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北農人

    明天是2020年的7月16號了,也就是進入初伏,入伏在我們這邊還有吃水餃的習俗。說到入伏我們就得來談談入伏所注意的一些生活禁忌,在農村俗稱有六怕,咱們來看看有那六怕。

    第一,怕涼。夏季天氣炎熱,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喝冷飲,吃冰糕,吃涼麵等涼性食品,夏天還有很多人吃水果前習慣在冰箱裡放置一段時間,拿出來吃有一種冰涼的感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注意避免的,吃東西可以涼,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腸胃情況。很多人一吃涼食品就出現拉肚子,肚子疼等症狀。所以在夏天入伏以後不要貪涼,貪涼不僅會危害我們的身體,還會導致我們農村人出現幹農活時渾身沒勁的症狀。

    第二,怕冷風。進入七月也算是迎來了高溫天氣,此時我們是多麼希望找一個涼快舒適的地方度過這個夏天。現在的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安裝有空調,風扇。在農村很多的小夥伴喜歡整天待在涼快的空調屋裡,我們大家都知道空調的冷風溼氣比較重,尤其水冷空調更為厲害。一些關節不好的儘量少吹空調,很容易引發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對於風扇也不要長時間吹,有很多人出現吹一夜風扇,第二天早上起來嘴歪斜的情況,再者風扇長時間吹會使人渾身沒勁,甚至出現腰疼的現象。

    第三,怕高溫。在我們家鄉這邊這時正是玉米拔苗,除草,打藥的時候,乾旱的時候還需要澆水,頂著烈日干活很容易引發中暑。下地幹農活儘量避開高溫時間段,以免引發中暑。

    第四,怕浮躁。天氣炎熱人的內心也比較浮躁,尤其那些急性子的人,天氣熱,導致他們內心焦慮,很容易跟人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可能屁大點事都會引發不必要的衝突,夏天天氣熱但內心要保持冷靜。把心態放平和,遇事情多思考。

    第五,怕衛生條件差。夏天氣溫高,很多食品容易變質,發黴。一些垃圾很容易發酵,垃圾亂扔,容易滋生細菌,蚊蠅亂飛,很容易把細菌傳染到人。農村的庭院裡要勤打掃,保持乾淨衛生,平常食物殘渣要及時倒掉。切菜板,生熟肉案板要分開。

    第六,怕精神狀態不佳。夏天氣溫高,人們容易出現犯困,並且渾身沒勁的症狀,不願意幹農活,願意多睡點覺。幹農活要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精神萎靡耽誤工作進度,並且容易出錯。此時如果懶惰一點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建議適當午休,不宜多睡。

  • 2 # 悠然見東山

    導讀:入伏是指正式進入三伏天,熱到身體受不了的日子裡,農村老人說有6怕,哪6怕。有道理嗎?

    有人說入伏有六怕,這六怕不僅僅農民身體怕,就連城市人也是害怕的。三伏天應該是借勢養生的日子,如果不小心讓身體嘗試了六怕事項,有時候身體受不了。

    一怕腸胃涼。

    夏季吃冷飲時,我們會覺得神清氣爽,腸胃冰冰涼的感覺,瞬間帶走了三伏天的悶熱,一時間覺得身心都很愉悅,然而過小段時間後,我們獲得得短暫涼爽愜意會轉變成不適,原本處在高溫下的身體,突然接受到冰冷的東西,腸胃根本受不了冰火兩重天,一定會提出抗議,會疼會痛。

    二怕冷風吹。

    三伏天毋庸置疑,身體上的毛孔必定在高溫作用下敞開,如果此時吹冷風,寒氣會隨著毛孔進入身體,於是我們不僅在吹冷風后沒覺得身體舒適,相反還會覺得身體沉重,這樣的冷風從毛孔鑽入身體,帶來的是身體虛弱。

    Sunny強烈照射下,三伏天會給人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晒鹹魚一樣,我們遭受著Sunny炙烤,這樣的大日頭著實讓身體受不了,什麼中暑,什麼虛脫,都與日頭大有脫不了關係。

    四怕出力多。

    三伏天裡宜靜不宜動,農民們不能在最熱的時候,去地裡幹活時抻活,明明Sunny強烈炙烤,溫度像烤爐,此時還貪戀農活,身體會出汗,出大汗,過度出力會導致身體虛脫,因此不要幹出力大的活。

    五怕環境髒。

    夏天穿的衣服少,而且毛孔都會開啟,因此家裡的居住環境一定要保持乾淨清爽,髒亂會比較容易滋生細菌,身體裸露的面板比較容易會被感染。

    六怕休息不好。

    夜裡不睡覺,白天睡不著,加上天氣悶熱,心情肯定是不舒服,夏天陽氣太盛,休息不好的人容易爆發脾氣,也會全身無力,所以一定要好好休息,養足精力,做個健康的人。

  • 3 # 宗元三農堂

    明天就是7月16日今年的三伏天第1天,可以說明天開始就迎來了炎熱的季節,今年三伏天氣總共40天。在這炎熱的三伏天氣,農村老人常說入伏有6怕,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二怕夜外露宿!

    在野外露宿,是過去夏天人們涼快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河灘或者是一些寬敞的廣場等地方。在野外露宿最怕的是夜間毒蛇出沒的地方,一旦睡著了被毒蛇咬傷,有可能會造成生命之憂。所以儘量不要在夜間外面露宿。

    三怕久旱不雨!

    在三伏天農村就有一種說法,5天一小旱,10天一大旱。所以在三伏天氣裡基本上三天五天的要下一場雨,否則就會出現乾旱的天氣,特別三伏天氣太陽直射,蒸發非常的快,一旦出現長時間乾旱,就會使得莊稼有可能被幹死的現象發生。

    五怕天熱懶惰!

    三伏天氣,溫度非常的高,人一旦活動或者是勞動就會流汗,這樣容易造成人們出現懶惰的思想,一些人不願意出門幹活,就待在家裡宅著。這樣就使得一些人形成了懶惰的思想,對於身體健康是極其不利的,儘管天氣炎熱,汗水流的比較多,但也要適當的運動或者勞動,能夠鍛鍊人的身體。

    六怕中暑脫水!

