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極報告
-
2 # 生活沒煩惱
從生理上說,情緒來自於腦中相對古老的部分——邊緣系統(垂體、海馬、杏仁核等)和丘腦,從生物進化的歷程上看,這部分的形成晚於中腦、腦橋、腦幹等部分,因此在嬰兒長成期裡面,情緒是慢慢發展出來的,有關研究表明,只有恐懼是與生俱來的。
在後天的生活過程中,隨著發育的進行,大腦對外部資訊的感知變得也越加敏感,就像餓了我們就會想辦法找吃的,渴了就要喝水一樣,即使找不到水我們也會不自覺地有吞嚥行為以緩解外界的物質缺乏。情感也是一樣,當我們看到了高興的、悲傷的東西等等神經也會不自覺地介入進來,反映在我們的面部表情或者肢體動作上。
在教化上,許多人告誡我們對什麼事物應該有什麼樣的反映,這些後天的所學也不能替代我們的本能反應,只能是剋制。一般我們處理情緒問題的方法有這麼幾種:發洩、隱忍、轉移,然而這些都不能真正的解決情緒問題,正如情緒的緣起一樣,我們也需要在生活中逐漸不斷調整我們的心態,找到正確應對突發情緒的方法。
情緒變化來自我們的基因,用的是保障我們的生存。情緒是我們相互來流的程式碼。我們的文化,以及社會的規則,要求我們表現出某種情緒,以便得到群體的理解和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