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酷湖卓哥

    釣魚其實裝備的匹配是很有必要,搭配的基本原理,還是出於保護裝備的選擇,但隨著釣技和裝備的更新升級,搭配的思路也有了轉變。

    搭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最大可能性降低線組的大小,避免線組太大導致魚太警覺,不吃餌。搭配的第二個目的,可以考慮輔助裝備,比如失手繩,和抄網,這樣還可以降低線組大小。搭配的第三個目的,可以避免線組太大,導致魚竿強度不匹配,損壞裝備。

    接下來我將通過,如下幾個方面來解答你的問題。

    野釣鯽魚

    一般作釣個體,多在1斤以下,普遍的情況是3兩左右的,所以我們在搭配的時候,主線0.8、子線0.3,如果上來一條大魚,我們可以藉助抄網。

    野釣鯉魚

    一般作釣個體,在3經左右的情況下,我們選用主線1.5、子線0.8,這樣基本沒問題。

    野釣鰱鱅

    因為鰱鱅是上層魚,他在水中力量和速度都是很大的,所以線組的搭配我們選用,主線4.0、子線3.0,這樣基本沒問題,如果再遇到大魚,就需要失手繩。

    以上就是我們一般應對,大中小型魚的,線組搭配方式,從上面不難看出一個規律,主線的大小一般是子線的2倍。

    輔助裝備的搭配因素

    一般情況下,我們搭配線組的目的,都是為了保護裝備,也就是說,要保證不斷竿、斷線的情況下,我們才考慮搭配,這裡的斷線,指的是主線,畢竟現在一支浮漂也不是太便宜。我們還以剛才大中小型來舉例。

    野釣鯽:主線0.8、子線0.3。

    其實我們上面說到,最大的一斤,也就是說,這個線組,一般可以用到主線2號,子線1號,這樣是最保險的,但是為什麼上面只用,主線0.8、子線0.3。

    第一,我們釣魚,一般都是直接飛上來,對於小個體魚來說,但是釣大魚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輔助裝備,備用一個抄網,這樣不用直接飛起來,就可以將子線調配小點。第二,如果我們上了一條更大的魚,那麼我們還可以準備失手繩,這樣還是可以,將魚通過抄網,釣上來。

    所以線組的搭配,可以通過考慮輔助裝備,抄網失手繩,將魚釣上來,所以線組是儘量的小,作釣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魚的警覺性。

    針對問題解答

    我們今天的問題是,釣魚中,子線和主線號懸殊大,有什麼利弊?主線2.5,子線1.0,有什麼問題嗎?

    通過你的搭配方式,主線是2.5號,子線是1號,其實這個搭配也是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搭配的比較保守點,

    一般情況下我們釣魚,都是雙鉤作釣,那魚吃餌後,基本都是單鉤上魚,所以搭配的時候基本考慮,主線的拉力只要超過子線的拉力0.5個號就足夠了。

    如果我們以主線為搭配目標:2.5的主線,這樣最大可以考慮2號子線,最小就是1號子線。

    如果我們以子線為搭配目標:子線1號,主線最少為1.5號,最大為2號。

    所以不同的搭配目標,搭配結果是不一樣的。

    但是對於作釣來說,如果主線太大,子線太小,那樣就是搭配不合理的情況了,一種就是容易損壞裝備,另一種就是,魚太警覺,釣不到太多魚。

    例如,我們2.5的主線,考慮最大可以用到2號的子線,這樣單鉤上魚後,只要先斷子線,主線就沒有問題。如果考慮到雙鉤都會被吃到魚嘴裡,這個時候2.5號主線,子線2號,雙子線拉力就是,在特殊的情況下,有可能就超過2.5號主線的拉力斷線,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需要搭配1號子線。

    這是隻從線組大小的方面考慮,但有時候還需要考慮魚的個體大小。和魚的習性。

    像我們在作釣浮的時候,我們以釣鰱鱅為例。

    一般情況下,我們以2.5號子線作釣,在魚超過7斤的時候,就很容易切線,但是換上3.0之後就沒有問題了,這個時候我們的主線還是4.0,為什麼就沒有出問題呢,這個和魚的吃餌方式也是有關係的。