    由於夏天比較顏色,有時在烈日炎炎情況下也需要勞動,特別那些在城市裡打工的農民工,在建築工地的農農民工,即便是天氣再炎熱,汗水溼透了衣背,但他們必須努力的勞動,這個時間有可能出現脫水的現象,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果高溫過度有可能會中暑。

  • 4 # 故黃行

    明天是7月16日,陰曆5月26,夏至三庚入頭伏,明天就是入伏第一天。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初伏 7 月 16 日至 7 月 25 日,為 10 天;中伏 7 月 26 日至 8 月 14 日,為 20 天;末伏 8 月 15 日至 8 月 24 日,為 10 天。

    氣溫高、氣壓低、空氣溼度大。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對於我們農民來說,入伏以後,天氣炎熱,降雨頻繁,夏秋莊稼進入旺盛階段,是管理的關鍵時期,秋季收成就在這幾個月,但有經驗的老農常說,入伏有六怕,是哪六怕呢?

    一怕天旱無雨。夏季莊稼由苗期進入生長期,農作物對水分需求大,如果伏天降雨少或者不降雨,就會出現伏旱,影響農作物生長,如果長期降雨少,勢必影響收成。2018年,我們這邊伏旱,玉米都卷葉了,乾巴巴的,中午打蔫,幸虧後來下了一場雨,否則就要澆水抗旱。

    四怕落“病根”。很多 “ 病根兒”是 "三伏天 落下的。入伏後 " 桑拿天 " 也將頻繁出現,農民在田間勞作,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常年風裡去雨裡來,很多老農落下了風溼、腰椎盤突出等狀況,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

    六怕直接衝冷水澡。炎熱的夏季,喜歡用冷水洗澡,沖澡以後感覺很爽,但是人體經過冷水的刺激,會產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等一系列刺激反應,對心臟、血壓產生不利影響。在田間勞作後,最好先休息 30 分鐘,待身上熱量散發後,或用毛巾擦拭,再洗澡。水溫不要太高,以 36~39 ℃為好。

    在三伏天,我們農民不僅要管理好莊稼,更要愛惜自己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們說說,是不是這樣呢?

  • 5 # 史海閒聊

    老農常說“入伏有6怕”,到底是哪6怕呢?

    前段時間,人們就在計算著入伏的時間,現在大家都“嚮往”的三伏天已經來了,而且我們也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天氣的確是在慢慢地變熱。因為Sunny的強烈,導致在室外工作的人,經常都提不起精神,頂著大太陽依舊艱難的在工作。每當入伏,人們就會通過不同的渠道去進行避暑,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夠了避暑的習俗,老農常說“入伏有6怕”,6怕包括什麼,你最怕哪個?大家又知不知道呢?如果不知道,下面就來看看。

    2、怕髒

    夏天的颱風天比較多,颱風的來臨,肯定就會有雨水的補充,這個時候房子和院子都會特別潮溼,許多食物擺放久了就會變質腐爛,排水系統不好的地方,還會有積水。這樣的環境會滋生許多病蟲,農民不希望有這些病害的出現,就特別怕髒的環境。

    3、怕冷風吹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人們都想不同的辦法去乘涼,有的人家裡沒有空調,為了能夠省電,還會跑到院子裡去睡覺,可是熟睡之後,晚上的風會比較冷,這種時候,冷風吹進人的身體裡,會讓人的身體變得不適,各種風溼病也就此產生。

    4、怕貪涼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每當來到夏天,人們的食慾就會很差,即便有很豐盛的菜餚放在面前,也覺得吃不下去,然後還特別喜歡吃冷涼的東西。但是腸胃不好的人,一吃冰涼的食物就會拉肚子。因此,在這個季節裡,一定要改掉貪涼的壞習慣,注意飲食就特別需要,畢竟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有一個好的身體。

    5、怕日頭大

    天氣無論再炎熱,農民也依舊要出去工作,而且這個時候剛好又是作物生長的最關鍵時期,農民肯定要早早的出去幹活,這個時候最怕就是日頭太大,容易耽誤農活的進度。

    6、怕懶惰

    人們的精神會因為溫度的升高人變得散漫,尤其是在下午,特別想休息,如果不能夠靜下來休息,就會犯困。所以,對於農民而言,最害怕的就是這種懶惰的想法,一旦出現了懶惰,農田的莊稼收成就會不好。

    老農常說“入伏有6怕”,6怕包括什麼,你最怕哪個?

  • 6 # 生活情感日記

    對於長時間在田間地頭耕種的老農們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極端的天氣變化。

    尤其是像高溫,對於本身就需要消耗勞動力的農民來說,真正體會什麼叫“汗流浹背”?

    所以入伏是農民特別關注的一個節氣,因為入伏後天氣會變得更熱,太陽的灼晒強度更高。

    大中午出去耕種真的會中暑,人也受不了。

    入伏就是進入三伏天的意思,三伏天一般是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最潮溼悶熱的日子。

    農村覺得三伏天的“伏”是“伏邪”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簡答說就是,入伏後進入三伏天,外界氣溫是相當高的,大家出行或休息都要格外注意。

    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

    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的天數是不固定的,一般夏至到立秋有4個庚日,中伏10天,如果有5個庚日的話,那麼中伏就有20天。

    初伏從7月16號到7月25號,也就是從農曆5月26號到農曆6月5號,一共10天。

    而農村對於入伏有習俗說是“入伏有6怕”,那麼到底是哪6怕呢?一起來看吧!

