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命理師陳一宏

    女媧伏羲人首蛇身,這是為什麼啊?各自猜測各自有理。但在此,我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線索參考,相信定是聞所未聞。

    我曾經說過,女媧和伏羲,這倆個名字都是太極圖。女媧在讀音上,就有近似於漩渦的樣子。伏羲,伏為陰,羲為陽,伏羲是陰陽。這倆個音義上,都可以窺探出太極圖的雛形。

    在漩渦和陰陽的比較上來講,很明顯,漩渦這個雛形比陰陽來的更早。若是要較真起來,女媧和伏羲是不可能是兄妹或者夫妻的,他們所存在的時期,相差多少個年代,都很難判斷。久而久之,經過沒有文字的口耳相傳,穿插誤會,伏羲和女媧,就變成倆個人了,被或者兄妹或者夫妻的存在於傳說之中。

    我們會神奇的發現,現在的陰陽太極圖,這倆個陰陽魚,也就是倆個逗號,也像倆個人首蛇身的人圍著旋轉。與遠古女媧伏羲的傳說,有驚人的巧合之處。這,絕非偶然。

    那為什麼從一個混沌的太極,就變成人首蛇身了呢?這當然是因蛇的信仰了,在我們中華大地上,確實很多地方的人信仰先祖是蛇,人首蛇身。現在,依然很多地方保留著這份信仰。前陣子,我去海南儋州,有一個地方,他們就認為祖先是南蛇(蟒蛇),他們信符。

  • 2 # 白滿滿在讀書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人首蛇身的神人並不少,例如:

    《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謂燭龍。”同樣是《海外西經》中甚至還有對軒轅之國“人首蛇身,尾交首上”的形象描述。

    《山海經.大荒西經》引《歸藏》雲:“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可見人首蛇身,在神話人物中並不是極個別、特殊形象。

    不僅如此,同樣在《山海經》中還有許多操蛇、珥蛇的神話人物: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

    “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兩青蛇,踐兩青蛇,曰不延胡餘。”

    這說明了,珥蛇、把蛇其實是神話人物神力或者說是權力的象徵,蛇可能是一些部族的圖騰,這或許與先民認為“蛇”不死這一觀念有關。

    也有可能是古代先民對自己獨特的生活環境觀察後一種反應——渾夕之山的肥遺蛇出,則大旱,陽山化蛇出,則大水。

    也就是說,蛇在較早的時候,一方面代表著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一方面又充滿著神秘力量。而隨著人類對自然掌控力的不斷增加,尤其是治水的成功,讓先民逐漸祛除了對於蛇恐怖力量的內涵,保留了其神性的一部分,或成為龍的一類,或轉嫁到傑出的現實人物身上,成為其權力、神性的體現,也就成為了伏羲、女媧的形象。

    後世典籍比如《路史》、《拾遺記》中提到伏羲時,都稱伏羲之母是帝女華胥,感蛇而生,以此來解釋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帝王世紀》、《太平御覽》等書中又說伏羲是華胥感雷而生,而雷神是龍身人頭,而作為雷神之子的伏羲,無論是龍身人頭還是蛇身人頭,都能得到在當時合理的解釋。

    所有的這些記載,尤其是漢代以後的記載,都是出於神話伏羲所造,這是常見的利用神話的神性來加強帝王權威和合法性的手段,畢竟,漢高祖劉邦,也是他的母親感雷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不讓燃放煙花爆竹真的合理嗎?煙花爆竹對空氣真的影響很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