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智1234567

    我是一名退休職工,退休後喜歡上了攝影,也喜歡拍鳥。下面我就把我喜歡攝影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參加攝影活動能做到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攝影給老年人帶來許多好處:老年人學攝影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藝術與文化休養。提升老年人的審美觀。提高老年人的創新能力。讓老年人強身健體,培養老年人熱愛生活的情趣等。

    攝影,特別是拍鳥,需要一套價值不菲的攝影器材。攝影器材是攝影創作的基本保障。配備了心儀的攝影器材還要有充足的時間去拍攝創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有錢”和“有閒”的人才能去玩攝影。而退休後的一些中老年人正是具備了這兩個條件的群體。

    “有錢”和“有閒”就能成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嗎?我認為有了“錢”和有了“閒”只是具備了做為攝影愛好者的一個重要條件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有心”。

    當前,處在50後、60後年齡段的攝影愛好者已經成為中國玩攝影的生力軍。他們一旦進入攝影圈,幾乎每天都要

    起早貪黑,不辭辛苦,常年身背重負,逐光追影,如此樂此不疲,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就是,這個年齡段的人們久經風雨,心態越發成熟,他們閱歷豐富,更加明白懂得什麼是人間最寶貴的東西,越來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和自然界的生靈。攝影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和熱愛,因為熱愛才是攝影愛好者創作的動力和源泉。

  • 2 # 攝影研習社

    為什麼玩攝影,特別是拍鳥的人很多都是中老年人居多?

    1、喜愛

    玩攝影的基本上都是奔著愛好在玩,拍鳥也是,不是喜歡的,沒有人會花大價錢買裝置日復一日的重複拍攝一個題材;

    2、體力

    中老年人比年輕人的體力會偏低,相比其他拍攝題材,拍鳥需要長時間走動的機會不大,只需要找好拍攝點,固定好架子和機子,等待鳥飛來抓拍就可以;

    3、精力

    相對其他拍攝題材,比如人像或者風光,拍鳥需要後期的地方不多,功夫全體現在前期的拍攝上面,後期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調整;

    4、溝通上或者社交軟體的使用

    拍攝人像等題材,需要前期做大量的溝通工作,而且基本上都是在社交軟體上進行。中老年人的時間精力或者溝通方式等都會有點跟不上現在年輕人的溝通,這也是很多中老年攝影朋友不願意接觸人像的原因,覺得人像太麻煩;

  • 3 # 曾庶熙

    玩攝影特別是拍鳥中老年人居多?

    這個現像就是說的:中國式大爺。他們有錢有時間不怕累不怕苦,比的是器材,單反要高速連拍,鏡頭要紅圈長焦大炮,碳纖維三腳架,各種濾鏡,條件好的還入手哈蘇相機,動不動就是幾萬到幾十萬,不管拍的好不好,構圖好不好,拍到就好,每天起早貪黑,哪裡花開哪裡有鳥就一起去拍,享受的是過程享受的是一群人比裝置,享受的是“咔嚓”聲帶來的快感,在一大群愛好者中得到歡樂。

    “咔嚓”聲帶來的快感與愛好釣魚的人釣起魚來的快感和成就感是一樣的,只是愛好不一樣,都是燒錢找樂子。大爺們把拍鳥都叫打鳥,拍攝了很多照片都放在電腦裡,很少整理髮表,最多發發朋友圈,還有就是哪裡花開了幫大媽們拍拍照,只要是把大媽們拍開心了就好,特別是幫自家大媽拍高興了,就不會不斷買器材啦!

    中老年拍鳥打鳥就是享受過程。

  • 4 # 特曰評論員

    老年人拍鳥的越來越多。一是老年人退休了時間充裕,愛好越來越廣泛。二是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有富餘資金買器材裝置。三是拍鳥是運動量不大不小的專案,置身自然,心情得到充分放鬆,能愉悅心情。總之,老年人拍鳥是非常高雅的活動,比坐在室內打牌、一坐不動的釣魚等都好。

  • 5 # 馬嶺河

    人除了工作,還必須有一些個人愛好,比如書法,繪畫,音樂等等,有了這些業餘愛好,生活才會充實,才會豐富多彩。的確,現在老年人攝影的居多,打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這不奇怪,一是有時間。中老年人退休後時間相對多了,過去為了工作忙忙碌碌,沒有時間拓展自己的愛好,現在有時間了,正好可以更上一層樓。二是有錢。攝影毀一生,單反窮三年。攝影是燒錢的愛好,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是玩不了攝影的。有人開玩笑說相機,鏡頭,越野車是攝影人的標配。三是有耐心。打鳥必須要有耐心,有些一等就是一天,好照片都是等出來的,不管是日出,夕陽,還是打鳥都要有持之以恆的耐心,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拍得到佳作。四是豐富退休生活。退休後必須要有愛好,調整好心態,過好幸福的晚年幸福生活。這也是一個好事。