    一、怕不熱

    入伏不熱,沒有明顯冷熱溫差,這對農作物來說影響很大。

    入伏不熱農作物很難結果實,只有在冷熱溫差之後積累一定的溫度,莊稼才能結果,果實才有可能成熟。

    三伏天是最熱的時間,為五穀雜糧發育果實飽滿提供了比較優質的氣候條件。

    如果這個時候接連出現陰雨天,氣溫又偏低,那莊稼可能就生長不好,籽粒很難飽滿,導致秋收作物欠收。

    所以農村也常說“三幅不熱,五穀不收”。

    我爸媽也常說,老天會做天,知道啥時候熱,啥時候冷,以此來滿足農作物的生長。

    故而,三伏熱才是正常,不熱才不正常。

    二、怕乾旱

    三伏天雖說要熱才正常,但不代表熱就會帶來乾旱。

    溫度高,降雨多,三伏天可能太陽很大,氣溫很高,但雨水也比較充足。

    可能早上還是大太陽,下午就雷雨不斷。

    但如果出現農俗常說的“夏至鳴雷旱三伏”,在三伏天遇到只打雷不下雨的天氣,本身三伏天氣溫就高,如果還不下雨的話,就很可能鬧乾旱。

    我老家種水稻的話,三伏天遇到稻花楊花,需要Sunny進行光合作用,但因為水稻根部需要水,所以如果都幹開裂了,那水稻產量就會受到影響了。

    三伏天是農作物生長的旺季,需要溫度、光照和充足的水分。

    害怕不熱,但也怕久晴不雨。

    如果外界氣溫很高又不下雨,地面水分蒸發很快的話,就會遇到伏旱。

    所以這時候不僅擔心不熱,農作物不能結果,還會擔心伏旱,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三、怕中暑

    上面兩點是針對農作物說的,而對於耕種的農民來說,外出勞作當然害怕中暑。

    入伏後,農民們外出耕種一定要注意時間。

    中午12點,到下午3點,最好還是待在家別出門。

    不僅是高溫容易中暑,這個時間點因為氣溫高,蛇也很喜歡出沒,萬一被咬傷就不好了。

    而且農村大家也知道,哪怕是去割草,也要注意,早上割草遇到土蜂,因為露水讓土蜂們的翅膀潮溼,不太能飛得起來,人還能逃走。

    但要是大中午,那時候是土蜂攻擊最強,本來就易中暑,還被土蜂蜇一下就難受了。

    所以怕中暑是提醒農民朋友們調整好耕種時間哦~~

    四、怕高溼

    入伏後不僅有高溫,天氣也很容易悶熱潮溼,冷飲、電風扇迎著臉吹,很容易讓人發熱發燒,現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大家更要多注意。

    溼氣還很容易進入體內,水溼固脾,消化障礙的話,脾胃也會不舒服。

    還容易引發積水和食慾不振等反應,大家飲食上需要多注意。

    一到夏天很多男人喜歡赤裸著上身,對於在田間地頭的農民朋友們來說,這是隨處可見的了。

    但農俗說“入伏有6怕,最怕日頭鮮”,就是說,入伏後最怕光膀子和喝冷的東西。

    貪涼舒服一時,但對身體並不好,有的還會把汗出透,但過量出汗也容易導致人身體紊亂,影響健康。

    三伏天蛇很喜歡出動,尤其是中午最熱的時候,農村很多泥巴路上總能看到蛇平躺著在路上晒太陽。

    但因為三伏天實在潮溼悶熱,蛇也愛找涼爽的地方呆一下。

    所以入伏了,大家也要注意防蛇進家門哦~~

    入伏後氣溫氣候各方面都有很大改變,農民朋友們耕種或外出都要多加註意哦~~

  • 7 # 家在南鄉

    今天是2020年的7月15號,明天7月16號就開始入伏了,也就是農曆的五月二十六,在我們當地農村有“入伏餃子立秋面”的說法,所以今天買好豬肉,準備明天包餃子吃。常聽村裡老農說“入伏有6怕”,到底是指的哪6怕呢?

    對放假的孩子來說,農村的廣闊天地可真是玩耍的天堂。無論家裡的爺爺奶奶們看得再緊,也得千方百計鬥智鬥勇的避開大人的管束,出去遊玩一番。在街上結伴遊玩也罷了,怎麼能代替水裡捉魚摸蝦,洗澡嬉鬧這樣的樂趣呢?所以入伏後孩子的安全問題要放在首位。

    其次炎炎夏季,不論去山裡幹活,還是呆在家裡,往往稍一活動就滿頭大汗。老人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渾身冒熱汗的時候,千萬不能立刻用冷水洗澡。最起碼先休息半小時,或者實在著急的用手抹去額頭的汗液,或者用毛巾擦乾冒汗的部位。用老人的話來說抹汗是讓張開的毛孔關閉,這時間再洗溫水澡就可以了。

    第三入伏以後儘量少吃冷飲,尤其是孩子們原本驕弱的腸胃,大汗淋漓的高溫環境,這時候再來支冰激凌,或者冷凍好的冰水之類的冷飲,這對於腸胃來說是大忌,突然受涼刺激,容易引起各種炎症。

    第五從室外到室內,不要長時間吹空調。空調是好東西,它能按照理想預設溫度,把室溫調整到四季如春。炎熱的夏季,從室外到空調屋,切忌不要吹得太久,溫度和室外的溫差不要差得太大。夏季出汗原本也可以防病除溼,對於一些陳年老病,習慣於“冬病夏治也是這個道理。

    第六室外劇烈運動後,比如打籃球、踢足球或者打羽毛球、跑步等,身體缺失大量水份時,切忌大口大口快速喝水,先要小口慢慢吞嚥小半瓶水即可,等心跳和呼吸恢復到正常頻率,方可再次喝水。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喝淡鹽水或者綠豆湯均可。

  • 8 # 使用者鄭昌榮

    ”農村老話入伏有六怕,六怕不僅農村適用,城市也適用。一怕腸胃涼;二怕冷風吹;三怕日頭大;四怕不勤勞;五怕心不清;六怕環境髒”。

  • 9 # 三農補貼政策

    今天就是今年三伏天的第一天了,可以說今天開始就迎來了炎熱的天氣。記得小時候奶奶跟我說過“入伏有六怕”,那你知道這六怕是哪六怕嗎?

