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西柚的Live

    努力就有回報嗎?我覺得是有的,但是這個回報不一定就是考上理想的院校。

    我的同學,準備三戰,考研特別辛苦,如果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研是比高考更難的事。

    前面未知的可怕,你不知道自己可以不可以考上理想的院校,它要錄多少個學生,你的導師會不會喜歡你,以及你不知道你在備考的時候競爭對手的備考情況,它不像高考那樣會有模考,人都說未知是可怕的,考研磨練的還有一個人的耐性和耐得住寂寞,要抗得住外界的一切誘惑。

    你的室友可能因為成績優異保送研究生,也可能找到心怡的工作,能夠自給自足,而自己還在花著父母的錢,什麼都沒有。這時候只能堅定自己的信心

    但是你可能會收穫到考研路上的夥伴,以後也會謝謝曾經努力的自己,當初我自己考試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泡圖書館,一個人去吃飯,後面堅持下來,真的很感謝自己當初那麼努力過,就是特別大的成就感。

    不管是考研還是做什麼,真的努力做一件事,可能這裡沒有回報,也一定會從其他方面回饋給自己的,如果不努力真的就是0,什麼也沒有,哪怕只有百分之一,也是好的結果!

    主要還是看自己怎麼看吧,因為我的心態真的很好。

  • 2 # 八月抹茶

    這個問題可以用三段論的角度來回答。

    大前提:做事情是努力就有回報的嗎?

    回答:如果這裡的努力是指,為達成這件事情而付出相應的時間、精力,真正用心來對待,並付出正確方向的努力。那麼,是的,會有回報的。或許這個回報可能會比你想象中要來的晚,或許這個回報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大,或許在當下你都沒覺得它就是回報。但答案依舊是肯定的,是的。

    小前提:考研是做一件事情嗎?

    回答:是的。如果你想通過考研獲得學歷的認證,那麼它就是一件幫助你提高學歷的事情;如果你想通過考研獲得專業上的提升,那麼它就是一件幫助你提升專業的事情;即使你只是想通過考研來延遲踏入社會,緩減短暫的就業壓力,那它也是幫助你達成所想的一件事情。

    結論:考研是努力就有回報的嗎?

    回答:是的。

  • 3 # 阿冷真的很冷

    從一個剛剛考完研究生上岸的角度出發,我想談談我的一些所見所感。宿舍四人考研。A舍友:頭腦不快,學習能力較差,(我感覺啊)有點自欺欺人的每天學習很長時間,晚上11點左右回到宿松,洗漱完之後,她會再學好久,具體多久不太清楚,此時的我早已經睡昏了,因為晚上睡的晚, 所以早上我們六點多起床的時候,雖然很困,但是她也會跟隨我們起床,不知道的人會以為他多認真學習,但是我認為這不過是一種自我感動,果不其然,考研初試成績很慘很慘。B舍友:很勤奮,頭腦中等偏上,大學期間得國家獎學金的,但是考研成績不盡人意,最終調劑。我感覺她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專業課複習偏了,數學也考的很少(這就重複提現了,我所說的,勤奮但是頭腦沒那麼塊,所以成績也不盡人意)。C舍友:頭腦非常非常快,但是大學期間只得過一次校級獎學金。但是考研成績很高,接近四百分,但是沒有所報985學校複試線,所以調劑到了某211,這個211也挺好的。這個同學她學習非常努力,晚上凌晨後才回宿舍,早上六點左右起床,特別佩服她。

    所以,我認為,考研=努力+選擇+天賦。

    千萬不要自我感動的努力,要認清自己,不要徒勞無功。加油,望上岸。

  • 4 # S飛在西班牙

    考研是一個聽起來比較“華麗”,畢業後不一定會“華麗轉身”。

    1.看一下你選擇的職業方向,如果本科畢業就能籤個還不錯的工作,可以工作後再讀脫產。我記得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籤合同和本科的工資一樣。如果不是家庭支援,我的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本科畢業工作。

    2.要多考察你想選的專業課,想報的學校,想選的幾個導師,他們手裡的名額,以及最好提前見個面,起碼讓老師認識一下你,如果分過了,是不是可以選你。

    我同期報的專業,有幾個老師只收一個,而且並不是收分最高的,其他報的幾個人臨時改專業,這差距有點大,直接改變了職業方向。

    3.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考研不是暫時找不到工作的藉口,如果是挫折,應該迎難而上。研究生在讀期間,又有大批本科生畢業了,除非你的專業過硬緊缺,你的成績優異,不然畢業了,一樣泛泛。

    4.考研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賭注,先不論考不考得上,真的是即使考上,都不一定能上你理想的專業課。要有心理準備。

