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禪意與人生
-
2 # 羞羞的葡萄
是敵我強弱不同,引發的策略不同,舉例說明,在一個山頭,一頭狼碰到了一隻老虎,狼一看,打不過,老虎對自己還垂涎三尺,那就逃吧,逃出老虎勢力範圍,但如果老虎碰到一隻熊,老虎心想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得過熊,即使打得過也可能受傷,熊呢,更不會惹老虎,速度沒老虎快,牙齒沒老虎鋒利,這就叫不若,當然自己力氣大,也不是好惹的,老虎也有顧忌,那就避吧!老虎在前山,我就去後山,偶爾碰上,打個招呼然後走走開,反正老虎也不會輕易惹自己,相安無事,這就是避
這是孫子兵法的智慧,逃與避是有區別的。就少則能逃之而言,是各方面皆不如敵也,故而選擇逃。使自己免受或少受損失,三十六計最後一計走為上,這裡走與逃同意。能逃,也是戰爭常用的計策,故先虛張聲勢,使敵方疑我而不敢貿然相鬥,己則趁機逃脫突圍。這方面在古代著名戰例中比比皆是,如懸羊擊鼓,增灶減兵等都是奇妙的戰法。
而不若能避之,則對敵鋒芒和強處而言,敵我雙方交戰,互有差別,以己之強擊敵之弱,是將軍之必知也。三國演義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是這方面的範例,這裡不詳述。
總而言之,詳解孫子兵法,巧妙應對,是謂活學活用也。故能逃之,能避之,兩兵對壘,將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