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忠

    就我個人而言,先天的因素佔比很大。有的人自小就對傳統藝術著迷,有這方面的天賦。最典型的例子是陶陽,小時候因為京劇唱得好而圈粉無數,時至今曰在京劇界說到陶陽任然眾人皆知。如果一個人打小就喜歡戲曲,有可能一輩子都會喜歡,這與年嶺無關。我自己從四歲時第一次聽到黃梅戲天仙配時,感覺就是人間最動聽的聲音,從此就對戲曲著迷了。時至今日己有四十多個年頭了。至於說為什麼喜歡戲曲的老年觀眾比年輕觀眾多,最主要的是各自生活年代不同。現在許多進入老年的觀眾,大多出生在四五十年代。那時候國家還很貧窮,很多地方溫飽都還沒解決。受當時的大環境影響,人們的娛樂方式不多,不像今天這樣多元化,各種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在當時人們娛樂的主要方式無非看電影,曲藝,戲劇,所以當時戲曲觀眾的基礎要比今天大得多。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時間,人在進入老年後,大都生活穩定,不需要在為生活奔波。所以有足夠的時間安排自己的業餘生活,而戲曲的慢節奏正合老年觀眾休身養性、陶治情操的需求。而年輕人,大多需要為生話奔波忙碌,既使喜愛戲曲,也無時間品味。更何況現在供年輕人喜愛的娛樂方式很多,戲曲並不是唯一,除非對戲曲情有獨鍾,否則很難吸引年輕觀眾。當然,今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觀眾也會變成老年觀眾,週而復始,喜愛戲曲的觀眾自然也會增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魅族手機的銷售量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