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維森D

    日本本人沒有長居,不懂其中細節和效果,印度我從2014年就一直每年300多天在,加上自己開公司應該比較有體會。莫迪上臺後主要做了幾件事情:

    1,Made in India

    正面評價:能意識到製造是國家發展的中心;

    不足評價:

    *中國有5年一個國家,比如十一五/十二五,有目標有結果;

    *中國各省的省長要全力發展經濟,對於製造,外資引進會主動;

    2,加強和巴基斯坦戰鬥;

    這是強權政治的一個縮影;

    3,房地產預售制度與保障房

    正面評價:有利於房地產健康發展

    4,變更GDP核算方法

    正面評價:增長率變高了

    不足評價:給全世界看實際增長還那樣;

    這裡插一句印度GDP看似中國1/5,實際上基本上任何行業都不到中國的1/10,不是印度虛高,而是中國太韜光;

    5,換幣;

    正面評價:無

    不足評價:史上第一個主動廢幣,為2018年底到2019年經濟大滑坡埋下伏筆;

    6,洞朗對峙;

    轉移GST改革民眾阻力,效果很好,而且中國吃虧了;

    7,GST改革;

    相當於中國1996年朱總理的增值稅改革,為印度今後發展帶來了基礎,沒有負面影響;

    8,放低外資准入標準;

    好事情,但是對來自中國的資本比較感冒,防火,防盜,防中國,沒辦法中國太強大了;

    9,增加農業預算;

    莫迪代表的階層是80%的勞苦大眾

    10,清理銀行壞賬;

    2018年底發現銀行壞賬問題開始緊縮貸款,加上市場上貨幣換幣影響,造成全社會資金週轉困難,做事情容易一刀切,對經濟影響過大;

    11,降息與減稅

    2019年經濟增長不足,連續5次降息,並仿造美國減企業所得稅,但作用微乎其微;

    12,轉移矛盾

    疫情轉移矛盾開始和周邊國家衝突,沒想到中國早有準備;

    2020年3月20日進入疫情,但一季度GDP只有3.1%增長!我認為莫迪是一個承前啟後的總理,三年後的新總理對於中國友好與經濟騰飛會做很多事情!站在印度人民的角度莫迪是一個好總理,每件事情都為了貧苦人民與獲得支援著想!

  • 2 # 不存在的情人123

    印度的經濟資料是假的經濟一直停著,他們學了蘇聯的國企又學了英國的選舉,但是沒有學蘇聯的教育,教育是西方的,工業一直停著!

    從他工業產品來看就缺大量的人才!可是印度教育是精英教育大量的人才全部跑了!

    日本產業在國外日本一直被低估了那個gdp計算不對!日本有一個海外日本!在美國東南亞中東大陸非洲到處是日本車!全是海外工廠生產的不是日本本土,所以說gdp計算有問題!

  • 3 # 衝出絕境

    印度莫迪和尼赫魯有什麼區別?盲目自信,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國家的短板?任何印度總理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是,無法統一的稅法和語言,消除不了的種姓制度,去不掉的貧民窟!想趕中國?做夢吧!就這樣,還對中國挑釁,這不就是第二個尼赫魯嗎?

  • 4 # 仗劍天涯

    因此當莫迪渴望,把印度打造成製造大國時,正好和臺灣新南向政策不謀而合,在美中貿易戰推波助瀾下,包括鴻海臺達電華碩和碩等臺商,紛紛到印度邦加羅爾等地,打造新的產業供應鏈。 經濟部投審會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臺商投資印度金額,達新臺幣112.51億,較2017年臺幣9億5182萬元相比,增加近12倍,投入的產業包括資通訊機械,貿易化工運輸工程金屬,製鞋農漁金融等,搭上印度高成長的列車,臺商將可在印度找到新藍海。僅供參考,謝謝閱讀!

