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致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看:宏觀層面,最大的原因就是投資理財產品的豐富和支付方式的改變。比如貨幣基金取代了活期存款,各種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取代了定期存款,或者收益較低的銀行理財,乃至P2P、可轉債、CDR等這些近幾年興起的投資品種,都直接對銀行存款形成了正面競爭。
微觀層面,是銀行存款結構的變化導致存款成本上升,造成攬儲壓力。比如2017年下降最快的是企業活期存款與居民活期存款,相應增長的部分是非銀存款與貨基。
這些流入貨基和非銀存款的錢,會再投資到貨幣市場中(同業存單、同業存款等),而這些產品的利率顯然比普通活期存款要高得多。可見,雖然錢雖然還在那裡,但卻從普通存款變成了基金或銀行理財,也就是說這些錢或許依然在銀行,但銀行所支付的利息高了。利息走高,利差減少,銀行迫於兌付壓力,便會主動減少存款規模。
當然銀行的存款壓力還有許多宏觀方面短期因素影響,比如發行國債(人們會取錢去買國債)、年關(取現消費)等,都會造成銀行短期記憶體款壓力增加。
我們大致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看:宏觀層面,最大的原因就是投資理財產品的豐富和支付方式的改變。比如貨幣基金取代了活期存款,各種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取代了定期存款,或者收益較低的銀行理財,乃至P2P、可轉債、CDR等這些近幾年興起的投資品種,都直接對銀行存款形成了正面競爭。
微觀層面,是銀行存款結構的變化導致存款成本上升,造成攬儲壓力。比如2017年下降最快的是企業活期存款與居民活期存款,相應增長的部分是非銀存款與貨基。
這些流入貨基和非銀存款的錢,會再投資到貨幣市場中(同業存單、同業存款等),而這些產品的利率顯然比普通活期存款要高得多。可見,雖然錢雖然還在那裡,但卻從普通存款變成了基金或銀行理財,也就是說這些錢或許依然在銀行,但銀行所支付的利息高了。利息走高,利差減少,銀行迫於兌付壓力,便會主動減少存款規模。
當然銀行的存款壓力還有許多宏觀方面短期因素影響,比如發行國債(人們會取錢去買國債)、年關(取現消費)等,都會造成銀行短期記憶體款壓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