那真的是無異於大海撈針。

    但是即便是再困難也要找,畢竟這是一個威脅到無數人的生命的存在,所以他們將疆域按區域劃分進行一種搜尋排查,逐漸的縮小排查範圍,組以後終於找到,而為了找到這個氫彈,足足花費了將近八十天。

    如今的人類正在玩火,其實到目前為止已經丟失的核彈數量已經達到了四十二枚,這些已經對地球有著毀滅性的威脅,所以一旦爆發就會引起不可想象的後果。

  • 7 # 歷史小挖客

    如何引爆一枚氫彈?

    稍稍有點複雜,儘量解釋得簡單易懂一些。氫彈是象太陽一樣的核聚變,產生聚變的條件就要象太陽一樣達到百萬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人類科技還不能穩定持久地產生百萬度的溫度,這也是當前可控核聚變的技術難點之一。那麼氫彈是怎樣起爆的呢?作為武器氫彈不需要“穩定”,因此可以直接用原子彈來點燃氫彈!氫彈爆炸事實上有三個步驟:1、常規炸藥爆炸;2、常規炸藥引爆原子彈形成裂變反應,釋放極高溫度;3、超高溫引發聚變反應,氫彈真正爆炸。結構如下圖。

    所以氫彈除了人為引爆以外,很難“非正常爆炸”。通常氫彈裡的化學常規炸藥是鈍感高能炸藥,“遲鈍”到高溫都不燃,除非引爆雷管;氫彈在存放狀態下,部分化學常規炸藥不在正確的位置,只有真正要引爆時,核對了密碼啟動氫彈,這部分才會抵達正確位置,不到位置即使常規炸藥爆炸也點不燃原子彈,自然也點不燃氫彈。

    這次斷箭,3枚落到地上的氫彈中的2枚就發生了化學爆炸,但沒有引發核裂變和核聚變,也沒有炸死人。引發了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汙染,有些村民被檢測出了身體裡含鈽,但官方認為不構成威脅,最後賠錢了事,直到現在還在定期進行健康檢查。1枚掉入海里的氫彈,由於深度較大,最後調來了阿爾文號深潛器才搜尋打撈上來。如上圖。

    引爆氫彈都這麼麻煩,想讓核聚變可控,用來發電,要如何進行呢?點火方面上圖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很有特點,就是在一個3mm的小球裡裝進核聚變燃料,然後用多束超高能鐳射照射小球,產生超高溫的同時,球內聚變燃料瞬間形成1000個大氣壓的超高壓,從而“點燃”核聚變併產生1億度的高溫,小球再引發更大規模的核聚變。原理上行得通,但目前實驗的進展似乎不太順利,有些年沒聽到他們的進展了。

  • 8 # 景行行止11

    這裡說的是被列為“史上十大核事故”之一的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這場事故造成的損失,有人提出它造成了2平方公里的區域被放射性鈽汙染,但美軍予以否認,他們宣稱回收了四枚完好無損的氫彈,沒有發生任何的核洩漏和核爆事件,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僅造成了一架加油機和一架轟炸機的墜毀。

    不得不說,這場事故真的是萬幸!

    1966年1月17日,美國一架B-52轟炸機與KC-135加油機在西班牙上空發生相撞。當時B52飛行高度為9300米,飛行速度每小時600公里,在與kc135對接加油時,忽然相撞。kc135當場墜毀,b52引擎起火,飛行員也直接跳傘求生。

    這一場撞機事故中,加油機的4名機組人員被大火吞噬後墜落,轟炸機的6名機組人員中,也只有3人跳傘求生,另外三人在飛機解體中死去。一次喪生7名飛行員,在冷戰時期已經是相當大的事故了。但這並不是這場事故的全部

    如果這架B52是普通轟炸機就沒事了,可他偏偏不是,他攜帶了4枚氫彈,每一枚氫彈都擁有長崎核爆的小男孩1250倍的威力。這四枚氫彈一旦爆炸,造成的惡劣後果不堪設想。幸運的是,飛行員在跳傘求生前,拆掉了氫彈引信裝置,並且投下了氫彈。

