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真的可以做到相互理解嗎?我並不覺得。
我們的大腦對外界資訊的處理過程中有著兩個相反方向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上”指的就是我們的大腦,而“下”指的則是外界世界的刺激。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人們透過儲存在大腦中已有經驗、預期來對新資訊進行匹配和處理。打個比方,你躺在草坪上看雲,你可能會看到形態各異的雲,小狗樣的,大象樣的……原因是你的大腦中儲存有小狗和大象的形象,這些形象能“自上而下”地投射到你看見的雲上,所以雲在你的眼中就有了各種有趣的形態。
自下而上的加工則是外界的物理化學刺激直接作用於人腦產生的感知,各種各樣的體驗就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你大腦的反饋。例如,你看到玫瑰是紅色的,觸控到女朋友的面板是光滑的……
回到問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如此。
當你在聽他人說話時,你聽到的不僅是 ta 說的句子,你更多還會集合自己頭腦中的預設和經驗去幫助理解和判斷他人的話語。這也就是說,他人傳達的意思和你理解的意思多多少少是經你的個人經驗折射的出來的。這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了。
此外,人們找三觀同/經歷類似的朋友/戀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儘可能的降低交流成本。
人與人之間真的可以做到相互理解嗎?我並不覺得。
我們的大腦對外界資訊的處理過程中有著兩個相反方向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上”指的就是我們的大腦,而“下”指的則是外界世界的刺激。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人們透過儲存在大腦中已有經驗、預期來對新資訊進行匹配和處理。打個比方,你躺在草坪上看雲,你可能會看到形態各異的雲,小狗樣的,大象樣的……原因是你的大腦中儲存有小狗和大象的形象,這些形象能“自上而下”地投射到你看見的雲上,所以雲在你的眼中就有了各種有趣的形態。
自下而上的加工則是外界的物理化學刺激直接作用於人腦產生的感知,各種各樣的體驗就是外界刺激直接給你大腦的反饋。例如,你看到玫瑰是紅色的,觸控到女朋友的面板是光滑的……
回到問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如此。
當你在聽他人說話時,你聽到的不僅是 ta 說的句子,你更多還會集合自己頭腦中的預設和經驗去幫助理解和判斷他人的話語。這也就是說,他人傳達的意思和你理解的意思多多少少是經你的個人經驗折射的出來的。這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原因了。
此外,人們找三觀同/經歷類似的朋友/戀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儘可能的降低交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