  • 6 # 追羽飛來了

    中老年人時間多,漂亮的鳥不是隨時都有,要花時間守,三角架一架,椅子一坐。遙控相機。很舒心的,拍到鳥更開心,娛樂為主。

  • 7 # 傾城花語傾城風

    玩攝影要具備三個條件:

    有錢、有閒、有心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想要拍攝鳥類題材,更是需要投入巨大,相機需要高速機子,鏡頭需要600以上的長焦鏡頭,沒有十萬八萬的根本拿不下來。

  • 8 # 愛攝匯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每到公園裡看到拿單反相機的攝影愛好者大多是中老年人,而手拿長槍短炮也大多也大爺輩的人,也有少數大媽也在其中,因為什麼大爺大媽輩的人多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大多這個年齡的人都巳經退休。他們有閒暇的時間來玩攝影,既陶冶了情操,也鍛鍊了身體。

    二是他們有著足額的退休金,生活沒有壓力,把錢花在上面也是一種享受,而大多年輕人生活壓力大,也沒有充裕的時間和金錢來支撐這項愛好,所以你看到的大多是大爺大媽們,年輕人很少看到。

    三是拍鳥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因為拍鳥需要長焦定焦鏡頭,基本都是600或800的定焦鏡頭甚至更長的焦距,少則七八萬元多則十幾萬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老年人大多都是積蓄,而年輕人只能望頭興嘆,所以你看到拍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最多就是這個道理。

  • 9 # 蘇州三憶影像

    為什麼玩攝影,特別是拍鳥的人很多都是中老年居多?

    玩攝影的都清楚,拍鳥是有門檻的。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專業拍鳥的都是中老年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接下來我就從兩個方面簡單的給大家分析分析。

    專業打鳥的攝影器材其實是非常昂貴的。首先來看看機身,就拿使用者群最多的佳能和尼康來說,打鳥人一般會選擇佳能的1DMark系列和尼康的DX系列。這兩個系列無論是成畫素質,對焦速度精度,還是連拍速度都是頂級的。它們適合於體育攝影和野生動物攝影。這兩個系列的新機型價格都在幾萬。

    拍鳥的這幫人,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退休的老年人。對很多退休老年人來說攝影既可以打發大把時間,又可以全國各地甚至全球各地到處旅遊採風,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 10 # 昂揚映像

    為什麼攝影的老法師多?

    因為錢和時間…還有門檻低 易操作的屬性

    其實毫不客氣的來講 攝影這個東西對於硬體要求比較嚴格。一個好一點的全畫幅單反動輒上萬元 這還不算鏡頭錢。一隻好的鏡頭可能會比你的單反機身還要貴。

    除開硬體設施 攝影也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專案 要想獲得好的大片和好的作品 相對來講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打磨。

    若要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 除非是特別有錢的年輕二代 普通人來講就只能等到退休以後了。

    圖片拍攝比視訊拍攝更容易入門,而且可以幾乎不需要後期,而且方便及時分享。古代是這樣,現代也是這樣。由於古代歷史的原因,很多所謂攝影老法師是從那個時代長大的,所以更容易形成這個群體。

    也就是說,數碼時代剛剛發展15年。

    15年前,都是膠片時代,難道個人愛好者要用膠片攝影機拍視訊然後自己回家沖洗麼?顯然不行。所以喜歡拿起相機可以拍照片的人就比拿起攝像機可以拍視訊的人多很多很多。

    剛剛15年而已,這些人還沒消失,只是變老了。

    讓他們學習電腦後期剪輯?學習轉碼?不可能

    但是拍下照片,馬上給其他人看,這多方便

    所以,現在拿起相機可以拍照的任還是比拿起攝像機可以拍視訊的任多很多很多。

    當然就有更多老法師

  • 11 # 深山舒緩

    為什麼攝影拍鳥的多數是中老年人?