    因為釣鰱鱅很少有雙鉤都吃到嘴裡的,還有即便魚有一定的衝擊力,但我們的主線是4.0號,這個時候極端的拉力也不會導致主線輕易斷線,加上我們輔助失手繩操作,4.0主線搭配3.0也是合理的。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主線線號,大到一定的程度,那種極端衝擊力,雙子線拉力超過主線的情況,也不會導致主線斷線,在用大號主線的時候可以忽略,畢竟我們還有失手繩輔助。

    問題總結線組的搭配,第一個是需要考慮魚的習性,如果衝擊力太大,可以適當加大子線的線號,保守的搭配主線是子線的2被即可。線組的搭配,需要先確定子線的大小,再來搭配主線的大小,這樣匹配度會高些。

    比如我們釣5斤左右的鯉魚,一般選用 1號到左右的子線,這個時候,我們的主線最大也就2號,一般1.5號就可以滿足了。

    線組的搭配還有大魚和小魚的搭配差別

    我們釣大魚用到4號主線後,子線的大小就不需要考慮雙線上魚後的,特殊情況產生的衝擊力,會斷主線,畢竟主線4號,這個時候線組不太容易出問題,釣大魚我們有失手繩輔助。

    如果釣小魚線組比較小,我們以子線0.4為例,這個時候按保守估計主線最少0.8,但是如果按搭配比例分析,主線只需要超過子線大小即可,那我們應該考慮,用0.6的主線才對呀,但是如果產生雙鉤極限拉力的情況,就有可能產生,大於0.8的拉力斷線,這個時候因為我們用的小線,就很容易斷線,不像4號大線,可承受極限力量不同。

    線組用的太大,魚容易警覺釣不到魚如果太小,容易斷線如果搭配不合理,主線太大,容易斷魚竿如果用小線,主線應該保守搭配。一般搭配主線為子線2被就比較合理了。

  • 2 # 夜釣小超哥1214

    我們在釣魚的時後通常照你的情況這樣搭配主線有富餘,發揮不出整個搭配的綜合性能。

    一:主線越大,線越硬,在某種角度來說,從線圈上取下來的主線會有彎曲,在同樣的浮漂和鉛墜的作用下,主線細一點,傳導到浮漂就越靈敏,主線過大容易丟失一些訊號!

    二:主線是有彈性的,其實在釣魚過程中有卸力的作用!當你的主線越大,你要更大的力才能使主線發生延伸,當你的子線不夠大時,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還未來得急讓主線延伸就已經斷掉了!導致整個受力全在子線上,所以很有可能不大的魚就能切掉你的子線!比如:用1.0號子線搭配1.5的主線,用1.0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去拉伸同樣長的主線,可能1.5的主線能拉伸20cm,2.0可能就只有15cm,2.5可能就只有10cm,你別小看這10cm的拉伸,對博魚來說,多那麼一點也不一樣!只要搭配合理,在子線一樣大的時候細一點的主線能比粗一點的主線博上更大的魚!

    如果這樣說你都還不明白,那就再打個比方,火車輪子的彈簧有彈性嗎?有!家裡的席夢思的彈簧有彈性嗎?有,家裡的席夢思你可以飛身一屁股坐上去沒事感覺還很舒服,那火車輪子上的彈簧你能飛身一屁股坐上去嗎?跟一屁股坐地上沒兩樣!子線就好比你的屁股!自己想想吧!

    所以在搭配線組的時候一定要合理,才能發揮線組的最大威力!

    一般情況主線比子線大50%就可以了,不要超過100%!

  • 3 # 16580577867

    由於愛好,釣了50多年魚,一直都是單幹單線單鉤。開始是用棉線竹節竿雞毛杆漂,後用錦綸線竹節竿鵝毛杆漂,到90年代全套現代化了。第一根手竿是第一代威海光威紫紅色6.3米杆,一直用單3號線加4號伊勢尼單鉤。小到手指長翹嘴大到近10斤重的草魚通殺。後來換了兩根進口杆,一軟一硬,根據地域水情變換用。魚線改為2號,魚鉤改為3號伊勢尼,還是單鉤單線。一直用傳統釣,魚獲都還不錯。單鉤單線的好處是釣大魚一般不會切線,水草雜物多不易掛鉤,扣鉤方便。

