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川妹兒說方言
-
2 # 心理醫生老沈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任何事物及現象都不會對人造成壓力,令人感到壓力的是我們所持有的看法”。
之所以會患上抑鬱症,就說明我們過去的思想模式是有問題的,而錯誤的思想模式必然會造成身心疾病,因此,只要改變我們的思想模式,抑鬱症就有望徹底治癒,我們的人生也會蛻變。
找朋友聊聊天孤立的人容易鬱悶痛苦,許多專家都建議,發生事情或心情低潮時,一定要有朋友在旁邊。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不只是找到支援的力量,還要有歸屬感,要找那種可信任、可依賴的朋友給予我們支援與幫助。
練習正念正念意味著意識到你周圍發生的事情,以及你內心的事情。這意味著關注你的思想,感受和身體,是識別和處理你情緒的好方法。
這也是控制你的抑鬱症的一個好方法,因為它可以幫助你認識並避免消極的想法和感覺。
降低對自我、對他人、對事物的要求降低要求,並非認輸,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學會靜下心來思考。
思考什麼?思考自己這一生到底是健康重要?還是事業、金錢重要?
放下所謂的病恥感很多的抑鬱症患者,都有著深深的病恥感,覺得自己患上抑鬱症了,就見不得人了。
事實上越是這樣,那麼就越難康復!
因為,你的精神狀態依舊是緊張和壓抑的,得不到精神上的放鬆,又怎麼利能於病情恢復呢?
當然如果你已經嘗試多種努力調節了,還沒取得改善,那說明你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但如果你的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和工作,且無法自拔,那麼,最好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治療。
-
3 # 豔芳聊情感
不怕,這個和我們身體感冒一樣,如果需要開啟心結就傾訴或諮詢,如果程度是中度或重度必須服藥控制,穩定了就可以做心理疏導。
你現在去醫院確診了嗎?需要服藥嗎?狀態多久了呢?別怕,小事!
-
4 # 小未心理諮詢的哥
弗洛伊德說過攻擊驅力是人的本能,當你把這種本能轉向內的時候你就容易壓抑自己從而抑鬱,當向外釋放你攻擊力的時候你的抑鬱就好了。比如打球、健身、跑步、繪畫、唱歌、找東西摔發洩、與人溝通和爭論等,心理“攻擊驅力“是生命的動力之一,它就像一匹未經馴養的Mustang,馴服不夠則易傷人傷己,太馴服就是一匹騾子。所以每個人都有當千里馬的潛質,只要把我們的“攻擊驅力”用在人生的賽場上,我們便會演繹一場精彩絕倫的盛裝舞步,當然,再好看的騾子也無法做到。
回覆列表
對於現在來說多數人比較關注於養生,也就是身體上的健康,很少有人關注心理健康,更不要提知不知道心理疾病了,其實心理疾病對於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抑鬱症,其實多數的抑鬱症都是長期的拖著導致病情發生甚至加重的,多數人抱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抑鬱症這種疾病離我們很遠,一直在忽視它的存在,其實抑鬱症一直在我們的身邊。
這種疾病會讓我們的生活非常糟糕,無限放大不好的部分,忽視好的部分,導致對於生活非常消極,所以長期出現不良情緒,沒有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就要注意起來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存在,身上的發光點也是不同的,在生活中你會發現自己的優點,但是患上抑鬱症這種疾病,患者看不到自己的優秀,只會認為全世界自己最差,挫敗感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甚至影響我們的生活,當一件事情沒有做好多數人會積極的改正,而少數人會有很大的挫敗感,長期的走不出去。
患上抑鬱症的人,會有很明顯的一個症狀表現,覺得生活中每一件事都非常的糟糕,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生活就像一潭一望無際的死水,發生多大的事情都掀不起任何波瀾,其實現實生活中還是比較美好的,只不過是抑鬱症讓患者發現不到生活的美好而已。
吃喝拉撒睡使我們的日常,其中吃是比較重要的,吃可以維持我們的生命力,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幾天不吃飯都沒事,因為患者覺得吃飯沒有意義,看到美食也是一樣沒有食慾,患者失去了對食物的渴望,很多人認為這是厭食,其實不是的完全是兩種概念,厭食是吃後吐,而抑鬱症患者是不想吃。
患上抑鬱症應該這樣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明白抑鬱症只是一種病,而且是能好的病。
當然這種家裡人理解的情況並不是每個患者家庭都具備的,所以我的建議是這樣:
① 找一個你認為最開明最能理解這類病情的長輩,拿診斷書向他傾述你的病情,並且由他對你父母做溝通。
② 如果沒有這樣一位開明的長輩,或者家裡還是不能理解,可以試著從理解這類病情的朋友或者網友那裡尋求一些幫助,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熱心腸的人的,至少時常鼓勵你,聽你傾述一下心裡事他們是做得到的。
諮詢心理醫生:在和醫生的交流、互動中,找到病因,開啟心結,改善症狀。
諮詢醫生:合理、按時服藥。
對於心理疾病的調理,要有恆心,有耐心,即使偶爾反覆,也不要影響自己的治療。繼續就醫,總結知識、經驗,適當調整方案,相信自己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