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梅竹凌心

    中醫中常聽到“虧虛”一詞,常說脾虛、腎虛、血虛等,少有說脾虧。其實虛指虛弱、虧指不足、虧損,虛則易虧,不足或虧損自然虛,是一樣的,所以才常說“虧虛”。

    脾虛也有很多種,如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等中醫證候。其中脾氣虛是脾虛的基本型別,出於《黃帝內經》,指脾氣不足,失其健運所表現出來的證候。脾陽虛就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再加上體寒症狀。脾陽虛是在脾氣虛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久病耗傷脾氣所致。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如果先天不足,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如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疲勞過度、憂思日久,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大病、久病也都會使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出現脾虛。脾有五怕“溼、寒、思、氣、勞”,日常生活中要多加註意。

  • 2 # 全淨通拔罐技術研究院

    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兩者都是脾的不足,一般常說脾氣虧虛,脾胃虧虛等,如果非要找不同的話,應該是程度上的區別,脾虧比脾虛更甚。舉個例子,如果整個脾是一個裝了五百毫升水的杯子,那脾虛剩下的是四百毫升,而脾虧剩下的大概只有二百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力賽車為什麼是兩廂車不是三廂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