  • 5 # 財經宋建文

    日本是發達國家,印度是發展中國家,拿來比較不太恰當。從兩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我認為都是成功的。

    經濟成績

    自安倍2012年執政以來,日本的GDP保持了持續的增長,目前日本依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GDP為4.97萬億美元,增長了0.79%。

    自莫迪2014年執政以來,印度GDP同樣實現了持續增長,2018年印度GDP為2.73萬億美元,增長6.98%,排名全球第七。

    日本的增速在發達國家中並不算高,但以日本的國土,長期處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基數大,能保持這個增長水平已經很不錯了。印度則在發展中國家處於領先水平,成為近幾年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

    安倍和莫迪的執政成績都不錯,這也是兩人可以繼續連任的原因。但經濟的發展,本身是多年累積的結果,要說有多成功可能很多人也無法認同,因為很多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成為未來中長期持續性的困擾。

    存在的問題

    看下面的資料:

    (一)日本

    從資料中可以看到,日本實施的是負利率,屬於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安倍想通過大量釋放流動性來拉動經濟,但實際效果並不佳,在持續的負利率之下,通脹水平只有0.3%,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日本的消費根本起不來,消費起不來,社會總需求無法上升,要想經濟加速基本上是不什麼可能的。

    (二)印度

    去年GDP增速高達6.98%,印度人在喊出5年內成為5萬億經濟體,喊出十年後成為世界老三的口號,氣勢磅薄。但是今年以來,印度GDP增速斷崖式下跌至5%,無情的給印度打了一巴掌。印度過去幾年GDP增長確實快,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印度奇蹟”。

    安倍和莫迪,從本國經濟的延續性上來說,做得都比較好,成績有目共睹。但各自國家面臨的一些本質性制約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只是把問題累積延後,所以說到底是成功,還是不成功呢?見仁見智吧。

  • 6 # 萬事皆空70

    莫迪經濟和安倍經濟都是恰逢其會,堪稱印度,日本之幸事,

    印度和日本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印度人均gdp兩千多美元,正是接納國際產業轉移,開啟工業化的高峰時期,而隨著中國工業化的完成,印度恰好是國際資本的下一個目標之一,然而,印度接納產業轉移需要面臨東南亞的競爭,需要解決印度自身的問題,而莫迪的政策正是對症下藥,印度雖然是民主制度,但是封建殘餘很大,地方各邦是各自為政,造成國內市場分裂,同時印度計劃經濟色彩很重,排斥競爭,保護落後,腐敗橫行,民粹主義也有很大的市場,

    莫迪大刀闊斧,去除苛政,最典型的就是廢鈔令,和統一稅制,這可以打擊腐敗,統一政令,完善國內市場,從而給國際投資者信心,同時莫迪也加大對印度的基礎設施投資,這不僅改善投資環境,本身就是經濟增長動力,還有更關鍵一點,就是莫迪本身代表著一個開放,革新的形象,在國際上是一個閃亮的名片,這本身也是意義重大,特朗普稱莫迪為印度之父,雖有恭維,倒也不違和,

    日本則處於後工業化階段,是發達國家,但是日本經濟面臨著大多發達國家遇到的問題,人口負增長,創新停滯,需求不足,經濟止步不前,而安保經濟學其實就是貨幣擴張,這是以政府信用為依託去拉動經濟增長,因為日本企業投資動力和居民消費動力不足,只有利用政府力量,安保經濟政策成功的讓日本物價上漲,這代表著需求增加,經濟增長,日本朝野也認同安倍的政績,所以安倍也很快成為日本在位最長時間的首相,

  • 7 # 金融見聞錄

    1、安倍經濟難言成功

    自安倍經濟學在2012年問世以來,首相安倍晉三首相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開始不遺餘力的刺激日本的經濟。但是,即使到現在,日本的經濟仍如一潭死水。經濟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沒有任何好轉,可怕的是連危機也沒有發生。

    自今年年初以來,實際活動一直停滯不前,而且即使到安倍晉三本屆任期結束時,核心通貨膨脹率也幾乎沒有跡象顯示日本央行已達到2%的目標。

    日本央行在4月25日的政策會議上宣佈,它將至少在2020年春季之前維持利率不變,而黑田東彥暗示從那時起,這種保證可能會進一步擴充套件到未來。但是,這種形式的央行前瞻性指導似乎基本上無關緊要,因為很少有家庭或公司預期日本今後幾年會升息。

