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路飛哇啦娜美斯瓦

    我是美術生,老師說學美術,考藝考會比別人更知道自己要學什麼,做什麼,會有更明確的目標。我覺得老師說的對,自從覺得考美術,就開始計劃時間,因為高三上學期要去集訓,文化課會耽誤很多,所以會想要在假期自己複習之類的。很多人覺得考藝考是因為文化課不好,我想說可能是有一部分,但不要全盤否定。我真的是因為熱愛,從小學習畫畫,升到高中父母就問我要不要考美院,我剛開始很猶豫,因為我挺喜歡數學和理科的,成績也還不錯。沒有想過要以美術而營生。後來下決心是因為父母說如果不考美院,就不要去學畫畫了,費時間。這時我才想到畫畫對我有多重要,才想到如果不畫畫會是怎樣的生活。

  • 2 # 大三老學長

    在高二的時候學校就會讓學生選擇方向,文科理科又或者是藝術生體育生。學生做出選擇以後就會讓不同的方向散開,因為藝術生的選擇有很多,而大多數學校是沒有條件為藝術生提供學習條件的。所以在做出選擇以後,藝術生就會離開學校,奔向各個專業的藝術學校,培訓機構,或者師從某位大家,開展接下來一年多的藝術學習。

    我有個好朋友也是藝術生,學美術的。他們畫室經常會出去寫生,基本都是全國來回跑。前一天還發朋友圈說在西湖,過兩個又去到了雲南。外出住宿吃飯車費都是要自己掏錢的,而且畫畫用的顏料和用具都很貴,此外還會不定期的去參加畫展,觀看名師們的畫作。

    如果你是一名文化生,那麼以上的花銷你都不需要。高中三年安安穩穩的在學校裡,在課堂上渡過,最多的花費也就是購買輔導資料。相比藝術生每年十萬塊錢的花費可以說是不值一提。有時候我也會羨慕藝術生們不用整天待在教室可以到處跑,但是一想到他們的開銷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參加要聯考和校考以後,藝術生就結束了漂泊的生涯,回到學校進入文科生的班級裡衝刺接下來的文化考試了。到了這個時候,距離高考也就三個月的時間了。文化生只有高考的分數,而藝術生最後的分數是聯考分數加上文化考試的分數,比如美術、音樂類:綜合分=考生總分×50%+專業分×4.5×50%。

    很多人對於藝術生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他們很輕鬆,而且院校錄取分數又很低,其實不然。藝術生跟文化生相比不僅不輕鬆,還要比文化生苦得多。因為他們不僅要學習專業課,還要兼顧文化課。專業課有多辛苦恐怕也只有藝術生才能感同身受。此外藝術生普遍被人鄙視,只有學習不好的人才會去當藝術生的,還要被人說成敗家。這些偏見也像重擔一樣壓在藝術生的肩上。

    藝術生的分數線比文化生的要低,這是一個事實。文化生三年都在校學習,而藝術生只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在學校裡系統的學習,所以分數低過文化生也很正常。但2019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型別招生工作的通知》,藝術類本科專業高考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原則上不得低於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5%。一方面是藝術生在校學習的時間不足,另一方面是分數線在上調,你還認為藝術生的錄取分數低嗎?

    藝術生不容易,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是容易的。為了追逐夢想,不管是藝術生還是文化生,所有人都值得敬佩。

  • 3 # 楊李慧芳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知道高三學生,但是高三學生也有區分,那就是藝術生和普通考生(也就是文化生),兩者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且聽我慢慢道來:藝術生

    藝術生顧名思義就是學習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而這藝術類,只是一個統稱,細分之下可有很多專業,如:音樂類、影視類等

    普通考生(文化生)

    普通考生就是沒有參加藝術類和單招的學生,只能通過做題講解,反反覆覆之後,由最後的高考分數決定能否上好的學校的學生,很可惜,小可並不是普通考生

    相同之處

    兩者同屬於高三學生,都要參加最後的高考,只有通過高考了,才能進行院校的選擇,文化課程的學習都是一樣,最後高考也是同一份試卷,相同之處基本上都一樣,沒什麼分別。

    不同之處

    1.藝術生

    作為藝術生,就會有自己的專業,涉及到專業就會花時間去學習,最後還需要參加專業成績考試(統考),專業成績考試並不簡單,而且這還是自己第一次參加藝術類考試,很多人都會面臨碰壁的情況,而這樣一來,就會有另一個考試,那就是校考,校考就是藝術類院校單獨進行的一個專業考試,成績只用於她自己使用,不同於統考,統考成績一般省內院校都會承認,都會使用,校考一般較多的是省外院校。

