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庭追憶1
-
2 # 月見重樓
銷售渠道不同,產生的銷售費用成本不同。不同藥品醫院和藥店也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先說下兩者的銷售流程。
進入藥店的藥品一般經過以下環節:生產企業—醫藥批發企業—藥店零售企業。其中批發企業可能經過1-3家。相較於進入醫院環節更多,但更容易。
進入醫院的藥品一般經過兩個環節,生產企業—醫藥批發(配送)企業—醫院。因為全國推行兩票制(生產到批發一票,批發到醫院第二票)。看起來環節少了,確實也降低了成本,但是想進入醫院比較難,首先需要參與各省或者市縣的招採工作,按照招標採購的方案進行投標報價議價。最終能入圍才能被醫院採購使用,這期間產生的費用可以腦補一下。另外在招標採購中,政府部門會比較周邊三省或者五省七省,甚至全國的醫院中標價格,一旦藥企的產品報價低,意味著在其他省份都要調整,這些都是利潤。因此能保證中標的基礎上,儘可能報價高點。
這是經政府招標的藥價,醫院不知道。至於藥店他們是從政府指定的醫藥公司進貨。其實絕大部分藥店都掛靠在醫藥公司下面。網路平臺進貨渠道不一樣,而且不需要房租,費用相對較底。但網上藥店個人認為不安全(假貨),所以不能相提並論。再有與社保有關,這個應不需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