    這個問題其實我剛開始喜歡攝影也想過這個問題,我也曾嘗試拍些鳥類,當你看到別人拍攝的鳥類,漂亮,充滿生機,你可能也會有這種拍鳥的想法,但是,當你真正想拍鳥類的時候,不用說樹上的或者停留在地上的,就是在水裡岸邊附近的野鴨子,想拍一下都有些力不從心,按我自己的過程分析,應該是以下幾點:

    年輕人沒有那種,沉穩,經歷各種人生風霜的耐性,你可能看到別人的拍攝,自己也想拍拍,可是當你想拍攝的時候,鳥類可不會在那沉穩的等你抓下它美麗的所瞬間,它會到處飛,到處覓食,到處休息,你沒有那個耐心等待它再次出現你所期待的最佳位置,你可能看它飛到另一邊,就拿著相機轉身而去。

    年輕人沒那麼多時間去耗在一項事情上,因為你工作後,難得的休息本來就比較珍惜,拿著相機玩玩,散散心,邊玩邊拍攝一些美麗的風景和事物。

    所以,年輕人一般後期潛意識過濾拍鳥,可能也就逛逛公園拍拍籠子裡的鳥,中老年人飽經風霜,可以沉穩,有耐心的在那觀察,等待。

    當我是攝影小白的時候,用自己所購買的相機和鏡頭拍攝鳥類的時候【我只有一個70的短焦】,發現,明明用眼睛看到鳥類很大,很近,但是自己拍出來確是一個小點,焦距拉到最大也一樣,即使後期擷取鳥類的特寫,發現竟然不那麼清晰,看著也有些彆扭,很奇怪為什麼看別人拍的照片就不這樣,常識多次,都是一樣,所以後期拍攝鳥類也就失去了興趣。

    當我接觸到了一些知識,人眼是聚焦的,大腦會過濾掉失焦的景物,所以看著景物比較近,相機拍出來的比較遠,所以需要拉到和人眼一樣的焦距才能實現,需要大焦距鏡頭。

    當我想買大焦距鏡頭的時候,借用朋友的200焦距試了下,確實可以拍攝,但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還是差點。又看了些知識,一般拍鳥都需要400到600的焦距,400的普通的鏡頭效果一般,好點的100–400鏡頭就是萬元以上,定焦的要幾萬元。600的就更不用說了,對於我一個攝影愛好者,並且還要工作,維持生活,感覺承受不起,我也不能天天就去拍鳥。

    所以,一般年輕人的資金資金比較緊張,還要用在其它事情上,吃喝玩樂,房貸等等。而老年人退休後,身體比較硬朗的,有一輩子工作的富餘,兒女也都成家立業了,可以購買高階長焦。

    當時拍攝的,野鴨子全是小黑點。

    心態和體力和精力的變化。

    對於拍攝人像,風光,需要到處走動,還需要帶一些補助裝置或者多鏡頭。我出外遊玩休閒攝影的時候,看到過7個老年人,在公園的一個大池塘,專心的拍攝公園放的幾隻鴨子和一群小鴨子,我在那看了一會,也跟幾位老人聊了一會各種話題,對於拍攝鳥類,有的老年人工作了一輩子,體力大不如前,由於心態的變化,有的也不好意思去找人拍攝人像,怕老伴,兒女,他人笑話和誤解,不如安安靜靜,拍攝一些固定地點的花花草草和鳥類。另外拍鳥也不需要太多的後期,他們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後期修改,家裡電腦基本也很少用了。

    以下照片為了隱私,我塗鴉了當時老年人的身影。

  • 12 # 金山玉月8668

    拍鳥需要有裝置,需要有時間,更需要有興趣。部分老年人都有,樂此不疲。拍鳥真的上隱,能發現我們身邊很多鳥的樂趣,又能鍛鍊身體,其實與廣場舞是同樣的興趣愛好!

  • 13 # 江山42998

    第一點就是不用找模特!!!總拍美女可能會被大家認為老不正經!!!中老年人,有錢有時間,買得起好器材!不管拍什麼走自己路,開心就好!!!

  • 14 # lipurnc

    題主所說不一定是事實。我們這公園的一個偏僻湖邊角落裡,被拍鳥人開闢了一個拍翠鳥的點。每當週六週日,擠滿好多人架著長槍短炮,守拍突然飛來的翠鳥;週一以後,就剩下幾個老年攝影者在那孤零零守拍。看來還是在職的拍鳥人更多些。

    在下老年愛拍者,前幾年跟風去守拍過,全神貫注盯著相機螢幕、守著目標出現、不失時機按下快門,精神極度緊張。年歲大了力不從心,已退出兩年了。

  • 15 # 老李在創業

    首先拍鳥必須有一定經濟實力,一般鏡頭400mm焦距也就剛起步,再加上對焦連拍速度的相機,這一大套價格已經不菲了。另外差旅費不比器材省錢,打鳥都有特定的地區的,全國跑不說還冷不丁去趟非洲那費用剛剛的

