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瞭解皇后樂隊的歷史,在這裡不做絕對的分析。
首先這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一部電影,針對電影來說,還是需要一部分藝術性在裡面。如果起名為Queen,則首先在第一印象中會覺得這部影片比較無聊,因為是一個樂隊的傳記,可能會失去一部分潛在的觀眾。
其次《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張專輯現實中是什麼樣我不知道,電影中樂隊因為這個事與音樂公司鬧掰了,但是彷彿間接推動了這個樂隊的發展。用專輯名來作為電影名,既可以表明這部影片的主角,又點明瞭故事的發展轉折、還可以虜獲一部分粉絲的心。
還有就是“狂想曲”配合海報上Freddie的形象,可以藝術性的表達人物的性格和心理。Freddie是個敢於表達自我,敢於突破傳統的束縛的一個人,同時還有些狂放不羈,最後的“Live Aid”演唱會下面數以萬計的觀眾和他們一起唱以及Freddie流暢自如的表演就可以看出皇后樂隊的成功,乃至Freddie的成功,把“狂”(不是得瑟的那種狂,而是李白的那種狂)這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綜上,我覺得“波西米亞狂想曲”要比“皇后樂隊”好。
(個人觀點,輕噴)
我不太瞭解皇后樂隊的歷史,在這裡不做絕對的分析。
首先這不是一部紀錄片,而是一部電影,針對電影來說,還是需要一部分藝術性在裡面。如果起名為Queen,則首先在第一印象中會覺得這部影片比較無聊,因為是一個樂隊的傳記,可能會失去一部分潛在的觀眾。
其次《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張專輯現實中是什麼樣我不知道,電影中樂隊因為這個事與音樂公司鬧掰了,但是彷彿間接推動了這個樂隊的發展。用專輯名來作為電影名,既可以表明這部影片的主角,又點明瞭故事的發展轉折、還可以虜獲一部分粉絲的心。
還有就是“狂想曲”配合海報上Freddie的形象,可以藝術性的表達人物的性格和心理。Freddie是個敢於表達自我,敢於突破傳統的束縛的一個人,同時還有些狂放不羈,最後的“Live Aid”演唱會下面數以萬計的觀眾和他們一起唱以及Freddie流暢自如的表演就可以看出皇后樂隊的成功,乃至Freddie的成功,把“狂”(不是得瑟的那種狂,而是李白的那種狂)這個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綜上,我覺得“波西米亞狂想曲”要比“皇后樂隊”好。
(個人觀點,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