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stDreamer

    一個體系,主要是包含人和制度,這兩方面設好了,就基本具備了自我執行的可能。

    (1)要看規模。如果只有幾十人,其實平時按正常生產流程,制定相應的工作規範和安全守則即可,太多規章制度可能造成精力的浪費和員工的疑惑。100-500人之間,則需要完善的規章制度,配以正確的部門設定,安全部或EHS部門需要全職人員。超過500人發生產企業,在生產方面需要單獨配置人事、財務、供應鏈、安全等核心部門。

    (2)從管理角度講,每個主管最多能同時管理4-10個人,據此能推斷出大概可以設定多少層級,當然,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可能是你)是否允許你這麼做,有沒有充足的財務支援,也是個問題。

    (3)體系是人設定的,也是要人來遵守的,所以人員素質是制定生產體系時要重點考慮的。

    這決定了制定的規章制度數量、細化程度,有些關鍵崗位還要設定“標準操作流程”SOP。

    (4)生產管理人員的職責劃分和授權,是重中之重。很多企業有個問題,體系很完善,但運作不起來,要麼是因為職責交叉,推諉扯皮,要麼是因為有職責、沒清晰的授權,做任何事業都要一步步請示,這樣再好的體系也會失敗。

    祝您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意缺資金週轉,怎麼選擇位專業的信貸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