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輝歲月941018
-
2 # 學無止境0912
民國以前華人肯定有國的概念。在孔孟時代就有“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均以國相稱。同時,在歷史長河中流傳著許多憂國憂民的故事。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新”,宋代岳母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的字等,都說明華人的國家觀念還是存在的。
只不過,在漫長的封建王朝裡,統治階級為了保住自已的統治地位,大都採用了“愚民政策”,對華人實行“寧可使愚之,不可使知之”。缺乏對華人怎樣愛國的教化,加之,華人生活十分貧困,整天忙於生計,一直延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使大部份華人很少將國之興衰與自已的命運聯絡在一起。故愛國情結也就不那麼濃厚了。
國家的概念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最早之前,首先形成的是部族的概念,夏商周主要還是部族!之後封疆裂土,那時候的國還是指諸侯國,天子掌管天子,分封諸子稱為國,漢武帝后,實行推恩令,國再分,稱為家。至此,邊有了家國天下的概念。此後,無論是戰國時期還是五胡亂華,以至於到外族統治,例如元、青,其中摻雜了民族和國家不同的概念。總的來說,國家的概念不是統一的,只有一個穩定的中國,人民才會真正有國家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