    藝術生有自己的分數線,每個省在高考結束後,都會公佈自己的分數線,即為本專科最低控制線,而這裡面就有藝術生自己的本科和專科分數線,很多人學習藝術知識為了有一個本科學歷,而自己文化分又打不到,所以才會選擇,這時候無論是專業成績還是文化成績都尤為重要,如果自己特別喜歡,不是為了有一個本科學歷的話,那麼選擇藝術類院校,也是一條出路。

    藝術生的錄取一般使用綜合成績,每個院校及專業不同,綜合成績的計算也不同,但無非就是三七開,四六開,五五開這三個,至於演算法,一般為文化分總分/高考分*百分比*100%+專業總分/專業分*百分比*100%,最後的結果就是綜合成績,一般都是擇優錄取,並不是過線就能被錄取。

    藝術生學費較高於一般考生,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只要涉及到藝術類專業,學費都不會低,尤其民辦三本,普遍15000以上,有的院校直接就是3萬多,所以選擇藝術類就意味著選擇燒錢。

    無論是民辦還是公辦,藝術類本科院校畢業都是藝術類學士學位,同時也是本科學歷,就業上不算太難,但是藝術類專業參加公考會有一定的專業限制,非專業單位一般很少招收藝術類畢業生。

    相比普通考生,藝術生有兩條路可以走,文化成績一般,但是已經過了藝術類最低控制線的,且專業成績合格,可以選擇藝術類專業,同時也可以和普通考生那樣,使用自己的文化成績來進行專業及院校選擇。如果說自己文化分比較高,不是特別喜歡藝術類的話,不建議走藝術類,還是拿著高分去報一個好的非藝術類院校,這對以後發展有一定的幫助。

    2.普通考生

    普通考生沒有什麼多餘的路可以選擇,只能是靠自己 的文化成績,成績優異,那麼你還能有好的選擇,最起碼也有一個本科院校,成績較差,那麼只能是選擇專科院校,所以很多一個班的同學,最後學習非常好的那自然是本科,平時很努力的,不一定就能夠上本科,而成績中上且是藝術生,那麼她上本科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綜上所述,如果不是自己特別喜歡和想有一個本科學歷的話,是不建議走藝術類的。另外就是能上公辦就不上民辦,能上本科就不上專科。

  • 4 # 愛吃肉的希希

    我是藝考生家長,今年孩子剛剛完成高考,目前等待錄取通知書,希望孩子能夠被第一志錄取吧!

    現在我來說一說孩子高中的藝考過程吧!實話實說藝考孩子並不是大家想象的易考,期間孩子付出的努力,以及我們家長付出的金錢,都是文化生不能比的。別人家我不知道,反正我們家就高三一年就用了我們家十萬以上了。

    我家孩子是女孩,從小喜歡畫畫,但是成績不好,好不容易才考上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高中。我們的願望就是孩子能夠順利考上高中,走藝考考大學,所以一進高一就繼續學畫畫,高一二都是在老師那學,寒暑假也不休息,接著美術集訓。這兩年花費不是特別多,真正開始用錢就是高三外出集訓了。座標重慶,聯絡了重慶排名考前的美術集訓學校,學費38000,因為孩子確實有天賦,學校還優惠減免了五千的學費呢,但是住宿以及生活費還是比在高中學校高出不是一點點,還好一切還在我們接收範圍內。學校好加上孩子基礎好肯努力,剛進學校孩子的畫畫都嶄露頭角了,可隨後復讀的孩子來了,打壓了孩子的優越感,導致孩子畫畫進入瓶頸期,怎麼畫也畫不好,兩三個月時間就那麼消耗了的。期間的過程真的是一種折磨,孩子沒自信感覺聯考都過不了。當孩子調整過來心態的時候,也就快準備聯考了,還好在後面聯考還算順利,超過聯考分數線幾十分,這個分數超過重本線十幾分呢,對於這個分數我們已經很知足了。