  • 5 # 阿哲媽媽

    考研是一種選拔考試,凡是考試都需要學習,需要努力。

    因此有人說:考研需要努力,努力不一定能考上,不努力一定考不上。

    或者說: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其實上一點作用都沒有,因為影響考研成功的因素不止努力這一項。

    首先是報考學校的競爭激烈程度。

    中國的研究生考試實際上是一種選拔考試,這種考試雖沒有高考競爭那麼激勵,但名校的研究生競爭還是很殘酷的。

    如果你報考方向是名校,自己拼命努力但成績一般,可能名落孫山;如果你報一般學校,報考人數沒有那麼多,可能稍微努力就輕鬆上岸。

    其此是考研時的學習狀態。

    考研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有許多人在學習時無法專注的投入,一會看看手機,一會打打遊戲,一天過去了。這樣日復一日,原定的學習計劃荒廢了,時間浪費了。

    然後,感慨時間過的好快,感嘆自己什麼都沒有學習,和別人一比,有產生焦慮感。這種貪玩、愧疚、焦慮的學習狀態怎麼能有好的學習結果?

    最後,考研時的學習方法。

    凡是學習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許多人認為多看幾本書,多學一點都能取得好成績,誤以為量變導致質變,也許是一點點的質變導致量變。

    並不是最牛的運動員,訓練時間比別人長,也不是最牛的學生,學習時間比別人長,而是他們的方法不一樣。

    比如最牛的運動員,非常注重自己飲食,且他們在訓練之後,會仔細思考,想想自己錯在哪裡,下次該怎麼辦。

    這種“質”上和別人不一樣的小習慣,一天兩天不明顯,時間長了,就會帶來質的飛躍。

    我從未見過一個成功的人,在做事方式和一般人一樣的。

    努力只是影響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我們普通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希望你全力以赴,爭取考研成功。

  • 6 # 何必等來生4

    我是一個211大學的大四生,自己沒有考研,但是身邊有太多考研的人,據我統計,我們班大約有20多個人考研,除去調劑上岸的不算,真正一次性通過初試和複試的只有三個人。

    關於努力和回報的問題,這三個人說明了考研上岸一定要付出努力,其中一個上岸的人是我舍友,她考上了某985,她始終堅持每天九點之前進入學習狀態,晚上學到十一點,或許跟很多人早上五六點起來去自習室佔座她起床時間是晚了點,但是我覺得她贏在她的堅持。

    但是努力了,真的不一定有回報。隔壁班級一個女生,早上六點鐘出門去圖書館學習,晚上十點回來還要在看書到十一點。在大家都認為她穩了的時候,她卻連初試都沒有過。

    考研不僅要努力 還需要正確方向的努力,在不瞭解學校的考試題目風格的情況下,盲目努力真的不太可能有回報

    另外,考研還跟個人的心理素質和機遇有很大的關係。就拿我舍友來說,我陪她演練了很多次複試,我給她準備的複試題目都有點難度,結果真正複試結束後,她說題目很簡單,都是專業課的問題她都會,英語面試的問題她也準備了。結果出來,她的複試成績第一。

    所以很多時候,一件事情成功與否,不是我們努力了就能決定的,但是我們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除了努力還能做什麼呢?

  • 7 # 至尊寶哎

    !!! 你好,我是目前研一在上學生,我來告訴你有關考研的一些問題,考研不同於高考,他是一場選擇與機遇的比拼,往往選的好、機遇好才會有理想的回報!!

    其實從你的本科出身就基本上決定了你考上的學校的好壞,其實一個三本想一躍跳轉到985大學這種人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說是基本不可能,其次考研的成功我覺著關鍵在於你的選擇是否正確,然後付出努力,有時候選擇錯了往往你做的都是無用功,考研你要乾的就是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能力,考研的過程中沒有人對你進行監督,他不像我們高考的時候一樣會有模考,學校會檢驗出你的學習狀況,然後你再進行選擇,讓你瞭解到自己的真實實力,考研的過程中沒有人對你進行監督往往有時候會過高過低的估計自己,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然後選擇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學校是非常重要的。

    就目前的考研的狀況來說,大部份的人都會選擇經濟較發達的省份,這樣的學校往往招生的標準會要求非常的高,因為他們有人報,根本就不愁生源問題,如果你想在自己能力基礎上能夠有更高的回報,可以選擇一些地區較偏遠的學校或者是東北三省這樣的學校,畢竟一志願考過線就要你的感覺會很爽。

    然後就是機遇的問題,好的機遇往往會事半功倍,就拿今年考研來說,雖然考生人數較去年290萬增加到350萬,但是由於國家下發了擴大招生的政策,原先本進不了複試的同學就會順利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我一個同學就是今年剛剛過線然後他就超過分數線一分,本來他在招的人數之後,但是由於學校擴招,然後他就順利進了複試,正所謂機遇來了擋也擋不住。

    所以考研並不是努力後就會有收貨,應該在努力的基礎上根據自身實際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機遇也是非常重要的奧!!!