    再有就是得很閒,這天南海北的不是退休的根本不能有這麼多時間,所以拍鳥群體多為有條件的退休人士構成

  • 16 # 留住美麗瞬間

    拍攝鳥類是比較難的,得要有一定時間。因為鳥特別活躍飛來飛去的沒有固定的地點,有的鳥在窩裡面就要很長時間蹲守才能拍攝,攝影人要有時間不斷的追蹤它的蹤影才能拍到。中老年人大都已退休時間有保障。另外,拍鳥對攝影器材要求很高,首先相機機身要專業的,RSO、連拍速度要高;其次,鏡頭要專業的焦距要長,光圈要大,聚焦要準確。這些裝置價格很貴,中老年人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購買,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玩攝影拍鳥的攝影者大都是中老年人。

  • 17 # 陳喬湘

    為什麼玩攝影,特別是拍鳥的人很多都是中老年人居多?首先要知道拍鳥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把鳥拍得有聲有色:

    一,器材的投入也就是投入在拍鳥的金錢,在拍鳥圈的群裡幾乎都是長焦600焦距頭打起的多,甚至定焦800的,200焦距不是不能打鳥,而是不能拍出各種各樣有型有色的珍奇鳥類,四十不富是窮人,這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年人一般都是經濟最好時段,一家之中話語權也大部分是最有支配的,

    二.時間的投入,中年人的兒女或讀高中或讀大學幾乎都是住校了,工作之餘就剩下相對多的時間投入到攝影中去,拍鳥得花大把的時間守候,中老年人都是經濟實力派一組,也就讓你看見許多你想象不到的守候拍鳥時悠閒,帶著野炊爐具,帶上好茶,帶上美味點心乾糧類,更有誇張的帶有才要佳食,一邊候鳥一邊自己美味加餐,一桌子,幾張凳子,三五好友,邊品茶邊拍鳥,那個悠閒意境真不是有幾個年輕人可以跟著這樣消遣時間的。

  • 18 # 從耗子胖成豬

    為什麼玩攝影,特別是拍鳥的人很多都是中老年人居多?

    對於這個問題,耗子哥的觀點如下:

    玩攝影的群體,中老年人並不佔優勢。

    原因很簡單,目前社會的審美還是以“青春美”為主,各類美女人像、cosplay之類的題材,都是年輕攝影師才能玩得轉。而且數碼攝影涉及到很多IT領域的新知識,顯然也只有青年人才有這個能力把它玩好。

    因此題主說“玩攝影,中老年人居多”,這句是錯誤的。

    那為什麼“中老年人”非常熱衷於“拍鳥”這個題材呢?

    原因如下:

    1、“拍鳥”的攝影器材是一道門檻,捨得花錢就容易獲得優越感。

    “拍鳥”這種題材呢,對攝影器材的要求非常高,一套機器1萬多隻是最初級的入門搭配,專業的鳥類攝影師器材超過10萬元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中老年人家有餘財,人生裡面需要花錢的大事也經歷得7788了,自然就成為“拍鳥”群體的中堅力量。

    而且只要你捨得掏錢,用高價器材拍出來的鳥片往往比廉價器材要好很多,這就形成了激勵機制,很多中老年人不差錢,為了為了能出片得到別人的誇讚,就各種“長槍大炮”的燒上去!

    可能很多初哥認為拍鳥就是端著個相機到處找鳥拍。呵呵,這是明顯錯誤的方式。大部分情況下,拍鳥都是蹲守一個區域,做好偽裝,“守株待兔”。

    所以“鳥類攝影”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公園裡的老大爺經常就是早上6點在湖邊支好腳架,插好無線遙控,然後離開相機15~20米的地方喝茶聊天,遠遠的看到鳥來了,就一起按遙控……一排相機齊刷刷的就響起了快門聲……

    這樣的玩法,就非常適合閒暇無事的老年人……年輕人哪來那麼多時間在公園裡耗著呢?

    中老年人的審美能力,構圖能力,軟體後期能力普遍不佳,如果拍人像、拍風光,很容易被後輩“吊打”……但拍鳥這個題材就不一樣了,只要你的圖片滿足清晰、銳利的標準,就可能是一張合格的“鳥片”。這也是“老法師”對拍鳥樂此不疲的重要原因。

    有些“老法師”甚至走上了“用食物誘拍”、“到鳥棚拍鳥”之類的惡行……這就與保護鳥類,愛護野生動物的時代呼聲相背了!

    因此,不要因為年齡代溝而鄙視“拍鳥的題材”,但面對個別“老法師”為了拍鳥而肆意破壞生態的行為,也希望大家積極舉報、制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會有一輩子都忘不了的人麼,除了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