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內心的去關注對方尊重對方
科普一下:共情要求放下自己的評判和情緒,進入對方的世界,去感受對方的感受,也就是所謂的“設身處地”。
在感受中,你會對對方的情緒反應有覺察,既去覺察對方直接用言語表達的內容,更要覺察對方非言語傳遞的資訊,比如對方的聲調、語速、表情、動作、身姿等等。此外,還需要覺察對方產生情緒的導火索,以及對方想說的潛臺詞究竟是什麼,也就是對方的需求或願望。因此覺察是第一步。
帶著這樣的覺察,你接著需要學會接納對方的情緒,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需要讓自己成為一個 穩定的容器,能夠去抱持對方情緒的湧動。在這樣的抱持中,對方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緒是被接納的,而不需要擔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絕。透過接納,對方和你的情緒就可以對接並流動起來。
當你可以穩定地和對方的情緒對接,接下來你就可以向對方傳遞理解,讓對方知道,你是被看見的。有時可以透過語言的方式,比如:我知道你現在覺得(感覺詞彙),是因為(情緒的導火索)。要是(對方的願望)就好了。而有時,只是需要會心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或是一個牽手。
發自內心的去關注對方尊重對方
科普一下:共情要求放下自己的評判和情緒,進入對方的世界,去感受對方的感受,也就是所謂的“設身處地”。
在感受中,你會對對方的情緒反應有覺察,既去覺察對方直接用言語表達的內容,更要覺察對方非言語傳遞的資訊,比如對方的聲調、語速、表情、動作、身姿等等。此外,還需要覺察對方產生情緒的導火索,以及對方想說的潛臺詞究竟是什麼,也就是對方的需求或願望。因此覺察是第一步。
帶著這樣的覺察,你接著需要學會接納對方的情緒,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需要讓自己成為一個 穩定的容器,能夠去抱持對方情緒的湧動。在這樣的抱持中,對方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緒是被接納的,而不需要擔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絕。透過接納,對方和你的情緒就可以對接並流動起來。
當你可以穩定地和對方的情緒對接,接下來你就可以向對方傳遞理解,讓對方知道,你是被看見的。有時可以透過語言的方式,比如:我知道你現在覺得(感覺詞彙),是因為(情緒的導火索)。要是(對方的願望)就好了。而有時,只是需要會心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或是一個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