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風浩蕩

    當前的程式設計序,本質上是在排程邏輯電路的邏輯運算單元。邏輯電路的單元,只有有限的幾個,需要的是簡潔易記的符號體系,不需要與人類用於思維交流的語言工具重合,兩者要描述的物件大相徑庭,根本就沒有相通之處。

    而且現在的“程式語言”,本質上與英語無關,教材當中的所有英語表達,都與英語沒有必然聯絡,完全可以用任何一個語言代替。所有的指令關鍵字,對編譯器來說只是個符號,換個對應關係就行,比如,編譯器當中本來selece對應的機器語言,可以換成與“選”或“擇”對應,完全沒有問題,也根本不影響編譯效率。

    但是,由於漢字編碼的特殊性,索引字典體積更小。比如selece需要索引6個字元,共需6*8=48個位元組,而把康熙字典的字47000個字全用進指令編碼,每個字只需要2個位元組的索引值。

    當然,這個前提是系統韌體的儲存空間的差距。英語字元在系統韌體中只需要256個記錄每個英語字母的索引值,但是漢字需要的索引空間就大多了。但是,在現在的儲存能力基礎上,這點差距算啥?

    所以,在機器語言層面上,漢語與英語根本沒有分別,但是在人機互動介面上,漢語體系的互動語言表達,應該會有相比英語、拼音語言極高的效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好奇好多人在地鐵裡和路上都塞個耳機,他們都在聽什麼,聽不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