    聯考結束就準備校考,因為聯考的發揮好,我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校考報考的都是八大美院的學校,也不知道是運氣不好還是確實實力有差距,反正校考合格證一個也沒有拿到,這是後話。校考也是我們家長陪著到處考試,期間的花費以及過程還算可以,花費沒有想象的高,過程還順利。校考完了接著就是給孩子找學校,因為孩子高中確實不咋滴,所以我們又花四萬多在外面學校補文化課。校考沒有出來之前孩子對學習文化信心滿滿的,可當四月份校考成績陸續出來,打擊一波接著一波,孩子哭了,我們家長心疼了,接下來孩子對學習完全沒有興趣了,孩子沒有學習下去的動力了。校考打擊對於她來說是痛苦的,期間我還帶著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希望通過心裡疏導讓孩子心態調整好。期間孩子又生病了,然後我又每天晚上去學校接孩子回家,早上又送孩子去學校上課,孩子補課的學校離我們家挺遠的,打車都要六七十,可為了孩子,我堅持每天這樣打車接送孩子好多天。最後孩慢慢從打擊中走出來認真的學習了,等孩子心態調整好就準備高考了。

    高考的時候又遇上孩子生病,連考試頭一天我們還去醫院看病的。高考我去陪考了,一路陪著孩子,期間我的經歷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煎熬的時刻,還好一切都過來了,孩子文化分超過美術本科線六十幾分,折算綜合分還蠻高的,主要是孩子美術專業分高。這個分數線一本高校有得讀了。孩子雖然不是特別滿意,美院校考沒過始終是她心裡的一個結,我們就鼓勵她先上一個好點的大學,在大學裡面繼續努力,考研去美院吧!

    藝考不容易呀!希望孩子能夠如我們所願順順利利進入大學。

  • 5 # 野百合1427

    我的孩子是今年剛參加高考的編導藝術生,來談談我們的經歷吧。孩子平時是二本水平,主要是數學絕對短板,導致分數無法提高。孩子文科,語文和歷史還不錯,同事提議可以學編導。我和他爸打聽了下情況,感覺還適合孩子,高二結束前偷偷帶著孩子多篇作文請專業老師看看有沒有可能,老師對他評價很高。期末考試一結束,讓孩子跟老師單獨見了面,晚上回來,孩子很興奮,有對此專業今後就業前景的看好,也有對自己可能上更好大學的希望,同意學編導。暑假就開始在機構學,同時儘量不耽誤學校的文化課(高三學校要補課)。現在不太記得了,大概是每週利用三個晚自習去學。說是不耽誤不可能,背文常、寫影評、編故事,都要佔用學習時間。12月份省聯考前一個月開始不去學校,每天白天去機構上課,晚上完成作業。孩子省聯考成績排名160多名(近5000人,大約1000人拿A證),還算不錯,A證到手了,雖然他自己不夠滿意,因為在機構裡排第三,兩個30多名,分數倒只差5分(沒有A證只能到處去校考,有校考合格證才有大學讀;有證的話,不校考也行,高考後可以選擇承認省聯考成績的學校)。本來拿到證後可以回校上課,但今年中國傳媒大學第一次來到我省組織校考初試,機會難得,機構老師說“文化有450以上的都去試試吧”,於是又準備校考,包括準備複試需要的面試。中傳初試過了兩個專業,孩子認為自己還有點實力,又去杭州參加浙傳初試,也過了。回想起來這段日子有點不堪回首,很後悔參加了這兩所學校的校考:其一,校考正值正月初幾,火車票完全買不到,校考住宿爆滿,兩個學校面試、複試時間衝突,怎麼計劃也不能兩全,後來北京去了一次,杭州也又去了一次...辛苦都不是主要的;其二才是最讓我心疼孩子的,去北京考試在中國傳媒大學門口拍了照片,不說有多自信,起碼滿懷憧憬。浙傳複試落榜,我和他爸才醒悟,不能再白白耽誤時間,中傳和浙傳這麼一流的傳媒學校哪是我們的孩子能企及的,天資一般,努力不夠,四線城市培訓條件也相當有限,再加上中傳文化分最起碼一本線,編導專業更是要往上50分,孩子達不到的。跟他說不要再去北京複試了,放棄吧。孩子說“我還要去,爸不帶我去,我一個人去!”平時他很少這麼堅決。我們苦口婆心勸了很久,孩子最終想通了,放棄了。別的學校呢,好的錯過了,差的看不上,結果是一個校考證都沒有,回校上課了。回校後,成績下降了,畢竟耽誤了學校系統複習,還有收心也有個過程。後來慢慢上了一些,但臨到高考前還是沒達到一本線水平。高考結束,孩子考得很一般,僅超本科線2分,也因為我省今年考生增加4萬,招生不變,導致本科線空前高。好在走的是藝術編導,聯考和文化綜合排名是60多名(聯考160多名,說明文化還是幫他往上拉了些分),有A證,就可以填報一些承認省聯考成績的一本學校。目前志願剛報了,結果要到7月中下旬出來。回想起來,雖然沒有校考證,孩子還算幸運,A證拿到了,藝術最低本科線300多分過了,有些學校要一本線的75%夠了,有的要80也夠了(就是要達到一本線的不符合,如上海大學、湖南師大等)。編導專業就業的問題我們暫時顧不上考慮,能先上個好一點的大學,再努力吧!

