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中國遊覽文化中的儒家“比德”思想
孔子與山
《孟子.盡心上》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
孔子與水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意為:光陰像流水一樣流逝,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這是孔子因山水而產生的睿思。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子貢問孔子:君子為什麼見到大江大河一定要駐足觀看?孔子答:君子用水來比附德行。你看水流到各處,沒有私心,象德;它使萬物生長,象仁;它按規律向低下之處流動,象智慧;它一心奔向深谷,象勇敢;它雖然柔弱,卻無處不到,象明察;它對任何不好的東西都不拒絕,象寬容;它把一切不乾淨的東西都洗清了,象用善良去教化人……
山水比德觀
由此可見,儒家把天下萬物都看作有善惡的道德屬性,都可以導向道德的思考,這種思想落實到山水之上,就是對後世欣賞山水產生極大影響的比德觀,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中國遊覽文化中的儒家“比德”思想
孔子與山
《孟子.盡心上》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
孔子與水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意為:光陰像流水一樣流逝,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這是孔子因山水而產生的睿思。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子貢問孔子:君子為什麼見到大江大河一定要駐足觀看?孔子答:君子用水來比附德行。你看水流到各處,沒有私心,象德;它使萬物生長,象仁;它按規律向低下之處流動,象智慧;它一心奔向深谷,象勇敢;它雖然柔弱,卻無處不到,象明察;它對任何不好的東西都不拒絕,象寬容;它把一切不乾淨的東西都洗清了,象用善良去教化人……
山水比德觀
由此可見,儒家把天下萬物都看作有善惡的道德屬性,都可以導向道德的思考,這種思想落實到山水之上,就是對後世欣賞山水產生極大影響的比德觀,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