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五四"以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中最早出現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站在時代的高度,運用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歷史地、具體地、深刻地反應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舊中國廣闊的社會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
《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小說以1930年5、6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鬥爭。《子夜》的問世,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長篇創作方面的發展起了開闢道路的作用,同時也表明了茅盾先生的創作已進入了成熟時期。
瞿秋白評價道: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應用真正的社會科學,在文藝上表現中國的社會關係和階級關係,《子夜》不能不說是很大的成績。還有論者認為:《子夜》是20世紀世界文學鉅著中,可以和《追憶逝水年華》、《百年孤獨》相媲美的傑作
《子夜》是"五四"以來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中最早出現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站在時代的高度,運用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歷史地、具體地、深刻地反應了20世紀30年代初期舊中國廣闊的社會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
《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小說以1930年5、6月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為背景,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中心,描寫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和鬥爭。《子夜》的問世,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長篇創作方面的發展起了開闢道路的作用,同時也表明了茅盾先生的創作已進入了成熟時期。
瞿秋白評價道: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應用真正的社會科學,在文藝上表現中國的社會關係和階級關係,《子夜》不能不說是很大的成績。還有論者認為:《子夜》是20世紀世界文學鉅著中,可以和《追憶逝水年華》、《百年孤獨》相媲美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