  • 8 # 自在空相

    考研努力可能有回報,也可能沒有回報,這不僅取決於你考研時的努力,也取決於你讀研後的努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努力肯定沒有回報。

    那麼對你而言,考研對你有哪些潛在的收益呢?

    提升學校的檔次

    如果你對自己的高考發揮不滿意,那麼考研是你彌補之前遺憾的一次機會。通過考研,你可以從普通高校走向211、985,實現自己的名牌大學夢。

    如果你的本科學校已經是名牌大學了,那通過考研你可以實現自己的清北夢。

    修改自己的專業

    很多人為了考上大學或者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在高考報名時選擇校內調劑,這樣的話很可能就讀的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這很可能會直接影響以後的發展。

    除了像臨床醫學等專業以外,你可以通過跨專業考研來攻讀自己感興趣專業的研究生,將來也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通才"變"專才"

    本科生教育培養的是"通才",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精通;所以工作後想要得到升遷很困難。

    而研究生教育的專業劃分更加精細,你可以通過三年的時間在這個領域內精耕細作,成為專業人才。升遷機會也比較容易。

    更多的擇業機會和更高的待遇

    研究生畢業後,無論是進企業,還是進體制內工作,你的機會會更多,選擇也會更加寬闊。與本科生相比,同樣的條件,底薪、福利以及升遷機會都要好很多。

    你也可以經過三年的研究生學習挖掘出自己的研究天賦,繼續讀博、出國,那以後的前途不可限量。

    拓展視眼和人脈

    本科生接觸的最多的都是同齡人,這些人脈關係很難在短期得到益處。

    但是研究生就不同,進入課題組後,你的導師就是你的第一手資源。利用好導師的人脈,你可以出國深造,或者去一流的企業,你的平臺更加的寬廣。

    你的同組師兄師姐也是你的人脈,可以為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可能對你工作上有更多的提攜和幫助。

    除了導師,你還可能會接觸到國內外知名的教授學者,甚至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只要你足夠優秀,能吸引到他們的注意,那麼你的人生可能猶如開掛。

    總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讀研的好處諸多,可以提升學校的檔次、跨專業讀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工作技能更加專業、更多的擇業機會、更好的待遇水平、拓展視眼和人脈等等。

    但不是讀研就會擁有這些好處,這還需要你後續的努力和經營。

    讀到這裡,你準備考研嗎?

  • 9 # 科研之路

    我考的中科院某研究所,現在已經畢業了。當年考研複習很努力,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好在如願以償考入了自己想去的院校。

    對於任何事來說,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沒有收穫。對於考研來說更是如此。考研是一場戰役,持續時間長,耗費精力多,要想取得最後勝利必須提高警惕,從開始就制定好計劃和目標,然後付諸實踐。努力並不是指早起早睡,在自習室待的時間長就叫努力,得是紮紮實實地學到東西,把複習資料研究明白,盡最大努力取得高分,這才是真正的努力。

    除了準備初試需要努力,複試同樣不能掉以輕心,出成績後迅速評估自己分數,聯絡師兄師姐,開始準備複試。複試沒過就要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辦,是等調劑還是找工作,考研整個過程考研的是人的綜合素質,相當於一次歷練,什麼事都要自己規劃自己解決,不努力的話怎麼能成呢?

    所以想要考研就好好準備,下定決心了就不要想那麼多有的沒的,還不如趕緊進入狀態好好複習做題,到最後自然會知道努力有沒有用了。

  • 10 # 貝朗琴行

    考研對於習慣了線性學生思維[1]的人來說,是最符合“努力就有回報”這種模式的事情了。

    按照目前大部分學校的計分模式,筆試(初試+複試)成績都佔了很大的比重,理論上只要你筆試考了第一名,你就很難會在面試的時候被刷掉。

    其實這麼多年,我旁觀了許多人考公務員的過程,我發現公務員也是一樣的,在你筆試考第一名的情況下(不用比第二名高太多),一般最終都能被錄取。(逆襲永遠是少數)

    何況很多人報考的崗位又不是隻招一個人。

    所以,在你努力到了筆試可以考到足夠高的分數的情況下,那這個機會就基本上一定屬於你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都符合“努力就有回報”的模式。

    再放大來看,所有的標準化考試,基本上都符合這個模式,因為他們都是在單一維度上的競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掌握自己的主動權,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