    由於沒有使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購買大量的外匯或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日本的貨幣政策彈盡糧絕。

    經濟的中心問題是,幾乎不管黑田東彥的政策指導如何,通脹預期都牢牢地固定在零。

    日本的年輕一代從來沒有經歷過高於零的通貨膨脹(真幸福)。他們的通貨膨脹預期也遠低於老齡群體。單個產品的年度價格變化幾乎集中在零附近。

    很少有公司認為他們可以將更高的工資成本轉嫁給客戶。工資的增加,例如由最低工資的有意增加或男性/女性工資均等化驅動,只會誘使僱主尋求新技術以使他們解僱工人。這是貨幣政策無法輕易擺脫的陷阱。

    剩下財政政策了。安倍晉三為將消費稅稅率從10月的8%提高到10%的計劃提供了很多政治資本,同時用永久性條款抵消了近期的財政緊縮(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為GDP的0.7%)。免費的學前教育,以及一系列的短期支出措施。

    這可能是安倍經濟學的最後一擊。

    2、印度永遠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

    印度是是這樣一個國家,你總覺得他未來會很厲害,但是就是永遠也厲害不起來。

    在過去五個季度中,經濟增長率(季度)一直在下滑,從8%降至7%至6.6%降至5.8%,現在降至5%。然而,專家們一直在談論7%的年增長率。在每個季度宣佈增長率之後,他們都認為事情已經觸底,而且此後還會上升。

    7月份的經濟調查報告稱,今年的增長率為7%。印度儲備銀行(RBI)在其8月份的政策宣告中談到將經濟增速從6月份的7%和之前的7.2%降至6.9%。亞洲開發銀行於2019年4月將其增長預期從7.2%下調至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是如此,將其今年的增長預期從7.3%下調至7%。因此,他們都談到一年前增長率低於7%時的增長率。

    當然,如果經濟以5或6%的速度增長,這在歷史上是一個很好的增長率,問題是為什麼投資率沒有上升而經濟中的消費卻停滯不前?增長在哪裡消散?另一種解釋是,增長率遠小於5%。這就是投資率和消費停滯或下降的原因。

    (印度的經濟真實增長一直被很多國際經濟機構質疑真實性)

    在過去幾年中,投資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因為經濟中的產能利用率一直在75%左右。除非這種情況增加,否則新投資將意味著更低的產能利用率和更低的盈利能力,因為資本將被利用不足。6月,股市創下歷史新高,但投資率並未上升。監測印度經濟的資料。顯示投資處於14年低點。去年,印度儲備銀行已四次降息,總計降息幅度超過1%。但是投資率並未動搖。呵呵。

  • 8 # 諮詢師天生

    看印度莫迪經濟學和日本安倍經濟學是否成功,其實只需要看日本和印度經濟,現在情況如何就可以了。

    日本和印度經濟,無論是從結構性還是發展階段來說,都沒有共同點。但是經濟增速在兩位領導人當任之前,都沒有達到國際地位應有的水準,但是無論是安倍還是莫迪,都較好的扭轉了這種情況,雖然仍然沒有達到大家期望的水準,但是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先說安倍,之前日本的政局一直非常動盪,10年9相的原因就在於,並沒有人能夠把日本從經濟停滯當中拉動起來。但是安倍上臺後,非常強力的提出了安倍經濟學,貫徹了負利率和極端的經濟刺激計劃,讓日本經濟較好的從停滯中恢復,雖然現在看來效果非常不明顯,但是如果沒有安倍經濟學,日本經濟就更糟糕,這也是為什麼安倍能夠持續當選的原因。

    再說莫迪,印度的經濟基礎非常糟糕,因為基礎建設和政局的問題,但是從古吉拉特邦的建設開可以看到,莫迪對於基礎建設和經濟的理解非常獨到,上任之後也通過了廢鈔,稅制改革和拉動基建的方式,帶動了經濟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9 # 凱恩斯

