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法並非一個月就剛好三十天,而是大月設為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但節氣還是固定三十天為一個節的執行,為了符合曆法的運作,所以“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即每隔第三年及第五年就必需設定閏月(即該年多出一個月)去調整它,也因為閏月的關係那一年之中可能會出現兩個“立春”,這出現兩個立春的年就被多事者稱為孤鸞年。 孤鸞年,指的是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時節的年,也稱“一年兩頭春”。“孤”指孤單,是孤單,鸞是一種鳥類,一隻形單影隻的鳥。古人認為孤鸞是失偶的鳥,雙法雙宿雙飛。所以,在古代,每逢孤鸞年就有僻娶的習俗,這個習俗流傳至今。目前,在中國農村這個習俗依然保持著。 例如2004甲申年,農曆一月十四日才交立春,該年閏二月,多了一個月,所以年底十二月二十六日就交立春,在同一年中出現兩個立春日,因此好事者認為一年之中有兩個“春”,若結婚就會導致桃花特別重而造成婚姻災厄,夫或妻一方若犯桃花,則另一個必被冷落而形成孤鸞,故稱之為孤鸞年。 2009年元旦,一種紅色銀戒指在哈市悄然興起,還被披上“避邪保平安”的外衣。原來,2009年被認為是60年一次的“孤鸞年”,於是便有了戴“紅銀戒”能保平安的說法。哈市民俗專家認為,此說法毫無科學根據。
中國曆法並非一個月就剛好三十天,而是大月設為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但節氣還是固定三十天為一個節的執行,為了符合曆法的運作,所以“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即每隔第三年及第五年就必需設定閏月(即該年多出一個月)去調整它,也因為閏月的關係那一年之中可能會出現兩個“立春”,這出現兩個立春的年就被多事者稱為孤鸞年。 孤鸞年,指的是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時節的年,也稱“一年兩頭春”。“孤”指孤單,是孤單,鸞是一種鳥類,一隻形單影隻的鳥。古人認為孤鸞是失偶的鳥,雙法雙宿雙飛。所以,在古代,每逢孤鸞年就有僻娶的習俗,這個習俗流傳至今。目前,在中國農村這個習俗依然保持著。 例如2004甲申年,農曆一月十四日才交立春,該年閏二月,多了一個月,所以年底十二月二十六日就交立春,在同一年中出現兩個立春日,因此好事者認為一年之中有兩個“春”,若結婚就會導致桃花特別重而造成婚姻災厄,夫或妻一方若犯桃花,則另一個必被冷落而形成孤鸞,故稱之為孤鸞年。 2009年元旦,一種紅色銀戒指在哈市悄然興起,還被披上“避邪保平安”的外衣。原來,2009年被認為是60年一次的“孤鸞年”,於是便有了戴“紅銀戒”能保平安的說法。哈市民俗專家認為,此說法毫無科學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