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山流水71112561

    我有一堂伯到了晚年很喜歡過生日,每年我堂伯母都親自張羅,早早準備。我堂伯就在過生日那天換上乾淨的衣服,坐在大門囗,抽著旱菸,專等給他過生日的親戚鄰居來。頭幾年除了外甥女婿外,也有一些鄉黨鄰居來給他祝壽,後來就漸漸的沒人來了,可我堂伯母還是準備了不少,但更多的是尷尬。

    我的父親年輕時到過生日的時候最不喜歡人給他做好吃的,如果奶奶或媽媽給他做次好飯他但不吃,還會大發脾氣。到了晚年也這樣,弄得我們做兒子的每年都得提前回家陪他吃頓生日飯或買一些東西。我父親一輩子不但沒吃過兒女為他準備的生日蛋糕,還每次都在過生日前幾天離家去他最喜歡的朋友家玩兩天。

    我父親說他過生日是對奶奶的不孝,兒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曰,應該銘記奶奶生他養他的不易,而不是大張旗鼓的去慶祝。

    他七十三歲生曰前兩天還沒來得及出去躲避,就被在外工作的兒子提前回家,賭在家裡,拗不過只好去了飯店,由於不是生日當天,也就沒有生日蛋糕,但那天他吃的很高興,很開心。殊不知那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頓飯,三天後,他生日後一天就與世長辭了。

    我父親就是這樣的人,不過生曰,不許家人操辦。他威望很高,兒孫瀟堂,不是怕沒人給他祝壽而尷尬,而是在弘揚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孝道。

  • 2 # 愛拼才會贏7

    老人,也即年齡大了。五十多還在幹事業,大家聚一聚,以後工作事業還有一定幫助。六十多,或退休或企事業不要了,居家乾點活或養老,前幾年也辦過生,請親朋好友來聚一聚,在家辦忙了幾天,在館子裡辦或壩壩宴,來的人,至少一兩百,年年都辦,也聽到人家有怨言,誰家都不容易,自己也一樣,還有多少躲不過的開支,與鄉鄰龍門陣,也聽到很多鄉鄰的怨言或無奈。

    作為老人,思索這些事,左想右想,也覺得沒有意思,有的兒女發展好的,當然就想爭臉面繼傳承,感謝鄉鄰。兒女發展不好的,就是個負擔,這年吧都北上廣深,至少也就近省城,工乾的好好的,又要回家操持父母生日,至少半個月,還有來去車費,開支差不多一兩月工資,連請假算,二三個月工資就花了,對於家庭經濟比較具體來說,節約一點還是一點好。因為還有其它必須開支。親友的酒宴跑不了,每年幾大千。讀書的學生的生活費用及一應開支少不了。還有感冒風寒的開支。真的就只有壓縮無用的開支了。

    作為老人也為兒女想,總覺得辦生是沒有多大意思,這幾年農村,就是城市辦生的也逐慚少了許多。

  • 3 # 天下第一愚768

    生日,是我們每個人獨有的節日一一紀念日。是紀念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日。

    古時,生日又稱生辰,壽誕。一般年滿6O歲以上的老人,慶祝生辰,叫祝壽。年輕人只能說過生日。早在殷商時代,就有了生日的概念。過生日,則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的。到了唐代,唐玄宗以自己的生日為“千秋節”,作為國家法定兯日進行紀念。自此,歷代皇帝紛紛效仿,相沿成習。時至兩宋,戰亂頻繁,朝政腐敗,而統治者卻大行奢華之事一一做壽。各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給皇帝送壽禮。《水滸傳》中的生辰綱,即為此禮。上行下效,百姓過生日,做壽祝壽的習俗也逐漸興起,沿襲至今。

    當今社會,人們一般重視老人和兒童的生日。作為國家層面,中央有八項規定,其中就有嚴禁公職人員藉助生日等大操大辦,收受禮金。普通民眾,給兒童過生日的比較多,但也比較簡單。我家住農村,每逢給孫子孫女過生日,就用幾十元錢買一合生日蛋糕,吃一頓好飯。祝賀並提醒他們:又長大了一歲,應該更懂事,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至於給老人過生日,祝壽,農村也有大操大辦者,但極少。大多數老人不願意過生日,祝壽。這是因為,農村過去一直貧困,農民有的人溫飽問題尚且得不到解決,何來閒錢閒暇閒心情過生日。因此過生日這個傳統比較淡薄。雖然現在農民比過去錢多了,但老人們還是不願過生日。另外,怕麻煩,怕應酬,怕累,怕給兒女和親友添麻煩,也是老人們不願過生日的重要原因。還有極少數老人,由於某些原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有的只知道屬相,有的人連屬相都不知,戶口本上登記的,是一個杜撰的年月日。叫他們如何過生日。不可否認,還有極個別老人,有一點迷信思想,怕過生日把年令暴露,讓閆王知道叫其去“商量事”。