    我們試圖用簡短的概括來看兩個國家對於經濟的政策總思路。

    日本騰挪空間不大,其政府債務水平佔GDP比重超過200%,所以其沒有財政政策空間。所以實施負利率,用寬鬆來拉動停滯的經濟是唯一選擇,並沒有什麼新鮮。而財政政策上安倍不可能擴大赤字,於是安倍調降了企業稅,但是不得不用調高消費稅作為補充。這讓人感覺安倍的經濟一定是鼓勵外向型,因為消費稅抑制消費,而企業稅降低促進就業增加。如今日本失業率2.2%左右。經濟穩定,但是政府財務依然不可持續。所以,螺絲殼裡面做道場,安倍政策上做得還可以。不過日本經濟如今趨向有些封閉,包括技術方面,包括日韓爭議。實際上,這些都和安倍政策初衷大相徑庭。因為如果外貿不振,你就不應該提高消費稅。

    莫迪,廢鈔令,引入商品服務稅,實施破產法主導經濟出清。實際上印度經濟的特點就是小政府但是沒有大市場,政府在經濟中的主導力量非常弱。而印度人的印度教又產生了很多扭曲的現象,比如極端的安於現狀的民族性。這有多種解讀,但是莫迪的政策偏向於提升印度人的民族性。擴張稅收收入,用廢鈔令來打擊逃稅,同時將非正規經濟納入到規範中,掃除稅收死角。但是印度難以解決的問題,其實是貧富差距問題,其增加政府補貼,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最終還是需要提供更多窮人的機會。印度識字率只有7成,比撒哈拉以南67%的比例高那麼一點點。這個國家最需要的基礎設施其實是教育和扶貧脫困。

    然而……

    安倍不能解決人口老齡化,不能解決日本少子化,不能解決200%的政府債務佔比,但是穩住了就業。莫迪提高了印度政府的經濟影響力,凝聚了一定的印度國民性,讓印度更加團結。但是莫迪不能解決貧富差距的問題,不能解決印度政府效率偏低的問題,印度教遲滯發展的問題,以及落後的教育覆蓋問題。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努力。

  • 10 # 宿松山裡娃

    印度人民黨領袖莫迪(Narendra Modi)自從就任該國總理之後,這位以改革家形象示人的新總理,不可避免地被外界同其他自詡改革的政治人物做比較,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比較。

    莫迪的成功當選,反映了印度迫切需要一位有活力和決斷力的領導者,以重振該國萎靡不振的經濟和加強國防安全。這與2012年下半年安倍晉三再次就任日本首相時的情形的確有些類似:在經歷了“六年六相”的政壇動盪後,日本國民渴望變得更自信,更具有競爭力。

    莫迪和安倍晉三儘管存在相似之處,但是二者在經濟政策等方面仍有很大的不同。外界認為,與安倍晉三關係密切的莫迪執政之後,印日關係可能會更加緊密,不過兩國之間雙邊貿易規模相對較小,雙方關係走向仍是個未知數。

    像,但不一樣

    與安倍類似,莫迪對經濟尤為關注,其親商立場一直備受國內外投資者歡迎。他也承諾將盡快促使印度經濟恢復快速增長。此外,他也試圖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來加強戰略伙伴關係,提高印度的國防水平。

    然而,二者之間也有巨大的不同。莫迪出身貧寒,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上權力的巔峰。過去12年來,莫迪一直在古吉拉特邦任職,從未躋身於新德里的權力精英隊伍。

    而安倍的成長過程似乎要順利得多。他出身於政治世家,外祖父岸信介曾任日本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則擔任過日本外相。在2006年第一次出任首相之前,安倍從自民黨內的職位做起,逐漸擔任重要的黨內和政府職務。

