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午12點去吃飯
-
2 # 昕昕日記
我記得那個味道,麵疙瘩應該是糯糯軟軟的,灑了胡椒,連湯帶料,又鮮又香。
大碗裡倒小半碗麵粉,水多加些,攪成均勻的糊狀;再燒一鍋水,放一勺鹽,等到水沸,小勺舀著麵糊滴入;不關灶門,依舊燒大火,直到一粒粒形狀不一的麵疙瘩浮在水面;等麵疙瘩顏色變深,關火,倒些醬油,滴幾滴芝麻香油,碗底備好蔥花與幹椒末,然後將麵疙瘩連汁帶料舀進碗裡;湯水一衝,粉白的麵疙瘩頂著星星點點的紅綠,臥在醬色的湯裡,湯麵上熱氣蒸騰,碾幾星胡椒灑入,聞著噴香,吃著鹹中帶甜。
這就是母親做的疙瘩湯,賣相平常,食材平常,味道卻極好。
尋味百里長,
百里未得香。
香在家中廚,
廚內有羹湯。
從小到大,從不懂事到懂事,才慢慢的瞭解到媽媽做的飯才是世間絕無僅有的美味。這種美味不是調味品的堆積,也不是餐具的裝扮,而是愛與幸福的天然烘焙,不可替代,無法形容。
最愛的一道菜,是媽媽做的炒土豆絲,雖然簡單,但卻不平凡,因為這道菜是我長大成人的強有力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