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節,放假3天(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
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元旦(別名:公曆年、新曆年、陽曆年,英文名:New year"s day)是人們為了慶祝新年開始的第一天而設定的節日,日期在公曆的1月1日。
元旦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中國古代歷代皇朝都會在元旦這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等娛樂歡慶活動。
法定假日也被稱作公眾假日、法定假期,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法定節假日製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節,放假3天(農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
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元旦(別名:公曆年、新曆年、陽曆年,英文名:New year"s day)是人們為了慶祝新年開始的第一天而設定的節日,日期在公曆的1月1日。
元旦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中國古代歷代皇朝都會在元旦這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等娛樂歡慶活動。
法定假日也被稱作公眾假日、法定假期,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法定節假日製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