    本人年逾古稀,從未過生日。除了怕麻煩,怕給兒女增加負擔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家由於貧困,祖輩父輩沒有過生日,祝壽,我若過生日,豈非僭越,豈非不孝?我是這樣認為的,也可能是愚訥。

    老人過不過生日,過不過壽誕,應由其自己決定,兒女不可強求。只要他們心情愉快就好。即便過生日,也不宜大操大辦,舖張浪費。

  • 4 # 峻峰崢嶸

    我不喜歡過生日,可子女們每到生日就會想起,這個買個褲子,那個買個上衣,如果非去吃飯我堅決不允許買蛋糕,要麼在家簡單做點,要麼去飯店吃自助餐,這幾年就這樣,也不講什麼排場,主要家人也能聚聚說說話,我感覺這樣挺好

  • 5 # 韓留全

    其實過生日,不是給自己過的,而是給自己的母親過的,當你的生日這一天,就是母親受難日的一天,是這一天自己的母親從鬼門關裡爬出來的一天,是母親不顧生死把我們帶來了人世,所以說我個人的想法,過生日應該是光給母親過,無論老人願過不願過,都得讓她過

  • 6 # 草根且樂

    清清靜靜地安度好自己的晚年,吃點可口的,乾點高興的。

    整那些浮浮躁躁的形式有啥用,心裡有比啥都強。

  • 7 # 搖錢樹910

    無論你的年紀有多大,當你生日的這一天,父母在的一定要給父母買點好吃,好喝的,父母不在的,特別是老年人,無論你80,100歲,生日這天也要給過世的,父母,點柱香,紀念一下,告訴他們,兒生日,娘苦日,兒孫們一起紀拜一下,這樣才是,過生日的意義。

  • 8 # 與非或非gy

    其實有些老年人不過生日不為啥,就是覺得人到了老年別和年齡耿耿於懷,索性忘掉年齡,過生日的意義是什麼?提醒家人自己老了?慶祝自己又少一年?真沒有什麼積極的意思!如果子孫後代多,通過過生日體會兒孫繞膝的幸福,享受天倫之樂,如果情況特殊,沒有人與自己同樂,沒有兒孫繞膝的氛圍,孤零零的一個人,或者老兩口吃點喝點過生日,未免冷清寒酸,這生日還要過嗎?反正我是不喜歡過生日,去年六十六,女兒說是大壽,要給我過生日,我說服了女兒不過生日,只是吃了女兒包的據說很有意義,很有講究的餃子。

  • 9 # 奇疆6688

    我就是一輩子都不過生日的人。我歲逾八旬,未過一次生日,花甲後兒女們時有提醒,甚至要主持操辦,被我拒絕。在我的腦海中壓根兒就無“生日”的概念,過與不過無所為,關鍵是要身體健康,日子過得幸福,要過還不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頓飯高興高興嗎?改革開放後,生活富裕了,要聚餐隨時都可以,何必要生日那天聚呢?如果兒女們要備酒席請客大過,我更是反對。由於我的反對,兒女們再也不提過生日了。然而,兒女們每有機會相遇,總少不了約我美餐團聚,品佳餚享口福盡興一回。生日一年一度僅此一次,而隨時的團圓聚餐何至一年一次呢?這樣的聚餐不是過生日而勝似過生日,何樂而不為呢?

  • 10 # 天漢兒女

    我從來.不過生日.記在心裡.就行了.何必麻煩別人..我認為.生活.越簡單.越好.不必.搞的那麼.複雜.我是.這樣想的.!

  • 11 # 桃林寓公

    不過生日,實在是明智之舉。有的人操辦生日,主要目的是斂錢。明智的人都明白,禮尚往來,你辦了給人家信了,人家也來了,但你也蹋下一份人情,如果人家有事,你就必須得去,遇你有事脫不開身,或忙忘了,或人家忘給你信了,你就落一個不地道的壞名聲。你辦事情人家花五百,人家有事情你咋花,只能多不能少,酒席錢算百搭,還鬧個幾天不消停,費心費力圖個啥

  • 12 # 遠山霧1

    生活愉快,無病無災,天天都是生日!度日如年,常去醫院,生日那天,看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祝詞,看著飽眼福的壽品,心情沉重,這種生日其實就是壽命的催化劑。還是看淡日出日落,孤鶩隨晚霞一起飛,長天共秋水一個色。這樣過得自由自在,別增添麻煩!心情愉快就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常吃南瓜藤,堅持一個月對身體有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