    1.怕天熱貪涼

    因為三伏天非常炎熱,空氣溼度高,人們幾乎成天吹空調電扇。這樣雖然可以帶來涼爽,但是很容易帶來一些疾病,比如關節疼痛或者是感冒等等。所以我們還是要儘量避免一直在空調下面吹,以免患上現代病:“空調病”。

    2.怕野外露宿

    在過去,由於沒有空調電扇這樣的降溫方式,所以人們只能選擇在野外露宿來納涼。尤其是喜歡在河邊、樹下、屋頂等寬敞涼快的地方。但夜晚是毒蛇毒蟲的時間,所以在野外露宿最怕的就是被咬傷中毒,嚴重的可能會威脅到性命。所以最好不要在夜間野外露宿。

    3.怕久旱不下雨

    在三伏天,基本上三五天就要下一場雨,否則就會幹旱。野外三伏天太陽直射時,水分蒸發得特別快,一旦長時間不下雨,就會讓莊稼枯死。這放在農民身上就是很嚴重的打擊了。不過好在現在科技發達,現在基本不會造成很大威脅。

    4.怕下雨不晴

    雖然前面說了在三伏天裡一直不下雨是不好的現象,但物極必反,一直下雨也是不行的。要是長時間下雨不晴,會使病蟲害頻繁發生。要是降水量大還可能引起洪澇災害。而且溼氣太重會讓人感到悶熱,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5.怕天熱懶惰

    三伏天,天氣炎熱,人們稍微乾點活就會汗流浹背,這樣容易讓乙烯二產生不願意幹活的懶惰思想,只想在家躺著。更缺乏運動,所以反而會導致身體更加疲憊。

    6.怕脫水中暑

    三伏天炎熱,但活還是得幹。在炎炎烈日下勞動,要是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導致脫水中暑。特別是在建築工地的農民工們。不管大家是什麼工作,在夏天都不要忘了及時補充水分。讓身體保持著良好的狀況。

    這就是今天總結的三伏六怕了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今天就入伏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高溫下的自我保護,避免出現中暑情況。在家也要保持良好作息,適當鍛鍊,有助於增強體魄。切記不要太貪涼,以免患病。#2020金稻穗計劃#

  • 10 # 鄉村波比

    現在已經進入三伏天氣,從今天入伏開始,天氣也就達到了一年中最炎熱和潮溼的季節。入伏經常高溫溼潤,因此在這個長達40天的三伏天裡面。我們如何需要做好應對三伏天天氣的準備。在農村人們常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習慣,而在三伏天確實需要好好鍛鍊,增強體質。人們常說“入伏有6怕”,到底是哪6怕呢?

    怕感冒

    三伏天天氣比較炎熱,而且空氣中水分比較多。人們如果一天忙碌多了,身體排汗就會增多,這樣整個身體就感覺黏糊糊的不舒服。因此很多人就減少穿戴衣服物,同時有一些男生還會光著膀子。

    雖然天氣炎熱,但是三伏天天氣也更加多變,特別是現在不少地區受到強對流天氣影響,突發降雨也比較頻繁。而這樣就很容易因為突然的降溫而導致感冒的發生。

    怕內熱

    三伏天裡空氣水分多,而且氣溫高。這時候如果平時在這個時候吃的食物比較辛辣,或者吃的食物熱量比較多。消費者就很容易出現內熱的現象發生。這樣對身體也有不少影響,因此應該及時的補充體內水分,少吃辛辣,可以喝一些綠豆粥。

    怕睏倦

    三伏天時間裡,天氣悶熱潮溼。這樣很多人工作就感覺比較乏困,而且容易疲勞和發生瞌睡的現象,從而影響工作質量。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多多鍛鍊,增強體質,合理休息,養好精力。這樣才能在三伏天中走出“困”境。

    怕午睡過長

    三伏天裡,很多時候我們上班回家進行午休,如果沒有及時調整鬧鐘,那麼就很容易出現睡過頭的現象。一覺醒來已經錯過了上班的時間,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在三伏天時間段裡更應該要注意,以免耽誤工作。

    怕生活懶惰

    三伏天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影響,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導致天空晴朗少雨,這樣Sunny照射也就更加強烈。通過地面散發的熱量也就更多,人們也就越感覺到悶熱和困頓。這樣漸漸的就會變得沒有激情和懶惰,這是需要提防的。

    怕會中暑

    三伏天炎熱時間比較長,如果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長期在外活動。那麼有可能會出現中暑的現象,這樣是很危險的。因此三伏天高溫時節出門最高要佩戴降溫物品,以防萬一。

    今年的三伏天是從7月16日一直持續到8月24日,一共40天。“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三伏”,因此農村老人常告訴我們飲食上要“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栽白菜。”。

  • 11 # 布衣小農人

    ”夏至三庚數頭伏“,古書上記載,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當數到第三個“庚日”時,就是入伏的開始,而今年的夏至日是陽曆6月21日,兩個庚日之後就是7月15,所以7月16就是今年入伏第一天。那麼大家都知道入伏之後氣溫會明顯上升,事實也確實是如此,今日南方最高溫度高達40℃,而北方也是突破了30℃,這只是一個開始,在這為期40天的伏天裡,氣溫會越來越高,那麼,在這麼熱的伏天,大家是否有什麼要注意的呢?下面小農人就總結了6個大家都比較“怕“的情況。

    一,怕心情焦慮

    人的焦慮主要就是非自主神經中的交感神經在作怪,天氣乾燥,勢必會讓人們產生不好的負面情緒,同時也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天熱就會上火,人一旦有火就會交感神經興奮,一旦交感神經大於副交感神經,人們就會有一種焦慮的心情,這時幹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吃什麼都沒胃口,所以,入伏之後一定要注意多喝水緩解這種焦慮的心情。

    二,怕多喝水

    人每天喝水有一個極限,一旦突破這個極限那麼就會容易產生水中毒現象,但在伏天人們的體能在消耗,而且每天出的汗水也會非常多,所以喝水成了補充體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一定要注意這個度,所以為了防止喝水喝多對人身體有傷害,一定要記住節制的喝水,不要造成傷害。

    三,怕天熱懶惰

    三伏天熱這個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會在三伏天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懶惰,身體需要運動,如果因為怕熱而不動彈,那麼身體裡的脂肪就會囤積,而且很多身體的內臟也會變的懶惰不運動,很容易造成身體的損傷,所以一定要運動,哪怕熱也要動彈,不能懶惰。

