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是塑造的!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開啟虛掩的大門,正式向流民敞開,“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湧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規模之巨,可以想見。
進入民國時期,山東人闖關東迭起高潮,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四年。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按歷史學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員,光在民國年間留住東北的山東人就達到792萬之多。
人物是塑造的!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開啟虛掩的大門,正式向流民敞開,“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年增年長,蔚成大觀,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年)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湧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萬至八百萬人之間”。規模之巨,可以想見。
進入民國時期,山東人闖關東迭起高潮,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四年。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按歷史學家路遇先生的研究,除去回返的人員,光在民國年間留住東北的山東人就達到792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