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身份證編碼規則:
(1).前1、2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程式碼;
(2)第3、4位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程式碼;
(3)第5、6位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程式碼;
(4)第7~14位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數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程式碼;
(6)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
(7)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也有的說是個人資訊碼,一般是隨計算機的隨機產生, 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校檢碼可以是0~9的數字,有時也用x表示。
表示如下:
dddddd yyyymmdd xx p y
其中dddddd為地址碼(省地縣三級)
yymmdd 為出生年月日
xx順號類編碼
p性別
y校檢碼
所以,單單後四位相同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另外,由於舊版15位編碼身份證當時條件有限,消重機制不是電子化,所以,全國範圍內據說有完全同號的好幾百萬。
只有後四位相同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吧
二代身份證編碼規則:
(1).前1、2位數字表示:所在省份的程式碼;
(2)第3、4位數字表示:所在城市的程式碼;
(3)第5、6位數字表示:所在區縣的程式碼;
(4)第7~14位數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數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程式碼;
(6)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
(7)第18位數字是校檢碼:也有的說是個人資訊碼,一般是隨計算機的隨機產生, 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校檢碼可以是0~9的數字,有時也用x表示。
表示如下:
dddddd yyyymmdd xx p y
其中dddddd為地址碼(省地縣三級)
yymmdd 為出生年月日
xx順號類編碼
p性別
y校檢碼
所以,單單後四位相同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另外,由於舊版15位編碼身份證當時條件有限,消重機制不是電子化,所以,全國範圍內據說有完全同號的好幾百萬。
只有後四位相同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