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小渣

    此高麗非彼高麗也,隋唐幾次都沒打下來的那個叫高句麗,嚴格來講是我大中華民族建立的王朝,後面那個高麗只是半朝族人的政權,戰鬥力差多了。主要說說高句麗抵抗隋唐的進攻吧,個人覺得主要還是佔了地理條件和氣候的便宜,都知道高句麗在現在遼東半島,吉林南部,北韓半島北部一帶,都城大概在現在的吉林省集安市。那個地方現是東三省啊,冬季漫長,冰雪皚皚的 夏季又多雨,一年能用兵的時間不到三個月,拿不下來要麼就泡在水裡,要麼就陷在雪地裡,中原政權哪受的了啊。另一個就是地形因素了,高句麗北邊是東北平原和蒙古草原 那時候屬於蠻荒之地,主要是突厥人控制的,隋唐時期戰鬥力爆表。西邊是日本海,東邊是渤海,隋唐又不是靠大海生存的國家。再有就是人的原因了,隋煬帝好大喜功,戰略失當。唐太宗徵高麗又處於老年期了,沒在巔峰狀態。

  • 2 # 那人塗鴉

    雖然近些年被南韓磚家的各種發明給噁心的不行,但我還是要說,歷史上北韓半島的政權還是有比較硬骨頭的時候,甭管是誰都想欺負它,但最後就算是啃下來了,都得崩掉幾顆牙。當然,它也有卑躬屈膝不耐打的時候。也許這就是半島民族特有的個性吧?

  • 3 # 其實sunday

    北韓半島“山高水麗”,所謂高麗。地形狹長,特別不利於大兵團集團作戰。日本的成功經驗就是直取首都,再各個擊破。抗美援朝時,美軍也是渾身力氣,就是用不上勁,太不利於部隊展開了。如果將來有機會再戰三千里,一定跟日本學,先滅首爾。

  • 4 # 無憂谷逍遙子

    唐太宗徵高麗用兩年時間,古代騎馬步行路途遙遠,糧草補給困難,無糧就只能撤退,看中國地圖可以發現在農業文明時代老祖宗把兩條腿走到的地方全部圈進來了,再往前實在走不到!

  • 5 # 啊哈我親愛的孫子們

    中國一直是農耕民族,註定了缺少戰馬,隋唐時首都在長安,如果步行從長安走到遼東地區得多長時間?再加上軍需輜重慢悠悠的,開春行軍走到哪估計也快入秋了,二十石糧食送到哪能剩下一石就不錯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那時候可沒有棉花,遼東的冬天可是很冷的,只要高句麗堅持倆仨月中原人就得乖乖回來,這也是農耕民族在古代一直被北方遊牧民族打壓的原因,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只需要一匹馬一把刀以戰養戰而我們卻是需要做足各種準備考慮的太多,沒辦法,誰讓我們的鄰居窮橫窮橫的呢!除了牛羊什麼也沒有,中原地區的人如果也學他們以戰養戰,到了草原上天天吃肉也受不了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在絕地求生當中殺隊友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