  • 4 # 東石21733605

    子、主懸殊

    簡單說

    就是拉力懸殊,延展性懸殊,所有的力集中在子線

    非常容易造成切子線,跑魚

    而同樣的子線,搭配稍大的主線

    由於拉力相差不多,廷展性接近,使線組的瀉力均衡

    相對容易控制住魚

    另外竿子的調性也起著重要作用。

  • 5 # 粲雲

    我喜歡這樣,但沒這麼懸殊,比如常用1.0+0.4,理由我這裡掛底厲害,萬一子線不斷斷了主線就麻煩

    原則上這種懸殊配搭不合理!!!

    魚線 , 是人和魚之間的“紐帶” , 中魚後的線組強度 , 更直接關係到我們的漁獲。

    常見的“傳言”——主線號數大的線組 , 就是強度高、結實的線組 。線組之所以有上述的誤區 , 本質緣由許多人“想當然”的把魚線想成了一個“剛體” , 而忽略了其受力後的變型和彈性 。

    線組不是主線粗才不容易斷 , 而是和子線號數接近才結實!!!

  • 6 # 灰塵1949

    主線和子線的線號差值過大會秒切子線!

    理想的搭配應該是當拉力值還沒有超過子線延展性的極限時主線的延展性也被啟動,這樣主線和子線都能分擔拉力!整體的延展性會增加,相對會大大降低切線的概率!

    這也是4加2比3加2容易切線,3加2比2號通線(通線還減少了結節)容易切線的主要原因

  • 7 # 魚偶白

    主線,子線線號在使用中不能差距過大。我們知道子線在使用中會有一定的延展性,而主線是沒有延展性的,如果是同號的主線,子線兩相比較,一定是子線拉力更強。所以我們在搭配線組中主線往往比子線大一號是最合適的。假如你要釣一二兩的小鯽魚,正常應該是0.4至0.8搭配0.2至0.6。你非要選擇0.4主線搭配1.0的子線,這樣肯定是不合適的。子線過大容易檔口。相反如果主線大而子線合適也不適宜。因為主線過大在水中的張力越大,你要釣小魚會影響靈敏度。主線和子線的選擇和使用一定要合適,這樣才能產生好的效果。

  • 8 # 閒遊野釣小河套

    針對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首先說弊端,從靈敏度講肯定是下降的。因為1.0跨到2.5中間有1.2,1.5,2.0。我個人建議主線改成1.5或2.0都可以。優點講,2.5主線可以搭配1.5的子線鉤,可以2.0子線鉤。換子線總比換主線容易吧 在野釣環境下,有時候總需要換鉤的大小。所以也就省心了。稍微不靈敏些也無所謂。畢竟野釣環境釣鈍一些。

  • 9 # 釣魚打野

    你這個問題很有爭議性

    首先 野釣還是坑釣?

    其次 什麼季節?

    另外 傳統釣還是餌料?

    釣法地方的不同,這個搭配可以說一點問題沒有,相當優秀!也可以說問題很多,錯誤百出!

    你們把錯誤的地方說的很多,也較詳細,缺陷都找出來了!那我就說下它這個搭配優秀的地方。

    你沒有說浮漂,我現在選擇吃鉛3克左右浮漂,在障礙物較多的地方,水較深的地方單鉤蚯蚓或紅蟲,主攻大板鯽,這時這個組合就很優秀了!

    一 不怕掛

    二 魚在水底逃串時控魚性好

    三 容易到底博板鯽

    在平時的釣魚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問題 ,面對各種魚情,能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才會有個好魚獲。一味追求靈敏其實是錯誤的,哪怕競技池比賽有些時候還要釣鈍一點!很多競技選手調3釣5,調4釣7!

  • 10 # 平淡故鄉人

    野釣我都是3號主線,0.6大力馬,4.5杆子,不要什麼理論,要的是結果,和自我所需,大可守小可用,小到奶鯽,大到10斤大草魚,只要浮漂調配好,其他都不是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寶媽,如果在你做了四個菜的情況下,你婆婆給孩子吃了三根玉米腸,你們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