    四,怕冷水沖澡

    這個事情也算是一個常識,很多人認為天氣熱,直接用冷水洗澡可以直接抵消這些熱量,這是個錯誤的認識,天氣熱的情況下,用冷水洗澡會很容易刺激人體的,這時候就會產生心跳加速的情況,輕一點會肌肉產生不適感,如果衝擊過大可能會對人體內臟造成損傷,所以不管多熱一定要用溫水或者熱水洗澡,切莫用涼水洗。

    五,怕太陽晒

    這個怕應該是大家的共識,但很多人自以為是,總是認為自己的身體素質比別人的好,長時間頂著高溫勞作,幾天還行,如果時間長了面板晒傷是小時,一旦高溫讓身體承擔太高強的壓力,那麼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尤其是眼睛,所以一定要避免高溫勞作,可以選擇在溫度適當的時候進行勞作。

    六,怕冷風吹

    伏天的溫度很高,一旦人們已經適應這個環境,那麼身體也就沒有大礙了,但有些人為了涼快,吹空調、吹風扇,時間長了都離不開這些工具,如果有條件還可以,但也不是絕對的安全,好多例子都發生過,比如吹空調吹的口眼歪斜的,吹風扇吹風溼的,這都是有風險的,所以一定要儘量順其自然。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是否對入伏的6個“怕”有了更深的瞭解呢,今年的伏天是40天,在這40天裡,氣溫會越來越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切莫貪圖一時爽而傷害了身體,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伏天。

  • 12 # 小馬話三農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經到了三伏天。三伏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空氣最潮溼的日子,再加上今年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今年的三伏天要格外的煎熬。在農村中關於三伏天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養生有關,比如老農常說的“入伏有6怕”,那麼入伏後怕哪六件事情呢?

    一怕吹冷風。

    一進入三伏天,不僅白天氣溫高,就連晚上也是悶熱無比,由於以前家家戶戶沒有電扇和空調,一到了晚上人們都喜歡到村口納涼來降暑氣。如果天氣過於炎熱的話,很多人還喜歡晚上在院子或房頂上睡覺,雖然夜晚的涼風會讓人睡的很舒服,但是由於晚上的風太涼太潮,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身體不適,引發風溼等疾病。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空調和電扇,晚上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在院子或房頂上睡覺,但是在開電扇或開空調睡覺時,不要將溫度定的太低,也很容易生病。

    二怕貪涼。

    炎炎夏日冷飲最受人們的喜愛,吃冷飲雖然可以讓人在短時間內涼爽起來,但是吃太多的冰冷的食物,很容易引發胃腸疾病,比如胃疼、拉肚子等,尤其是脾胃較弱的老人和小孩,所以在入伏後要少貪涼。

    三怕日頭大。

    三伏天天氣炎熱、降雨多,農作物進入到快速生長的關鍵期。充足的Sunny和雨水不僅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雜草長勢也很迅速,勤勞的農民會及時將田間的雜草鋤掉,以免雜草和莊稼爭奪養分。農民在田地裡幹活時最好在一早一晚天氣較為涼爽時幹活,避免在正午太陽正足的時候幹活,以免中暑暈倒。

    四怕髒。

    三伏天空氣溼度大,細菌滋生迅速,像隔夜菜、隔夜飯、穿髒的髒衣服等等,都有可能被細菌所感染。所以在進入三伏天后,我們要格外注意衛生問題,以免滋生的細菌影響我們的健康

    五怕焦慮。

    天氣一熱,很多人的脾氣也變得不好起來,常常會因為一件小事而大動干戈,這就是焦慮的典型體現。其實吵架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引發不必要的衝突,所以即便是天氣炎熱,我們也應該將心態放平穩。

    六怕熬夜。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熬夜,三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睡眠質量會變差,如果在繼續熬夜的話,不僅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嚴重時還會導致身體毒素無法排出體內而引發疾病。

    今天就已經進入到三伏天了,天氣會越來越炎熱,雨水也會越來越多,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入伏有6怕”要謹記在心,才能平安度過今年的超長三伏天。

  • 13 # 遠方YF

    前段時間,人們就在計算著入伏的時間,現在大家都“嚮往”的三伏天已經來了,而且我們也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天氣的確是在慢慢地變熱。因為Sunny的強烈,導致在室外工作的人,經常都提不起精神,頂著大太陽依舊艱難的在工作。每當入伏,人們就會通過不同的渠道去進行避暑,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夠了避暑的習俗,老農常說“入伏有6怕”,6怕包括什麼,你最怕哪個?大家又知不知道呢?如果不知道,下面就來看看。

    氣溫升高,天氣逐漸變得燥熱,那人的脾氣也跟著變差,一旦發生了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就會特別煩躁,焦慮的心態會讓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提不起興致,同時極其容易脾氣爆發,夏天就最害怕被焦慮取代本應該有的好心態。

    夏天的颱風天比較多,颱風的來臨,肯定就會有雨水的補充,這個時候房子和院子都會特別潮溼,許多食物擺放久了就會變質腐爛,排水系統不好的地方,還會有積水。這樣的環境會滋生許多病蟲,農民不希望有這些病害的出現,就特別怕髒的環境。

    第三個:怕冷風吹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人們都想不同的辦法去乘涼,有的人家裡沒有空調,為了能夠省電,還會跑到院子裡去睡覺,可是熟睡之後,晚上的風會比較冷,這種時候,冷風吹進人的身體裡,會讓人的身體變得不適,各種風溼病也就此產生。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每當來到夏天,人們的食慾就會很差,即便有很豐盛的菜餚放在面前,也覺得吃不下去,然後還特別喜歡吃冷涼的東西。但是腸胃不好的人,一吃冰涼的食物就會拉肚子。因此,在這個季節裡,一定要改掉貪涼的壞習慣,注意飲食就特別需要,畢竟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有一個好的身體。

    第五個:怕日頭大

    天氣無論再炎熱,農民也依舊要出去工作,而且這個時候剛好又是作物生長的最關鍵時期,農民肯定要早早的出去幹活,這個時候最怕就是日頭太大,容易耽誤農活的進度。

    人們的精神會因為溫度的升高人變得散漫,尤其是在下午,特別想休息,如果不能夠靜下來休息,就會犯困。所以,對於農民而言,最害怕的就是這種懶惰的想法,一旦出現了懶惰,農田的莊稼收成就會不好。老農常說“入伏有6怕”,6怕包括什麼,你最怕哪個?

