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錢堆裡找到的,原本是整個一塊和石塊一樣中間也沒有孔,用手鑽打磨掉表面,發現中間一塊方形與周圍顏色不一樣,把裡面石鏽清理掉就是這個樣子,直徑28mm,厚度5.5。邊緣現銅光是金屬,表面石鏽很厚還沒清理完,沒發現有字。
回覆列表
-
1 # 塔影河橋
-
2 # 草原咕咚談錢幣
在的錢幣定義裡,認為外圓內方就屬於錢幣。你上傳的東西屬於錢幣的特徵,錢幣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錢文,也就是面值。你的東西看不到任何文字,只能初步斷為“餅子錢”,從外表來看又有紅銅的樣子,這與古錢又不符,古代錢幣多為青銅幣。
-
3 # 華藝珍藏
曾經以為僅是傳說的“西王賞功"幣,現被"張獻忠沉船遺址"中被證實的十大幣王,有金、銀、銅三種材質,銀幣最多,銅幣少見,金幣難見,因其稀有,所以珍貴,
我個人開筒子經驗來看這應該是餅子貨泉,餅貨泉儘管鑄行時間很短,受地域侷限,但版式繁多。
同時餅錢是特殊歷史時期出現的厚重型貨幣,一股情況下不是以枚為單位,而是以重量為單位,使用時需要稱重計量。
餅貨泉史籍無載,其實物主要出土於陝西關中地區。但是貨泉確實是王莽新朝於地皇元年(20年)最後一次貨幣改制時鑄行的貨幣。
由於當時新朝的苛政、加之連年自然災害,民不聊生,各地農民紛紛起義,政局動盪導致經濟崩潰,這一時期的貨泉有些已經小到不足一銖重。據考證,餅貨泉就是在新莽行將滅亡,新政權尚未確立情況下產生的稱量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