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摩雲山客棧大掌櫃
-
2 # 天空昊主
讀過《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總的來說,餘華的鄉土氣息很厚重,情懷很深刻,社會需要這種本色的情懷作家,而不是架空和幻覺。當然,對未來的幻想不可少,但最根本的存真,更不能忘。只是現在這種作家太少了,人們都追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把未來看的太重,往往忽略了本身存在的客觀和必然,整個社會存在著一種虛偽和虛浮,文學之嘆啊!!!
-
3 # 一知兩曉
餘華:把悲傷留給讀者,把快樂留給自己。
說一下最新的這本書《文城》。從結局上看仍然會是一部悲劇小說,但是在讀的過程中沒有以前的那種苦大仇深,反而會比較舒服,很沉浸。
可能餘華也在嘗試一些新的敘事手法,同樣是悲劇故事,以前是從頭苦到尾,把傷疤都揭開給人看。而現在的作品,則會讓故事裡的人物成長甚至飛黃騰達,但是在時代背景下最後隕落。
後者可讀性更強,可能也是因為現在讀者市場的變化吧。
希望餘華寫一部喜劇
要說餘華,首先要說他的代表作《活著》。
第一次讀到《活著》好像是在期刊《收穫》上面。
記得那時,讀完後長舒一口氣,感覺終於在一場噩夢中醒來。抬眼看窗外天邊白雲舒捲,清風徐徐。而我已經淚眼婆娑了。
讀《活著》,就像是看一個人微笑著揭開自己的傷疤,對人講述這傷疤背後的故事。他若無其事的捏住讀者的心,猛的抓緊,然後輕輕劃一刀。撒上鹽。再反覆揉搓。然後放回去,拍拍你的肩膀,哈哈大笑。
這個人就是餘華。他做這一切的時候是那樣沉著、冷靜、不露聲色。他做這一切只是要證明,生命是多麼的堅韌。
《活著》毫無疑問是餘華的巔峰之作。以至於他後來的諸多作品都有《活著》那種悲情的影子存在,從《許三觀賣血記》、《兄弟》到《第七日》。只是我再也沒有了讀《活著》那種猶如重錘擊打心靈般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