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黃金可以對抗風險,為什麼今年這條經驗不靈了?”有投資者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出這樣的疑問。
作為硬通貨,黃金通常作為對抗風險的首選保值資產備受投資者青睞。2008-2012年的黃金大牛市便對應著全球流動性極度寬鬆和歐債危機爆發,良好地體現了其抗通脹和避險屬性。但如今情況悄悄發生了變化。
2018年原油價格節節攀升,布倫特原油一度突破80美元/桶,美國通脹水平加速上升,我國也承受相應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同時,國際金融市場尤其是土耳其、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動盪不安,按理說具有抗通脹和避險屬性的黃金應該大有用武之地才是。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今年以來,COMEX黃金價格跌幅近9%,上週更跌破120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167.1美元/盎司,創一年半新低。
回覆列表
-
1 # 侯哥財經
說到黃金,大家不用思考就能想到的兩個標籤:一是保值增值,能夠抵禦通貨膨脹;二是避險屬性,正所謂亂世出黃金說的就是其抵禦風險的能力。而整個2018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局勢複雜,無論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中東的緊張局勢,還是近期土耳其的經濟危機,都顯露出了全球所面臨的局面風險,不過國際黃金卻表現不盡如人意,不但沒有上漲,反而一路下跌。
當然這主要源於美元指數的強勁表現,要知道黃金的價格是由美元來定價的,這就決定了美元指數的表現同黃金的價格是反比例的,而美元指數在美聯儲加息週期,貨幣緊縮的背景下,隨著流通中的美元供給減少,美元進入升值通道,如下圖,整體屬於上升趨勢,當然也就給黃金很大的下行壓力。
而前面我們提到的所謂的風險還僅僅是潛在的風險,並沒有完全爆發,所以黃金的避險屬性也沒有發揮,再加之美元的制約,所以整體就表現相對疲軟,不過一旦真正的風險出現之後,黃金還是值得持有的,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黃金開啟了三年的強勢上漲趨勢。從600多美刀上漲到1921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