  • 14 # 趴窗看雨的小龜

    今天,2020年7月16日入伏了!2020年的三伏天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如下:

    1、初伏:從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五月二十六)-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五)。

    2、中伏:從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農曆六月二十五)。

    3、末伏:從公曆2020年8月15日(農曆六月二十六)-2020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初六)。

    跟去年相比,三伏天晚了4天。一入伏,天氣便會持續高溫,空氣溼度也會逐漸增大,身上容易出汗,而且經常粘粘的,北京人把三伏天形容為“桑拿天”,還有些朋友把這種高溫溼熱的天氣形容為“像蒸包子的籠屜”。不過夏天就要有夏天的樣子,酷暑也是人生中需要經歷的大自然對我們的考驗,老農常說“入伏有6怕”,到底都是哪6怕呢?

    1:怕中暑

    對於在室外工作的人來說,高溫溼熱很容易讓人汗流夾背,出汗增多,再加上飲水又不夠的時候,人很容易虛脫中暑。對於農民朋友來說,三伏天地裡的農活又重:光除草、追肥就忙不過來。如果一旦中暑,在田地裡地方大人煙稀少的地方很難及時被發現,因此非常會影響到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2:怕雨水多發生洪澇夏天雨水很勤,有時一連幾天都會下雨,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城市,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因雨水過多而發生洪澇災害,很可能會導致莊稼減收或者絕收,一年的辛苦就在這短短几天付之洪水…而且,經常下雨也會讓河水、水庫等水量上漲,放暑假的孩子們也容易被吸引去游泳、釣魚,即使家長和學校等多方面一再勸阻和教育,每年夏天發生的兒童溺水身亡的事件依舊層出不窮,令人惋惜。再者,陰雨連綿,家裡的衣服被子等很容易返潮,讓人坐著睡覺都不舒服,很容易生病。

  • 15 # 春夢秋雲

    老農說入伏有6怕,這裡農民朋友根據實際經驗:對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生長所產生的影響,以及高溫對人體健康產生哪些不良反映所提出的幾點擔憂,那麼到底都有哪些呢?

    一久旱和久澇,我們知道旱澇對農作物生長都會不利的影響,如何做到旱澇保收這就要我們做到旱時要勤灌溉,澇時及時清溝排水,這是保產的關健。

    二怕高溫,高溫有時對作物生長也會有影響,例如水稻抽穂揚花期如果遇到久旱高溫會對水稻收成有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我們在選種和播種時間上採取措施,可以選用些抗高溫品種,儘量錯開高溫時抽穂揚花期。

    三防中暑,近幾年中暑人數逐漸增多,尤其是那些有高血糖,血脂的慢性病患者儘量避免在中午高溫時外出活動和工作,

    四怕吃隔夜食品,伏天高溫食物很容易腐爛變質,吃了這些食品往往會容易引起中毒和腸道疾病,所以要儘量吃些新鮮食物。!

    五防雷電,伏天是雷雨多發期,很容易出現觸電事故,雷雨天氣要儘量避免外出,不能在高層建築下和大樹下避雨。

    六防溺水,夏天正值孩子放暑假的時候,也是游泳的黃金季節,孩子溺水事件頻繁發生,農村池塘,湖泊眾多,很難管理,溺水已經成為孩子出事的頭號殺手,也是令家長朋友最為擔心的事,近些年溺亡事故不斷髮生,這是件非常可怕的事。

    總之伏天令人害怕擔心的事遠不止六件,這需要大家謹慎對待,才能過好一個完美的夏天。

  • 16 # 嗨嘍農村娃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現在已經到了一年之中最熱最悶的三伏天,今年三伏天有四十天的時間。在沒有空調的年代,三伏天不僅高溫炎熱而且蚊蟲頗多,可以說是最難熬的日子。

    進入三伏天,天氣越來越炎熱,雨水也變得多了起來。在農村,一直流傳這樣的老話“入伏有六怕”,那六怕指的是什麼呢?

    一,“入伏有六怕,最怕日頭鮮”

    入伏後,天氣高溫炎熱,夏季天氣最高氣溫會突破40℃大關。這時候的太陽不僅毒辣,紫外線強對人體面板傷害極大可能誘發面板疾病的發生。同時,對於戶外作業的建築工人、勞動者,長時間暴晒消耗體力極大,容易出現高溫中暑。

    二,最怕喝水快

    夏季人體出汗比較多,水分缺乏很多人習慣喝水大口大口速度很快。喝水太快,在腸道被吸收,會引起血液迴圈加快,血量增加。對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容易出現胸悶、氣短症狀,嚴重的還會導致心肌梗死。

    三,腸胃最怕涼

    夏季高溫炎熱,人們都有吃冷飲、喝冰水的愛好,但食用過多容易刺激胃黏膜,誘發腸胃疾病的發生。另外,入伏後溫度升高,食物黴變更快,各種細菌、病毒滋生,需要更加註意飲食安全。

    四,最怕孩子下河游泳

    夏季雨水較多,河流溝渠水位暴漲,不少孩童喜歡下河游泳。但是,夏季也是農村溺水事故多發的季節,父母在中小學暑假期間要加強孩子的監管,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怕大旱

    夏季高溫炎熱,是農作物生長旺盛期,水分蒸發快。如遇到乾旱少雨年份,會造成農作物減產絕收,人畜飲水困難。農民朋友是非常擔心遇到三伏天大旱的。

    六,怕冷風吹

    在三伏天,有些人為了圖涼快會整晚開著空調、風扇睡覺。當人進入深度睡眠後,肌肉鬆弛,毛細血管擴張,抵抗力下降很容易遭受風邪的侵襲。過分貪涼,容易誘發面癱、感冒等疾病,尤其是對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孕婦、產婦等人群特別重要。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三伏天大家也感受到了高溫潮溼的桑拿天。在炎熱夏季,大家更應該注重生活細節,避免疾病的入侵!