    此外,二者雖然都被認為是保守的民族主義者,言辭強硬,但是,他們之間的意識形態並不盡相同。

    莫迪將印度國內大多數印度教徒與1.75億穆斯林少數民族對立起來,他也被認為應該對2002年古吉拉特邦的宗教衝突負主要責任。在大選中,莫迪的宣傳活動也未能改變這一形象。據報道,他的一些支持者威脅道,一旦莫迪當選為總理之後,反對他的人統統都要滾到巴基斯坦去。甚至有傳言稱,伊斯蘭教徒將被禁止在印度教徒集中的區域購置房產。

    而安倍並未公開聲稱過自己是民族主義者,也不承認是極右派別的成員。他認為他在做的,只是極力支援恢復日本歷史和文化自豪感。當然,安倍參拜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激起了各國的憤怒。

    此外,儘管二者均持親商立場,以重振經濟為先,但實現途徑差異甚大。為刺激通貨膨脹,重振日本經濟,安倍推出了名為“安倍經濟學”的經濟計劃,先後射出了旨在放鬆貨幣、刺激財政和改革結構的“三支箭”。而莫迪至少在表面上缺乏清晰完整的經濟規劃,外界並不清楚他對經濟的具體設想。

    印日關係飛躍?

    未來,莫迪可能會大力推進印度和美國之間的合作,不過由於2005年美國因莫迪在2002年宗教衝突中處置不當而對其實行制裁,拒絕簽發其入境簽證,他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可能只是出於利益的考慮。

    相反,莫迪可能會以更溫和的態度來對待日本和以色列等國家。這些國家即便在美國針對他時也對其表現出了足夠的友善。莫迪也報之以李。他在2007年和2012年對日本的兩次訪問,為日本企業在古吉拉特邦的投資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此外,莫迪與安倍的私人關係也甚為緊密。安倍重登首相寶座時,莫迪曾電話表示祝賀,而安倍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只關注了三個人,其中之一就是莫迪。

    部分分析人士認為,莫迪執掌印度之後,印日關係將迎來新的里程碑。莫迪和安倍也將重新啟動國防合作和民用核協議的談判,日立等企業將被許可在能源枯竭的印度建立核電站,並出口相關技術。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尼西亞是日本製造業投資的首選,印度則緊隨其後。在印度,大量基建工程由日本企業施工完成,例如,穿過莫迪家鄉古吉拉特邦的新德里——孟買工業走廊投資總額為900億美元,日本是該工程的主要投資者,並且多數建築由日本企業施工。

    兩國關係走向未知

    儘管印度和日本的合作前景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規模目前仍相對較小。汽車製造商瑪魯蒂鈴木公司(Maruti Suzuki)主席巴爾加瓦(RC Bhargava)已經與日本合作了30多年。他說:“日本在印度製造業的投資規模遠遠小於實際需求。”

    2012~2013年,印日雙邊貿易額約為186億美元,僅佔日本對外貿易總額的1%,也只佔印度外貿總額的2%左右。

    日本雖然是印度第四大外資來源國,但投資額僅佔在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8%左右。2013~2014財年,日本對印度的投資額為17億美元,而2000~2014年的15年間,該數字為162億美元。目前,在印度的日本企業有374家,在該國工作的日本人約有7500名。這個數字並不算高。 巴爾加瓦說:“日本人生性謹慎,不願意冒太大的風險。”

    顯然,日本人對印度也有不同的看法。日本國際合作銀行的資料顯示,在印度的日本製造企業將近一半以上都在抱怨,印度電力匱乏阻礙了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認為該國道路數量遠遠不夠的企業更是高達3/4。

    日本豐田印度分公司豐田基洛斯卡汽車公司一位高層管理人員也表示,期望印度政府加速經濟決策的程序,穩定企業稅法,廢除嚴苛的《勞動法》。

    外界認為,儘管二者經常被相提並論,但是莫迪不可能成為印度的安倍。他們的國家不同之處眾多:印度社會多元化﹑種族和宗教多樣化﹑年輕人數量急劇膨脹﹑城市規模日益增大,而日本與之截然相反,擺在兩位領導人面前的挑戰也大有不同。這也意味著,即便二者私交甚篤,兩國之間聯絡可能會更加密切,但是未來兩國關係走向如何,仍是個未知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最忽悠人的話是什麼話,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