    沒有引信的氫彈,就墜落在了西班牙沿海的地方。這些氫彈一旦被人為引爆,有可能造成整個西班牙的消失。這一訊息被蘇聯得知,美國政府和北約在輿論上顯得十分被動。

    這種情況下,大量美國大兵被派到這裡尋找丟失的氫彈。美軍的工作效率還是比較高的,24小時內,3枚墜落在西班牙海濱小村帕利馬雷斯被找到,所幸氫彈沒有被引爆,但是已經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核洩漏。

    核洩漏的來源是兩枚氫彈的一次“親密接觸”,碰撞引起了一場非核爆炸,具有輻射性的鈽塵埃瀰漫著整個村莊。按照蘇聯的說法,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讓這個小村籠罩在死亡威脅下,澳洲則報道說這一區域形成了一場核輻射很強的“死亡之雨”。

    美國軍方和西班牙當局對這場氫彈事故矢口否認,同時也不承認正在進行事故現場的處理和尋找氫彈的行動。但是帕利馬雷斯的2000多村民,大都親眼看到了飛機爆炸的巨大火球,也看到了兩架飛機的墜毀的碎片,事實擺在那裡,不承認不解決只能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隱瞞了一個多月後,1966年3月2日,美國終於承認正在西班牙搜尋一枚消失的氫彈,但他們並不承認蘇聯宣稱的地中海已經被汙染的情況。為了自證清白,美國駐西班牙大使杜克在帕利馬雷斯附近海灘開了一場游泳派對,他說,“如果這些海水有輻射的話,那太棒了,我很喜歡!”

    資訊公開,有可能造成恐慌,但它也是解決事故的最好辦法。一名漁民報告說,他看到了第一枚氫彈沉入了地中海,在他的建議下,美國派出了戰艦和潛水艇在附近海域進行地毯式搜尋。3月15日,阿爾文號潛水艇終於在離海岸線4英里,2500英尺深的水下找到了這枚失蹤許久的氫彈。此時距離氫彈事故爆發,已經過了兩月。

    3月26號,對氫彈的第一次打撈中,一條線纜忽然折斷,氫彈滑落,再次消失在茫茫的深海之中。4月2日,阿爾文號潛水艇再次找到了氫彈,5天后,這枚氫彈被打撈上來,並且在甲板上拍照,向全世界宣佈這場事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的處理,總共用時80天,前三枚氫彈用了1天時間找到並且處理,第四枚氫彈則是用了79天才找到。這一場氫彈搜尋,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峽搜尋行動,美軍調集了航空母艦、掃雷艇、驅逐艦、登陸艇等許多艦船,還調集了包括103名潛水員等一大批專業人員,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員,總共動員了3000多人。美軍在這場行動中使用了聲納水下探測技術,毫無效果,最終全靠深水潛艇用探照燈和攝像頭對海底世界進行一點一點排查。

    不得不說,美軍在這次排除核武器威脅上的行動可圈可點,形成了冷戰時期最為成功的一次軍事演習。20年後,發生在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則造成了31人直接死亡,預計15年致死8萬人,方圓30公里的11.5萬人被疏散。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目前為止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造成了9.3萬人死亡,27萬人致癌,損失達180億盧布。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總是拿出各種核武器嚇唬對方,一旦發生擦槍走火的事故,就有可能造成數十萬數百萬人的傷亡,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 9 # 狄飛驚

    人類歷史上不乏意外事故,地上有交通事故,海上有沉船事故,空中有空難事故。

    航空史上有不少空難事故,但兩架飛機直接相撞的事件還是極為罕見的,而美國曾發生過一起奇葩的空難事故,一架轟戰機與加油機在空中相撞!

    可怕的是,這架轟戰機攜帶著有四顆特殊貨物——氫彈。更可怕的是,這四顆氫彈都被飛行員投放到西班牙境內。

    一次意外的飛機相撞

    讓我們把時間指標撥回到1966年1月17日。

    這一天,美國空軍一架B-52戰略轟炸機正在西班牙上空巡邏,因為缺油了,又不便返回基地加油,指揮部便安排一架KC-135運輸機對這架B-52戰略轟炸機進行空中加油。

    當時,美軍的空中加油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當天上午10時10分,運輸機趕到預定的加油區域,西班牙帕洛瑪雷斯上空附近,與轟炸機會合,準備在空中對接。

    飛機相撞可不是兩個人撞在一起,它們的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600公里,一次微小的碰撞就會導致嚴重後果,這次碰撞造成B-52轟炸機的一個引擎爆炸起火,帶來極大挑戰。