  • 17 # 皖北小眼歌

    怕情緒焦慮

    入伏後,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煩躁,心裡發悶,非常容易因為焦慮引發心理疾病。如何保持良好心態,克服焦慮顯得非常重要。

    怕著涼、感冒

    由於到了三五天以後,整個空氣中的水分比較高。同時由於季風性氣候的影響,中國大部分天氣都是持續悶熱高溫。這時候很多人如果不注意,特別是在出大汗以後沒有及時穿上衣服。那麼這時候就很容易著涼,從而引發疾病。

    怕降溫

    雖然在三五天當中,整個天氣是比較悶熱的。但是由於每年的氣候條件不一樣,這時候也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那麼天氣也會出現反常。這對於農作物來說生長是極為不利的,每年的稻村還嚴重的話,就會導致很多農作物減產。特別是現在的玉米、小麥、水稻正在生長的時期。

    怕乾旱

    農村老人常說“夏至鳴雷旱三伏”,就是說在下次這一天如果是電閃雷鳴,那麼到了三伏天氣將會出現持續的乾旱。這雖然是一個普通的俗語,但是都是通過農村人們的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如果出現乾旱對於農作物來說這個時候也是非常不利的。

    怕吃生冷食物

    雖然在三伏天裡面氣溫很高,但是這個時候還是不宜多吃特別傷人的食物。但對於腸胃的刺激影響比較大。如果身體不好,還會導致出現各種腸胃疾病。因此在三伏天的日子裡,對於吃生冷食物要適度,不能暴飲暴食。

  • 18 # 秉燭讀春秋

    今天7月16日,是入伏的第1天,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就進入三伏天,酷暑炎熱的日子來了。

    有道是“頭伏有雨伏伏雨”,今天入伏是個晴天,估計以後雨水少吧。

    我們這裡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炒雞蛋”之說。

    “六怕”第一怕是指怕著涼。到了夏天人們都喜歡吃涼東西,比如涼麵、涼飲、涼啤酒等,尤其是大汗淋漓到了屋內,仰脖就喝涼飲料,這樣對身體傷害很大。

    時間一長脾胃承受不住,就會造成脾胃不和,長此以往,人就會精神萎靡,不想吃東西,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賴夏”。

    有的地方在入伏的這天稱一下小孩的重量,意思是防止小孩生病。

    第二怕冷風吹。一些年輕人夜裡睡覺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電扇一整天開著。

    如果夜裡人睡著後,電扇正對著人的臉部吹,到第2天人起床就會發現得了“吊線風”,也就是口歪眼斜,其實就是“小中風”。

    第三怕日頭毒。農民要到地裡幹活,要到工地上搬磚,入伏以後天氣越來越熱,為了養家餬口,再熱也不能待在家裡,此時農民最怕的就是太陽又大又熱。

    第四怕懶惰。農村有句俗語叫做“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也就是說到了夏天人們無精打采。如果懶惰不活動就會加劇這種狀態,人一活動也就驅走了睡意和疲勞感,然後調整好睡眠時間,夏天適宜早睡早起,如此以來工作效率提高,精神為之煥然一新。

    在熱天容易出現“路怒”的現象。這都是天氣炎熱使人急躁產生的矛盾。

    有句話叫做“心靜自然涼”,凡事想開一點,不爭不搶,坦然面對。這樣就不會產生急躁心情了。

    第6怕髒,已經入伏了,天氣越來越熱,細菌繁衍滋生很快,如果不注意衛生就會吃出病,有句話叫做病從口入。

    飲食注意衛生,環境也要講究衛生,髒亂差容易傳播病毒和細菌,所以人們怕髒。

  • 19 # 甜美小姐姐

    前段時間,人們就在計算著入伏的時間,現在大家都“嚮往”的三伏天已經來了,而且我們也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天氣的確是在慢慢地變熱。因為Sunny的強烈,導致在室外工作的人,經常都提不起精神,頂著大太陽依舊艱難的在工作。每當入伏,人們就會通過不同的渠道去進行避暑,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夠了避暑的習俗,

    第一個:怕焦慮

    氣溫升高,天氣逐漸變得燥熱,那人的脾氣也跟著變差,一旦發生了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就會特別煩躁,焦慮的心態會讓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提不起興致,同時極其容易脾氣爆發,夏天就最害怕被焦慮取代本應該有的好心態。

    第二個:怕髒

    夏天的颱風天比較多,颱風的來臨,肯定就會有雨水的補充,這個時候房子和院子都會特別潮溼,許多食物擺放久了就會變質腐爛,排水系統不好的地方,還會有積水。這樣的環境會滋生許多病蟲,農民不希望有這些病害的出現,就特別怕髒的環境。

    第三個:怕冷風吹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人們都想不同的辦法去乘涼,有的人家裡沒有空調,為了能夠省電,還會跑到院子裡去睡覺,可是熟睡之後,晚上的風會比較冷,這種時候,冷風吹進人的身體裡,會讓人的身體變得不適,各種風溼病也就此產生。

    第四個:怕貪涼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每當來到夏天,人們的食慾就會很差,即便有很豐盛的菜餚放在面前,也覺得吃不下去,然後還特別喜歡吃冷涼的東西。但是腸胃不好的人,一吃冰涼的食物就會拉肚子。因此,在這個季節裡,一定要改掉貪涼的壞習慣,注意飲食就特別需要,畢竟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必須有一個好的身體。

    第五個:怕日頭大

    天氣無論再炎熱,農民也依舊要出去工作,而且這個時候剛好又是作物生長的最關鍵時期,農民肯定要早早的出去幹活,這個時候最怕就是日頭太大,容易耽誤農活的進度。

    第六個:怕懶惰

    人們的精神會因為溫度的升高人變得散漫,尤其是在下午,特別想休息,如果不能夠靜下來休息,就會犯困。所以,對於農民而言,最害怕的就是這種懶惰的想法,一旦出現了懶惰,農田的莊稼收成就會不好。

  • 20 # 藍雪可樂

    對於長時間在田間地頭耕種的老農們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極端的天氣變化。

    尤其是像高溫,對於本身就需要消耗勞動力的農民來說,真正體會什麼叫“汗流浹背”?