  • 6 # 只是藝術

    藝術生和文化生有何不同其實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太大差別。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是每個人選擇的方法不同而已。主要差別無非就是如下:藝術生的分數要求相對低,但專業分的要求卻更嚴格。雖然文化課複習的少,但是剩下的時間往往都投入到緊張的專業中去。因為藝術生人數相較於普通文化生來說較少,但是競爭壓力卻不小。好的藝術院校就那麼幾所,更何況還有來自復讀生,從小就學習的訓練者,有家庭背景培養的學生等,拉開一些短時間內難以彌補的差距。另外,即使是藝術類專業,名牌大學同樣也是炙手可熱,許多人也都十分嚮往。作為藝術生,考好大學的要求其實並沒有降低多少。2.藝術生對於專業的重視相較於文化程度比重更大。往往一個藝術生的培養所耗費的資源要高於普通文化生,而一旦藝術功底足夠強,他們出來以後的發展代課往往更注重與專業水平而不是文化程度。當然沒有文化也是不行的,所以內外兼修才是正道。所以其實,藝術生並沒有什麼不得了的優勢。興趣與天賦更為重要。否則,抱著邁入升學的捷徑這種心態轉考藝術,可能並不一定會輕鬆多少。

  • 7 # 親媽學堂

    在小編周圍,藝術生和文化生沒有太大的界限。突然某一天聽到“你們藝術生……”這樣的句型,彷彿回到了高中。對於藝術生和文化生的區分,高中表現特別明顯。為什麼在高中,文化生和藝術生會成為界限分明的兩類學生呢?因為高考!

    高考是高中生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分數決定了你能選擇怎樣的學校。對於文化生來說,600+,重點大學穩穩地;500左右,普通本科也還行;高考400分,就有點小悲傷了!但是對於藝術生來說,這所有的分數線都可以往下降個百十來分。

    高考一道分數線劃清了藝術生與文化生的邊界,這也成為人們詬病藝術生的一個原因。高中時的文化生每天在題海中苦戰。高中時的藝術生,很多對於書本知識無感,任性而為,更加地感性。在教室裡存在感極弱的藝術生,常常被認為學習輕鬆,考大學容易。有些人總是說:選擇藝考=選擇捷徑。還有些家長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想通過藝考來進入一個好大學。其實不是這樣的!

    這是一張學畫畫的學生集訓時的課表,我們可以看到,藝術生並不輕鬆,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專業課上。有時為了完成一幅作品常常會到凌晨。

    藝術生雖然在花在文化課上的時間少,但是學習的時間並不少,想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都需要大量的努力。選擇藝考≠選擇捷徑!

    儘管文化生和藝術生在複習方式、專業設定……方面都會有所不同,但是需要付出的努力使一樣的。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 8 # 樸德煥

    錄取線差別確實很大呢 16年湖北省理科本科線是三百四左右 藝術本科線是三百七 藝術需要參加藝術聯考過了才有資格報考藝術類專業和院校 美術 音樂可能需要的天賦會多一些 傳媒類相對前面兩個來說更容易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腳開百萬豪車,魯能外援塔爾德利騎電動車,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