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雨淚

    你說平時自己不計較得失,你好好想一想,是真的不計較,還是不敢計較,因為計較也得不來呢?

    心理書上說,對孩子的好,其實大多數都是補償自己。

    我是一名老師,平時接觸了不少孩子,我真的覺得,大人是怎樣的,孩子就是怎樣的,甚至可以說,孩子是大人內心的真實寫照。

    很多時候,我們看著一個大人覺得很好,但是孩子總有些問題,比如內向,自私,不懂禮貌,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養育人中的一個常常教育的結果。

    因為大人很會偽裝,但孩子不會。

    如果一個孩子吃得多,很多時候是大人逼的,因為大人小時候餓了肚子,他不希望孩子餓肚子,希望他吃多點,覺得吃得多就是幸福。但其實這只是強加的願望。

    我喜歡的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看見即是愛。

    你在計較孩子得失的時候,再往下思考一下,是真的在意孩子的感受嗎?還是在意的是:我沒有得到,所以希望孩子要得到?你計較的,是自己在意的,還是孩子在意的?你在計較時,真的有想過孩子也很在乎嗎?如果孩子沒有在乎,那這是誰的計較?

    你或許只是透過孩子,看見了那個想要卻不敢要,只有不去“計較”的自己,你想安慰的是那個需要慰藉的孩子。而你自己的孩子,可能卻被你忽略了。

  • 2 # 成長時光

    家長對孩子的事情患得患失這是很正常的。我們總會想大人怎麼怎麼樣沒關係,當發生在孩子身上就會很計較。其實當事情發生時,我們要想一想,我到底在意的是什麼?真的只是在意孩子的事情嗎,透過孩子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哪些需求。我們自己所在意的,是孩子真正的想法嗎?我們是否用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去對待孩子呢。

    當然我們很多的焦慮,擔心是源於我們自己內心的不夠強大,內心沒有力量。平時可以做一些提升自己內心力量的事情,改善自己的“得失”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裡皮死用恆大幫真的有苦衷嗎?到底是什麼讓裡皮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