    飛行員倒是很冷靜,他果斷地扔掉備用油箱,繼續朝前飛行。

    10時22分,轟炸機繼續前行,但引擎仍在燃燒,且火勢越來越大,飛機面臨極大危險。飛行員想到一件極為危險的事——自己的飛機上有四顆氫彈,萬一火勢失控,燒到氫彈,後果不堪設想,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後果。

    此時此刻,容不得多想,飛行員迅速採取應急措施,把四顆氫彈全部丟擲飛機。

    失蹤的一顆氫彈

    如果飛行員沒有拋下氫彈,一旦轟炸機爆炸,會產生什麼後果?沒人知道。

    幸運的是,這位英勇的飛行員跳傘後掉落在大海里,被一艘在附近捕魚的漁船救起,但比救援飛行員更緊急重要任務的是——尋找掉落的四顆氫彈。

    美軍迅速發動力量尋找氫彈的下落,墜落在陸地上的三枚氫彈很快被找到,都沒有爆炸,但還有最後一顆氫彈一直沒有發現蹤跡,美軍在可能掉落的區域進行了極其細緻、不能再細緻的搜尋,甚至把所有的飛機碎片都找到了,仍然沒有發現這顆氫彈的下落!

    陸地上找不到氫彈的蹤跡後,美軍開始將視線轉向大海。

    經過各方面頂尖團隊的精密計算,專家們開始相信,最後一顆氫彈可能墜入了海洋,於是美軍開始組織大規模力量,運用最先進的艦艇、裝置和技術,開始在大海進行搜尋。

    但經過一個多月的苦苦搜尋,最後一顆氫彈依然不見蹤影。

    當人們正準備徹底放棄這顆氫彈時,驚喜出現了。

    4月2日8時45分,事故發生後的第79天22小時23分鐘,最後一顆氫彈終於被順利運回船上,回到了膽戰心驚的美中國人手中,這場史無前例的搜尋運動,足可以拍攝成一部驚心動魄的好萊塢大片的核危機事故,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因為這次核危機事故發生在西班牙帕利馬雷斯附近,因此被稱為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

  • 10 # 貓眼觀史

    要是美軍真的在西班牙內投下了4枚氫彈的話,很有可能西班牙這個國家就沒了,因為,氫彈的威力比起當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那顆“原子彈”還要大,且是原子彈的1250倍。

    那為什麼要說一旦美國真的對西班牙投下了4顆氫彈,以後世界版圖上就不會再出現西班牙這個國家了呢?

    其實,關於核武器這種東西,我們不能夠用常規的數字來計算,試想一下,當年日本僅僅只是承受下來了兩顆原子彈,他們就已經快不行了,對它們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但是,這個結果並不是美國願意看到的,除了美國之外,這個結果也不是西班牙乃至世界各國所願意見到的。因為美軍之所以會在西班牙投放這4顆原子彈,完全是無心之舉,美國並沒有要對付西班牙的意思,只不過是在演習的過程中出了一點意外,這才導致了這樣的事情發生,由於這個事件太過於可怕,所以他也被列為了當時最重大的事故之一,被稱為“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

    下面就讓我們清楚的來了解一下當時整個事件的全部過程和真相。

    那是發生在1966年1月17日這一天,美國B-52轟炸機飛行員正在西歐進行攜彈練習,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美國經常性的會做出這種軍事練習,用來壯大自己的力量和飛行員們對武器的使用熟練度。

    這要是被點燃投到了西班牙的領土當中去,那將會造成的後果絕對是不可想象的,當時的情況可以說是萬分緊急,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雖然說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像這樣沒有任何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個軍事演習上的失誤就把一個國家給滅了的話,也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且美中國人是以一種“世界警察”的正義形象出現在各國的,所以他們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來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

    確定好這4枚氫彈是在沒有被點燃的情況下才投下去的之後,飛行員們也是暫時鬆了一口氣,至少最糟糕的事情沒有發生。再然後,他們才開始想辦法要拯救自己的性命了,因為戰鬥機上有專門的應付危險的保命裝置,所以他們逃走的時候還是非常輕鬆的,直接就啟動了彈射裝置,一下子就被彈射出很遠的距離。也正是因為美國飛行員們的優秀能力,這才避免了最糟糕的情況,成功的保住了所有的西班牙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用油什麼牌子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