    所以入伏是農民特別關注的一個節氣,因為入伏後天氣會變得更熱,太陽的灼晒強度更高。

    這樣極端的高溫天氣會迫使農民們改變原有的耕種習慣,比如趁早上和下午接近傍晚太陽不算大,還不算很熱的時候去勞作。

    大中午出去耕種真的會中暑,人也受不了。

    那麼2020年是什麼時候入伏呢?

    2020年入伏時間

    入伏就是進入三伏天的意思,三伏天一般是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最潮溼悶熱的日子。

    農村覺得三伏天的“伏”是“伏邪”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簡答說就是,入伏後進入三伏天,外界氣溫是相當高的,大家出行或休息都要格外注意。

    那麼2020年的入伏時間是哪一天呢?

    一般來說,入伏日期大多集中在7月11號到7月20號之間。

    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

    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的天數是不固定的,一般夏至到立秋有4個庚日,中伏10天,如果有5個庚日的話,那麼中伏就有20天。

    今年的入伏時間大致能確定在7月16號(農曆的5月26),距今的話還有正好7天,也就是一個星期。

    初伏從7月16號到7月25號,也就是從農曆5月26號到農曆6月5號,一共10天。

    而7月16號入伏後,要經歷40天的伏天。

    中伏的話,則是從立秋,也就是公曆8月7號開始,而中伏會出現兩個庚日。

    而末伏開始的時間則是8月15日,要一直持續到8月24日才結束。

    所以大家還是好好享受一下這幾天相對涼爽的日子吧,畢竟入伏後要熱一個多月,還是相當難熬的。

    而農村對於入伏有習俗說是“入伏有6怕”,那麼到底是哪6怕呢?一起來看吧!

    一、怕不熱

    入伏不熱,沒有明顯冷熱溫差,這對農作物來說影響很大。

    入伏不熱農作物很難結果實,只有在冷熱溫差之後積累一定的溫度,莊稼才能結果,果實才有可能成熟。

    三伏天是最熱的時間,為五穀雜糧發育果實飽滿提供了比較優質的氣候條件。

    如果這個時候接連出現陰雨天,氣溫又偏低,那莊稼可能就生長不好,籽粒很難飽滿,導致秋收作物欠收。

    所以農村也常說“三幅不熱,五穀不收”。

    我爸媽也常說,老天會做天,知道啥時候熱,啥時候冷,以此來滿足農作物的生長。

    故而,三伏熱才是正常,不熱才不正常。

    二、怕乾旱

    三伏天雖說要熱才正常,但不代表熱就會帶來乾旱。

    溫度高,降雨多,三伏天可能太陽很大,氣溫很高,但雨水也比較充足。

    可能早上還是大太陽,下午就雷雨不斷。

    但如果出現農俗常說的“夏至鳴雷旱三伏”,在三伏天遇到只打雷不下雨的天氣,本身三伏天氣溫就高,如果還不下雨的話,就很可能鬧乾旱。

    我老家種水稻的話,三伏天遇到稻花楊花,需要Sunny進行光合作用,但因為水稻根部需要水,所以如果都幹開裂了,那水稻產量就會受到影響了。

    三伏天是農作物生長的旺季,需要溫度、光照和充足的水分。

    害怕不熱,但也怕久晴不雨。

    如果外界氣溫很高又不下雨,地面水分蒸發很快的話,就會遇到伏旱。

    所以這時候不僅擔心不熱,農作物不能結果,還會擔心伏旱,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三、怕中暑

    上面兩點是針對農作物說的,而對於耕種的農民來說,外出勞作當然害怕中暑。

    入伏後,農民們外出耕種一定要注意時間。

    中午12點,到下午3點,最好還是待在家別出門。

    不僅是高溫容易中暑,這個時間點因為氣溫高,蛇也很喜歡出沒,萬一被咬傷就不好了。

    而且農村大家也知道,哪怕是去割草,也要注意,早上割草遇到土蜂,因為露水讓土蜂們的翅膀潮溼,不太能飛得起來,人還能逃走。

    但要是大中午,那時候是土蜂攻擊最強,本來就易中暑,還被土蜂蜇一下就難受了。

    所以怕中暑是提醒農民朋友們調整好耕種時間哦~~

    四、怕高溼

    入伏後不僅有高溫,天氣也很容易悶熱潮溼,冷飲、電風扇迎著臉吹,很容易讓人發熱發燒,現在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大家更要多注意。

    溼氣還很容易進入體內,水溼固脾,消化障礙的話,脾胃也會不舒服。

    還容易引發積水和食慾不振等反應,大家飲食上需要多注意。

    五、怕赤膊

    一到夏天很多男人喜歡赤裸著上身,對於在田間地頭的農民朋友們來說,這是隨處可見的了。

    但農俗說“入伏有6怕,最怕日頭鮮”,就是說,入伏後最怕光膀子和喝冷的東西。

    光膀子人們覺得散熱快,但這樣會加重身體的溼氣,寒氣更易進入體內,光膀子再對著空調和風扇,會肩膀關節疼痛,還容易患風溼。

    貪涼舒服一時,但對身體並不好,有的還會把汗出透,但過量出汗也容易導致人身體紊亂,影響健康。

    六、怕蛇進家門

    三伏天蛇很喜歡出動,尤其是中午最熱的時候,農村很多泥巴路上總能看到蛇平躺著在路上晒太陽。

    但因為三伏天實在潮溼悶熱,蛇也愛找涼爽的地方呆一下。

    有的蛇就會順勢爬進農民的屋子裡,甚至還有毒蛇,這就對人們的飲食起居造成了安全隱患。

    所以入伏了,大家也要注意防蛇進家門哦~~

    入伏後氣溫氣候各方面都有很大改變,農民朋友們耕種或外出都要多加註意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康熙收臺的時候火炮那麼猛,後來鴉片戰爭卻那麼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